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07229
运动所致心肌缺血时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4期
     作者:陈建昌 吾柏铭 洪小苏 余荣水 高岚

    单位:陈建昌(215004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吾柏铭(215004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洪小苏(215004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余荣水(215004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高岚(215004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运动试验;凝血活性

    江苏医药000411 摘 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运动所致心肌缺血时其凝血系统的变化。方法 采用一组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SZ-58、64、65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运动试验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g)、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SFC)和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浓度变化。结果 运动试验阳性组其运动后血浆Fg、SFC、血清FDP与其运动前、运动试验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运动试验阳性组中胸痛亚组病人其运动后血浆Fg、SFC及血清FDP增高尤为显著。结论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诱发胸痛亚组凝血系统高度激活,这对选用抗凝药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 百拇医药
    凝血系统功能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一组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SZ-58、64、65测定了48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运动试验前后血浆Fg、SFC和血清FDP浓度变化,旨在探讨凝血系统在运动诱发心肌缺血中的临床意义。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冠心病组:为本院门诊及部分住院病人,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共48例,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45~70岁,平均57.1岁。合并高血压11例。所有病例核素心肌显像均有一或二个部位的可逆性心肌缺血。9例选择性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50%。

    2.正常对照组:为门诊系统体检健康者,均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出凝血疾病等。共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9~69岁,平均50.2岁。
, 百拇医药
    各组受试对象试验前2周均未使用影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药物。

    二、方法

    1.运动试验(ET):卧位踏车试验采用Bruce方案,达亚极量目标心率或心绞痛发作作为终点。阳性判断标准为运动中及运动后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型下移≥1mm(J点后80ms)或心绞痛发作。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

    2.实验方法:受试者分别于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各一次顺利取静脉血4ml,1.8ml注入备有0.15MEDTA-Na2和20%6-氨基己酸各0.1ml塑料试管中,小心混匀,余血注入普通试管中,分别离心分离血浆和血清,以测定血浆Fg、SFC和血清FDP。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酶免疫分析药盒由苏州医学院血栓与止血研究室提供。

    3.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 百拇医药
    结 果

    冠心病组ET阳性33例、阴性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ET均阴性。结果见表1。冠心病ET阳性组运动后Fg、SFC、FDP较运动前明显升高,前后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ET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运动前后Fg、SFC、FDP差异无显著性(P>0.05)。运动前冠心病ET阳性组与ET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Fg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ET前SFC、FDP经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ET阳性的冠心病者中有运动诱发胸痛者ET后血浆Fg、SFC水平均高于非胸痛组;ET前胸痛组血浆Fg显著高于非胸痛组(P<0.05),但SFC、FDP无显著性差异。

    表1 各组运动前后血浆FG、SFC和血清FDP浓度对比观察(±s) 组别

    例数
, 百拇医药
    Fg(g/L)

    SFC(μg/ml)

    FDP(ng/ml)

    冠心病ET(+)

    33

    运动前

    3.41±0.37

    26.50±11.94

    237.5±45.1

    运动后

    3.87±0.63*

    54.86±15.21*
, 百拇医药
    345.8±82.3*

    伴胸痛

    19

    运动前

    3.49±0.45

    28.61±11.67

    245.2±47.1

    运动后

    4.26±0.68

    78.56±18.34

    429.4±91.6
, 百拇医药
    无胸痛

    14

    运动前

    3.32±0.28

    24.39±10.18

    229.8±40.7

    运动后

    3.48±0.53

    31.16±12.56

    262.3±61.2

    冠心病ET(-)

    15
, 百拇医药
    运动前

    3.20±0.48

    19.96±8.32

    221.4±41.3

    运动后

    3.23±0.56*

    21.32±10.56

    228.3±45.7

    正常对照组

    20

    运动前

    3.11±0.42
, http://www.100md.com
    17.86±9.45

    216.5±42.6

    运动后

    3.16±0.53*

    18.36±11.33

    220.9±38.2

    与ET(+)运动前比P<0.05 与ET(+)伴胸痛运动前比△P<0.05讨 论

    冠脉血流量不随运动而相应增加是运动所致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任何原因导致冠脉血流减少均可引起心肌缺血,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体内凝血系统高度激活[1,2]。Fg在凝血酶作用下,丢失两对纤维蛋白肽A和肽B,形成纤维蛋白单体,后者可与血浆其它形式纤维蛋白及降解产物形成SFC,它是反映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而血清FDP是反映纤溶状态指标。本文采用一组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SZ-58、64、65),测定血浆Fg、SFC和血清FDP的含量,大大提高了精确度和灵敏度[3]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ET阳性组ET后血浆Fg、SFC和血清FDP明显增高,且ET前该组血浆Fg已高于冠心病ET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冠心病ET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ET后Fg、SFC略有升高,但其均值ET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同时本研究也表明,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的心绞痛与血浆Fg、SFC存在某种联系,其心绞痛发作可能与凝血系统激活、血栓形成有关。冠心病ET阳性组ET后血清FDP也显著高于其ET前和冠心病ET阴性组及正常对照组,表明该组患者纤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可能是继发性。

    冠心病ET阳性组,根据胸痛分为两个亚组,胸痛亚组其ET后血浆Fg、SFC明显升高,非胸痛亚组无显著改变,说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机制不是单一的。部分病人还可能与血小板活性增高和纤溶活性降低有关[4,5]。因此,冠心病ET阳性的患者根据运动是否诱发胸痛分为两个亚组,对选用抗凝药物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Chesebro JH,Zoldhetyi P,Fuster V,et al.Pathogenesis of thrombosis in unstable angina.Am Cardiol J,1991,68:2B-10B.

    2,Irie T,Imaizumi T,Matuguchi T,et al.Increased fibrinopeptide:a during anginal attacks in patients with variant angina.JACC,1989,4:589-594.

    3,奚晓东,赵益明,王庆才,等.抗纤维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和鉴定.实验血液学杂志,1994,2:181-185.

    4,潘宜智,吾柏铭,洪小苏,等.血小板活化在运动所致心肌缺血中的临床意义.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06-108.

    5,邓鹤秋,郭衡山,刘兰平,等.冠心病患者运动诱发急性心肌缺血时纤溶功能的改变.中国循环杂志,1995,10:72-74.

    收稿日期:1999-06-07

    修回日期:1999-07-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