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1319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5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4期
     作者:余林 魏莲枝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400016)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431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属良性病变,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其临床表现、体征、X 线和 CT 图像容易与恶性肿瘤混淆,影响麻醉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现将近年我们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临床资料完整的5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2例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年龄7~66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2月~30年,平均2年。全部为单侧发病。

    1.2 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为血涕及反复衄血,其次为鼻塞、面颊肿胀、麻木、复视等压迫症状。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1.3 局部体征 在52例中鼻腔有暗褐色或坏死样肿物者34例,有息肉者2例,鼻腔外侧壁内移11例,鼻腔内无异常者5例。面颊隆起18例,眼球突出移位者12例,眶下缘变钝8例,张口受限2例。全部病例鼻窦摄片示窦腔密度增高,27例窦腔内侧骨壁吸收破坏。38例作 CT 检查示窦腔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高,30例伴有鼻腔或鼻腔、筛窦密度增高影并互相连续。窦腔呈膨胀性改变,骨质吸收多见于上颌窦腔内壁,少数发生于上颌窦上壁和前壁。全部病例均行上颌窦穿刺,40例回抽出血性液体,3例冲洗阻力大,9例冲洗阴性。入院后对36例行鼻腔新生物或经吸收破坏的鼻腔外壁行上颌窦活检,病检报告为“炎性坏死组织或者血块”,未见肿瘤细胞。

    2 结 果

    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采用上颌窦根治术,同时经上颌窦行筛窦切除术亦容易。病变范围上颌窦、筛窦及鼻腔8例,上颌窦及鼻腔28例,上颌窦16例。术中见窦壁破坏者34例,其中破坏3壁者3例、2壁者7例、1壁者24例,以内侧壁破坏者居多,其次为前壁和上壁。术中见窦腔内新生物为暗褐色凝血块样物,坏死组织或坏死息肉样组织,部分似有包膜,彻底清除病变。病理报告:出血性息肉30例,息肉8例,出血坏死炎症12例,凝血块4例。全部病例术后随防3月至一年均未见复发。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颌窦炎[1],因其病理上的多样性,临床名称尚不一致。目前多数学者[2]认为称出血坏死性息肉比较适宜,既反应出该病不是真性肿瘤,同时表明其具有出血和慢性增生的临床特征。

    本病的临床症状因病程和病变范围不同,临床表现亦有不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有鼻塞,逐渐可出现涕血、衄血,头昏痛;骨质吸收破坏、窦腔扩大出现面颊肿胀、麻木、眼球突出、复视等压迫症状;鼻腔检查可见鼻腔新生物,鼻腔狭窄;影像学检查可见鼻腔、鼻窦软组织影、部分病例出现窦壁吸收破坏;这些表现均颇似恶性肿瘤而常易把本病误诊,鼻腔新生物或经破坏的窦腔内壁行上颌窦活检多可确诊。否则应尽早手术探查。

    下列特点有利于与恶性肿瘤鉴别:(1)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下的中青年,而后者以40岁以上者居多[3];(2)本病早期多有反复衄血或血涕,而后者多至晚期才有血衄血;(3)本病病理较长,一般情况良好,而后者病情发展快、病程短;(4)本病无淋巴结转移,而后者多有;(5)CF图像上颌窦癌骨质广泛虫蚀状或大块骨质破坏而窦腔无明显膨胀性改变[4];(6)本病组织活检为出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无肿瘤细胞。但确诊仍有赖术后病理诊断。
, http://www.100md.com
    本病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大多在局麻下选择 Cald-well-lue 手术,少数为扩大 Denker 手术。

    参考文献:

    [1]陈正兴,谢永明,高方彤.坏死性上颌窦炎X线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1990,3:116

    [2]龚树生,汪吉宝,杨成章,等.上颌窦出血性坏死性息肉27例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8(6):331

    [3]步半驹.面颊部及上牙麻木对早期诊断上颌窦癌的意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59,7(2):49

    [4]沈复光,任孝黄.上颌窦变性肿瘤 CT 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0,4:2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