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医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08710
胆囊化学切除在疑难胆囊切除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北京医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孙立新 于清照 王立杰 刘彤 李小滨 刘刚 崔莉

    单位:孙立新(北京市潞河医院普外科 101149);于清照(北京市潞河医院普外科 101149);王立杰(北京市潞河医院普外科 101149);刘彤(病理科);李小滨(北京市潞河医院普外科 101149);刘刚(北京市潞河医院普外科 101149);崔莉(病理科)

    关键词:

    北京医学000424 我院1994年1月~1998年1月共行胆囊切除417例,其中23例无法常规切除,而辅以化学切除。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离体胆囊标本实验:本组18例,分成三组,分别用2.5%、3%、10%三种浓度的碘酊涂擦胆囊粘膜,3分钟后用75%酒精脱碘,常规固定后送病理检查。三组均显示胆囊粘膜上皮细胞核固缩、核溶解;胞浆减少或缺失。以3%组的破坏最彻底。
, 百拇医药
    2.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8.7岁(47~72岁),年龄>60岁者15例。5例伴有冠心病,3例有重症胰腺炎,2例有糖尿病,1例有肝硬变。

    3.手术方式:胆囊大部切除后,胆囊内缝扎胆囊管,粘膜用3%的碘酊破坏,3分钟后用75%酒精脱碘,对拢缝合胆囊残面。本组18例循环术式;5例胆囊造瘘,取尽结石后插入细导管至胆囊管,缝扎之,造瘘管注入95%无水乙醇,约3分钟后吸出,术后造瘘管引流24小时内不超过10ml且无胆汁,造影胆囊腔闭死时拔造瘘管,否则术后同法再灭活。

    结 果

    本组无死亡;术后膈下感染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拔管后窦道不愈,窦道内流出线头后痊愈。本组随访20例,失访3例。随访时间3个月~4年。1例随访4年优;9例随访3年优;5例随访2年,其中4例优,1例术后偶有腹痛,B超检查阴性;2例随访8个月,其中1例优,1例B超示胆囊区有2.8cm×1.2cm的液性区,但无症状,目前仍在观察;2例随访6个月优;1例随访1个月,B超示右上腹有2.1cm×1.2cm的液性区,患者无自觉症状。
, 百拇医药
    讨 论

    1.术中胆囊化学切除的必要性:目前高龄胆囊结石的病人很多,这类病人常伴有其它脏器的损害。本组超过60岁者占65.2%,52.2%的患者伴有重要脏器的病变。常规胆囊切除,可给高危病人造成致命的打击,甚至死亡。化学胆囊切除突出的优点是损伤小,操作简单、费时少,手术安全。急症胆囊切除时,有时因胆囊三角解剖关系复杂,常规切除时出血多、损伤的机率高,改用化学切除则可避免。迟彦邦亦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行术中胆囊化学切除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尽管胆囊化学切除存在胆囊管残留较长的问题,但从临床上看,并无不良的后遗症。所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PCS),有的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胆囊管残留过长的问题。因此术中行胆囊化学切除是可行的。

    2.胆囊化学切除剂的选择:胆囊纤维化自截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有报道认为5%四环素、无水乙醇、三氟醋酸等对肝功能影响小,对粘膜的破坏又彻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用无水乙醇、3%碘酊灭活,亦取得了同样的效果。本组用无水乙醇灭活5例,仅1例B超检查胆囊区有2.8cm×1.2cm含液区。碘酊加酒精灭活18例,随访15例,1例术后偶有右上腹痛,B超检查无异常;1例B超发现右上腹2.1cm×1.2cm的液性区,但患者无自觉症状。

    3.胆囊化学切除可避免部分病人的再手术:急症胆囊切除常发现胆囊三角极度解剖不清,如强行切除常引起损伤,传统的处理是胆囊造瘘,3个月后再行切除,以免胆囊炎复发、结石再生等。而胆囊化学切除则可避免这类患者的二次手术。需注意的是,胆囊造瘘的荷包缝线最好用可吸收线,以免拔造瘘管后因线头残留而窦道不愈,本组5例中有1例发生。

    收稿:1999-02-09

    修回:1999-09-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