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3407
“十五”和2015年重大疾病防治
http://www.100md.com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朱曼璐 陈旭利 王依群 牛海涛 刘雁飞

    单位:全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37

    关键词:疾病;防治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000430分类号 R54

    1 重大疾病防治的概况

    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在我国居首位。高血压患病目前已达13.58%,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现在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并以每年新发350万人的速度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约180/10万,脑卒中年发病率平均约为120~180/10万,年死亡率为80~120/10万,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5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00万,患病后的幸存者高达500万以上,其中75%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约占40%以上。估计每年因脑血管病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
, 百拇医药
    我国癌症年新发病例约为160万,现患病人200万,死亡达130万。死亡率位居前2位,多数癌症还将呈上升趋势。在我国还有一些特定癌症高发区,如肝癌、食管癌。

    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总数已超过2 000万人,患病率已从0.67%上升到3.21%左右,而且还在以0.1%的速度逐年增加,在60岁以上人群中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5%~2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生将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城市,到2010年它必将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明确的5种人类嗜肝病毒在我国都有广泛流行。危害最大的乙肝病毒的携带者超过1.2亿人,占世界1/3,其中20%发展成各种肝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5%~10%最终死于肝硬化或肝癌;丙肝病毒感染高达6 000万。

    我国艾滋病毒呈增加的趋势。截止到1998年12月底,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12 639例,其感染人数日益上升,其中艾滋病病人417例。目前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到1998年底,全国有HIV感染者估计40万人。预计到2000年,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超过60万~100万;到2010年可能达到150万~1 000万,已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
, 百拇医药
    2 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列入“十五”和2015年规划的必要性

    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继续列入“十五”和2015年规划是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医药卫生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必要手段。目前重大疾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继续增加,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据WHO报告,工业化国家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75%;发展中国家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约占死亡总数的40%。WHO估计到2000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将达到全世界总数的3/4;另据美国1997年前10位死因调查结果:第一、二、三、四、七位死因分别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其死亡率分别为:864.9/10万、271.1/10万、200.8/10万、59.7/10万和23.3/10万。
, http://www.100md.com
    中国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第一、二、三、四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系病,其死亡率分别为139.28/10万,137.72/10万,106.58/10万和86.84/1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2.71%、22.63%、16.77%和14.09%。我国1996年流行病学调查,糖尿病患病率为3.21%,现有糖尿病人2000多万。

    我国慢性病治疗费用1994年为418.817亿元,按1994年不变价格计算,预计到2000年慢性病治疗费用将高达成12215.691亿元。慢性病的治疗费用年均递增17.72%。由于慢性病治疗费用上升,卫生总费用将由1994年1448亿元,提高到2000年的3077亿元,到2030年将高达183587亿元。预计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由1994年的3.32%提高到2000年的4.0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年龄构成趋于年轻化。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如果按目前趋势发展,到2025年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成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将在45~64岁年龄段。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的发病年龄均有年轻化趋势。劳动人口因非传染性疾病造成的不健康状况势必对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产生严重的影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百拇医药
    2.2 急性传染性疾病

    第一次卫生革命带来的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对烈性传染病的控制,在人口流动的社会结构中受到严重挑战,一些旧病死灰复燃,如结核病,已经构成世纪性的危害;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尚未摘掉,老的肝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新型肝炎不断涌现,肝炎的防治不能因为甲、乙肝疫苗的问世而掉以轻心;新型感染性疾患以超乎异常的速度在蔓延;艾滋病不仅进入国门,并且逐年上升呈严重势态;不明原因的传染病不仅给防治带来困难,也在心理上引起恐慌,使得歪理邪说有可乘之机,为社会的安宁埋下祸根。

    2.3 挑战与机遇

    我国医药卫生科技攻关计划的实施与改革开放伴随。20年来的科技成果再一次证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医药卫生科技攻关计划实施的必要性。面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面对国际上出现的经济一体化趋势,面对当前12亿人民的健康问题与卫生科技投入不足的严重局面,目前我国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工作特点和机遇已经比较明朗,主要表现在:
, 百拇医药
    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防治研究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基本了解掌握某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重大疾病研究在微观方面的进展为诠释生命提供了依据。

    经过连续科技攻关,已经基本了解部分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流行规律以及发病过程,,提出了一套检测、筛查以及综合干预的措施。在未来5~15年重大疾病防治如果能够继续得到国家科技计划的重点支持,将现有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势必会有重大突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医疗卫生科技对国民经济建设的贡献力度。

    我国重大疾病综合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许多领域尚属空白,尤其是缺少高水平符合科学规范的社区干预模式以及对防治效果的科学评估。但是人们对社区综合防治重要性的认识正逐渐增强,社区建设也已初具规模,已经或正在培养全科医生,从而为重大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社区研究不仅有了一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 百拇医药
    高新技术方面的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这包括医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揭示基因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不少单位已经具备开展分子水平研究的条件,为重大疾病在诊断、治疗和预防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了条件。

    2.4 未来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思路

    20世纪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为21世纪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遗留下的问题为人们指明了方向。

    2.4.1 发展趋势

    从微观揭示生命秘密,从宏观上促进人群健康。

    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逐渐为人们所重视。20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从微观上为疾病防治提供了依据,同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如何将实验室的成果成功地运用于实践,在科学与政府决策、知识与行为改变,医院与社区人群之间架想三座桥梁,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人们的思维模式逐渐向着综合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医学与社会日益紧密地结合,多种学科的逐渐融合,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重大疾病防治的思维模式、防治措施和防治手段趋于综合化。与此同时,人们逐渐在寻求建立更加科学化、符合国际规范的综合防治模式。

    加强社区人群综合防治已成为必然。100年来心血管病学发展的历史告诉人们,治疗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有限,特别是目前资源缺乏和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用较少的投入解决重大疾病防治的唯一途径就是人群的综合防治。长期从事重大疾病研究的专家们不约而同地意识到这一点,共同发出加强人群综合防治的倡议。

    2.4.2 发展思路

    加大社区人群综合防治的研究力度,充分利用以往重大疾病防治攻关研究的成果,集中现有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从某些重大疾病危险因素的共性出发,争取实现高水平低费用重大突破。加大成果应用力度,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将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人群防治,最大限度地体现出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实现水平提高、费用降低的目标。从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的共性出发,研究探讨疾病防治新策略、新方法;通过对突发事件的研究,为社会安宁提供保障。3 现阶段工作
, 百拇医药
    我国重大疾病在流行、病因和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控制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基本了解掌握部分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流行规律和发病危险因素;探明了部分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过程,大肠癌及食管癌相关基因克隆已申报国家专利;在摸清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上,使疫情得到基本控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为控制乙肝流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对肝癌预防方面展示了良好前景;癌症诱导分化、逆转正常治疗方法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概念,使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年生存率达到70%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良好;经过大规模临床验证总结出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案;两种抗艾滋病毒中药提取物已申请国家专利;初步证实脱落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可能用于膀胱癌和肺癌的早期诊断;国产戊肝诊断试剂通过审查;丙肝试剂的普及,使丙肝高危人群降至自然发病率的低限;在“八五”心脑肺血管和恶性肿瘤人群防治研究的基础上,“九五”扩大了以社区为单位,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进行人群综合防治研究,探讨社区慢性病防治方案,力求整体推进;在食管癌高发现场采取措施使癌前病变发生率下降近50%: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及其基因工程疫苗研究成功,免疫效果良好,高新技术产业化初露端倪。
, 百拇医药
    4 总体目标

    十五期间: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在已经攻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在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综合防治方面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慢性病社区干预措施的行之有效、易于推广的慢性病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慢性病控制费用,遏制慢性病的上升趋势。力争实现通过对健康与疾病关系的深入解析,明确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的关系,为维护健康提供线索,促进全民健康。

    2015年:有关慢性病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得到控制,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20%~40%),冠心病死亡率不上升;治愈率大幅度提高(70%~80%),力争赶上欧美90年代末期水平。持续的科技攻关,全面启动健康消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