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3619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临床与CT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赵宇 杨莉莉 董玉芳 邵会全

    单位:赵宇 董玉芳 邵会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铁路中心医院 161000);杨莉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和平医院)

    关键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000322 自CT应用以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发现小量脑出血也可引起腔隙综合征,称之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现将我们遇到的48例本病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6例,女12例;年龄36~65岁,平均53±3.61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8例,糖尿病史者18例,冠心病史者15例;活动中发病40例,安静状态下发病8例。

    1.2 临床表现 48例患者发病时均神志清楚,仅有轻微头痛18例,头晕头胀10例,发病时血压升高35例。表现腔隙综合征类型有纯运动性轻偏瘫29例,纯感觉性卒中6例,共济失调性轻偏瘫3例,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1例,感觉运动性卒中9例。
, 百拇医药
    1.3 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均于发病24~72小时行头颅CT检查。主要表现为单发的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病灶,血肿周围水肿轻或无。按出血部位及范围分为:(1)内囊出血26例(纯运动性轻偏瘫20例,共济失调性轻偏瘫1例,感觉运动性卒中5例);(2)壳核出血11例,(纯运动性轻偏瘫6例,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1例,感觉运动性卒中4例);(3)丘脑出血7例(纯运动性轻偏瘫1例,纯感觉性卒中6例);(4)桥脑出血3例(纯运动性轻偏瘫2例,共济失调性轻偏瘫1例);小脑出血1例(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平均出血量4.2±0.53 ml。14例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均为无色透明,压力、生化及常规检查均正常。

    1.4 误诊情况 48例中有38例在CT检查前被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8例误诊为颈椎病,2例误诊为脑动脉硬化症。

    1.5 治疗和预后 本组治疗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结果小剂量短时间的脱水治疗取得显著疗效。48例均在2个月内痊愈。出血量越少预后越好,壳核出血预后较佳,约14天痊愈, 纯运动性轻偏瘫预后最好,约7天痊愈, 而有感觉障碍及构音障碍者恢复较慢,约30天痊愈。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1)大多有高血压病史,且急性动态发病;(2)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呕吐,无神经系统体征;(3)脑脊液检查正常;(4)颅脑CT主要表现为内囊、丘脑、壳核、桥脑、小脑部位单发小灶高密度出血影象,血肿周围水肿轻或无,无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及占位效应;(5)出现各种类型的腔隙综合征类似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6)预后良好。以上均符合小量脑出血致腔隙综合征的诊断要点(隋邦森主编.脑血管疾病、MR、CT、DSA与临床.1991)。

    但本组所出现的腔隙综合征以纯运动性轻偏瘫最为多见;其次为感觉运动性卒中和纯感觉性卒中,而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和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甚少见。这与Fisher认为本综合征以纯感觉性卒中最常见不太一致(Fisher CM.Neurology,1982)。

    多数学者认为出血性腔隙综合征主要由于高血压所致,并认为其病理基础均为高血压性小动脉脂质透明样变及动脉粥样变。它既可引起穿支小动脉阻塞,导致腔隙性梗死,也可因破裂渗血而引起小灶性脑出血,并导致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由于其病变小,部位深,不破入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也不累及脑干网状结构及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所以症状轻,体征单一,常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正确诊断有赖于CT检查。本组病例在CT检查前均被误诊,故对表现为腔隙综合征的病人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对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该病治疗同高血压性脑出血,但需大量长时间脱水,控制高血压是主要的预防措施。本病预后良好,内科治疗可获得痊愈。

    收稿1999-08-22

    修回1999-12-1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