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0917
经导管腔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1例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苏建辉

    单位:苏建辉(河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石家庄050051)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药物治疗;尿激酶;治疗应用;血栓溶解疗法;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000430

    中图号 R743.5

    患者,男性,50岁。主因突然右侧肢体瘫痪、失语、意识不清2 h来我院就诊。查体:Bp140/90 mmHg,意识恍惚、烦躁,呼叫能睁眼,双眼向左凝视,右侧鼻唇沟变浅,不能伸舌,右上下肢全瘫,肌力0,针刺右侧肢体无回避,右巴彬斯奇征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急诊头颅CT:于第6层面可见左基底节区片状低密度影,直径<1.5 cm,边界不清,诊断为左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转入放射科导管室经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造影剂为非离子型优维显,含碘量为300 mg/ml),发现左颈动脉末端完全闭塞,大脑前、中动脉未显影(图1),符合临床诊断。即刻经导管注入尿激酶30万U 稀释于130 ml生理盐水中(此时距离发病时间约3 h),用高压注射器 0.5 h内注入,再造影表现同前,再次注入尿激酶 50万U 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左颈内动脉仍不通,第3次注入30万U 尿激酶后造影显示左侧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显影,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及其1个分支显影(图2),于是结束溶栓治疗回病房观察和对症治疗。术后10 h意识略转清,右侧肌力有所恢复,但仍有失语;3 d后患者右侧肌力略有恢复,意识清醒,混合性失语,眼球活动可,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上肢肌力Ⅲ级。复查CT显示左额颞叶大面积脑梗塞并左基底节区梗塞后出血,头MRI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欠佳。15 d后感觉性失语好转,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1个月后患者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能说简单单词,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略右偏。再次复查CT:左基底节区脑软化灶。发病40 d后转北京博爱医院进行康复训练。发病2年零1.5个月来院复查,患者意识清晰,能流利的说较短的句子,右上下肢肌力完全恢复正常,无鼻唇沟变浅及伸舌右偏。
, 百拇医药
    图1 溶栓前,左侧颈内动脉末端完全闭塞

    图2 溶栓后,左侧大脑前动脉和部分大脑中动脉显影

    讨论 脑血栓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1种疾病,目前有年轻化的趋势,过去的治疗方法包括降颅压、扩血管及静脉输入溶栓药物,效果不理想。近几年国内采用经导管腔内溶栓治疗,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闭塞血管近端,使血管再通。这种方法因其危险性小、局部药物浓度高、血管再通率高、临床症状改善快而逐渐被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

    溶栓的成功与否与脑血管闭塞的时间和溶栓剂量有关,目前观点认为血管闭塞后6 h内开始溶栓血管再通率高,时间越短效果越好。有文献报道,脑梗塞患者做溶栓治疗,6 h内再通率 81.8 %,8 h内为 75.0 %,12 h内为 45.4 %。超过6 h,导管内溶栓血管再通后可加重脑水肿[1]。另据文献报道动脉内导管溶栓治疗50例脑梗塞患者,总有效率为94 %,影像有效率为82 %,其发病时间多为6~24 h,认为发病24 h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符合临床实际[2]。本例开始溶栓时间在发病后3 h,效果较好。
, 百拇医药
    溶栓常用药物为尿激酶,它的作用原理是能使纤溶酶原激活转变为纤溶酶,而纤溶酶能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从而溶解血栓。尿激酶的半衰期为14 min,时间较短,可减少并发出血的危险,而且过敏性较少。它的用量为20~150万U,平均1次用量为75万U。本例用量为110万U,属于大剂量。

    溶栓的严重并发症是脑出血,主要与使用溶栓药物和溶栓术后维持全身抗凝状态有关。本例术后复查CT发现梗塞灶内出血,但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0.5个月后复查CT发现出血吸收,梗塞灶软化缩小,说明用药量比较合适。(本文图见封四)

    参考文献

    1.单鸿,邵国良,李少文,等.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腔内溶栓治疗.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9):595

    2.耿家贵,王玉凯,陆寅,等.导管介入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山东医药,1999,39(2):16

    (1998-09-12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