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17505
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年第4期
     作者:贝雷呜 王学闽

    单位:贝雷呜(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外一科,江西 南昌 330001);王学闽(武警江西省总队医院外一科,江西 南昌 330001)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超声检查;介入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422 中图分类号:R57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4-0236-01

    1991年12月至1998年12月我院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抽吸脓液加脓腔内注入抗生素治疗肝脓肿26例,28个病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30~60(平均41)岁。经治疗的脓肿病灶28个,左叶病灶3个,右叶病灶25个。单发性脓肿24例,多发性脓肿2例。脓肿最大直径11.6cm,小于5cm病灶4个,5~10cm病灶20个,大于10cm病灶2个。23例有寒战、高热、右上腹胀痛。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B超确定穿刺部位。
, 百拇医药
    1.2 穿刺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用消毒的超声穿刺探头定位。局部麻醉后,用18~20号穿刺针经正常肝组织到达脓腔内(进针时注意避开胸膜腔和腹腔,以免造成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固定穿刺针取出针芯,尽量把脓液抽吸干净(脓液送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并观察针尖位置,确定其仍在脓腔内,即可向脓腔内低压注入甲硝唑反复冲洗,待冲洗液清亮后,注入庆大霉素8万单位或丁胺卡那霉素0.5g于脓腔内。对于脓液稠厚者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抽吸脓液。对多发性脓肿应分别定位穿刺。3~5天后复查B超,如发现脓腔有扩大改变,脓腔直径超过5cm,应再行穿刺。

    1.3 治愈标准 脓腔消失,脓肿明显缩小,B超表现为一杂乱的回声区,因其内纤维化,后方可伴有声影。

    2 结果

    26例28个病灶,共行肝穿刺37次,全部治愈。其中1次穿刺治愈20例,2次穿刺治愈3例,3次穿刺治愈1例,4次穿刺治愈2例。一次性抽脓量最多为200ml,患者抽脓后2~5天体温降至正常。全组未发生出血、胆瘘、胆道受损及感染扩散等并发症。全部患者于治愈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B超,未见脓肿复发。脓液培养结果:大肠杆菌58.2%,金葡菌49.1%,混合菌27.5%,厌氧菌42.8%。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是一种临床表现异常凶险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肝脏的双重血供,并有胆道与肠道相通的解剖特点,故肝脏发生感染的机会很多,而肝外伤引起的继发性感染及医源性肝脓肿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1],此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其病死率几乎100%。随着介入放射学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这种疗法与传统的手术切开引流相比,病人不需经受开腹手术的痛苦,具有简单安全、痛苦少、省时间、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显著等特点,术者还可通过屏幕调整进针的方向、角度,清晰地显示针尖到达的部位、深度、脓液抽吸的完全与否及药液在脓腔内的弥散情况,已成为目前治疗肝脓肿的首选疗法,其治愈率达88.2%~100%[2]。但对于有出血倾向,凝血机制差,合并其它严重疾病,尤其是肝功能不全,伴有大量腹水及脓肿有溃破倾向者不宜采用。

    (朱 炎主任医师 审)

    参考文献:

    [1]李俊东.B超导向经皮肝穿抽脓治疗肝脓肿35例[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6,5(4):228-230.

    [2]俞可克,伍木生,夏学德.B超导向经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122例体会[J].腹部外科杂志,1995,8(4):78.

    收稿日期:2000-03-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