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6978
慢性外耳道炎并真菌感染诊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叶放蕾 耿新宇 张思叶

    单位:叶放蕾(郑州市,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耳鼻喉科 450053);耿新宇(河南省焦作市公费医疗医院耳鼻喉科 454100);张思叶(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中医院耳鼻喉科 4630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448 1997年5月~1999年5月,我院门诊治疗慢性外耳道炎合并真菌感染31例,均在短期内治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8例,女13例,年龄17~56岁,平均26.5岁。均有耳痒,耳内不适感,反复耳道流水、流脓,部分患者听力轻度下降。病程1~3月,平均1.2月。双耳5例,单耳26例。体查见:患耳道皮肤慢性充血,糜烂,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肿胀,2例耳道内有肉芽,耳道较狭窄;所有患者耳道内均有灰白色或黑褐色脓膜及脓性分泌物,无臭味。吸引及清理耳道内分泌物及痂皮后,可见鼓膜慢性充血,增厚,但未见穿孔。31例患者在我院初次就诊前均在院外多次就诊,有13例患者被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6例诊断为胆脂瘤型中耳炎,用抗生素治疗或建议手术治疗。

    1.2 微生物检查 均行耳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均找到真菌菌丝及孢子;同时行耳道内分泌物细菌培养,8例阴性,23例阳性。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且常为混合菌感染。

    1.3 治疗方法 选用对上述细菌敏感的口服广谱抗生素;清理干净患耳道内分泌物及痂膜状物。方法:用3%双氧水清洁外耳道,用棉签擦干外耳道,用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每耳滴3~5滴,浸泡3~5 min,倒出耳道内药液,再用棉签蘸抗真菌药膏达克宁霜涂擦外耳道。局部用药每日1次,用药7~14 d,平均10.1 d。2例鼓膜表面有肉芽患者,用耳息肉钳取出肉芽后,用10%三氯醋酸轻烧灼肉芽残面,局部用药同前。

    1.4 治疗结果 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局部检查耳道皮肤无充血、肿胀,鼓膜无充血、肿胀,耳道无分泌物,耳道涂片无真菌菌丝或孢子。结果31例均治愈,最长治疗时间14 d。

    2 讨论

    慢性外耳道炎是耳科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耳痒,耳不适感,耳流水,流脓,故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若患者耳道内因合并真菌感染常形成痂膜样物,更易误诊为胆脂瘤型中耳炎,致误诊误治。故如遇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做详细的局部检查,必要时可加照X线乳突片或颞骨CT扫描作鉴别诊断。对确诊为慢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如单用抗生素,久治不愈,除考虑是否合并其他全身疾病致感染不易控制外,还应考虑是否合并真菌感染,一旦确诊合并真菌感染,只需局部抗真菌药治疗,无需全身用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