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3556
6种真核表达质粒作为HBV-DNA疫苗免疫小鼠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叶珈 任红 古柏燕 陶小红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

    关键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000432 将编码HBV表面抗原的S基因分别克隆到6种不同的真核表达质粒上,包括两种真核质粒载体(pcDNA3.1,pCI-neo),两种逆转录病毒载体(pXT1,pLXSN)和两种EB病毒载体(pCEP4,pMEP4),构建不同的真核表达重组体,经酶切鉴定符合要求。将重组体用电转染法导入人肝癌细胞系HepG2获得稳定分泌HBsAg的抗性细胞系。不同重组体表达HBsAg的滴度,以逆转录病毒重组体为最高,真核质粒重组体次之,EB病毒重组体最低。将上述重组体作为HBV核酸疫苗免疫小鼠,采用肌注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每组9只,每只肌肉注射100μg质粒DNA;4周后,再次免疫小鼠,用ELISA测定血清中抗-HBs滴度。

    在初次免疫中,两种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XSN-S,pXT1-S与真核质粒重组体pCI-neo-S均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HBs,另一种真核质粒重组体pcDNA3.1-S次之。加强免疫后,pLXSN-S诱生的抗-HBs效价最高,pXT1-S与pCI-neo-S次之,pcDNA3.1-S最低,而两种EB病毒重组体则未能诱生免疫应答。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地在HepG2中高效而稳定地表达HBsAg,并能有效刺激小鼠产生抗-HBs。逆转录病毒载体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是目前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多的手段之一,但由于它能够随机高效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具有引起癌变的潜在危险性,在选择疫苗载体上则难以考虑。实验中,真核质粒重组体也能够在HepG2中稳定表达HBsAg,免疫小鼠后产生抗-HBs滴度亦相当高,并且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可能性较逆转录病毒载体小得多。因此,真核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免疫的载体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6930280,3957660)

    (收稿日期:1999-08-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