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鲁医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4837
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
http://www.100md.com 《齐鲁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李红云 赵伟 潘旭东

    单位:李红云(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症科 青岛266003);赵伟(济南市历下区房产局职工医院);潘旭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脂质沉积性肌病;病例报告

    齐鲁医学杂志000465 [中图分类号] R74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341(2000)04-0250-01

    病人,女,47岁。四肢无力120d,蹲下起立困难,渐加重来诊。化验肌酶增高,拟诊多发性肌炎。无特殊病史及家族史。查体:双上肢肌力Ⅴ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级,四肢肌肉无萎缩及压痛,双下肢腱反射减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肝肾功能正常;肌酶 :天门冬氨致氨在转移酶1 934nmol*s-1/L,丙氨致氨基转移酶1 700nmol*s-1/L,乳酸脱氢酶12.8μmol*s-1/L,肌酸磷酸激酶2 615 U/L;甘油三酯1.4mmol/L,胆固醇6.9mmol/L.病理检查:光镜见肌纤维横纹较清晰,间质未见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粗细较均匀,未见明显萎缩性改变;电镜下横纹肌肌丝未见断裂,但部分线粒体肿胀,位于肌原纤维间,与肌原纤维排列成行,可见多数成串珠状无界膜脂质空泡,提示脂质沉积性肌病(早期)。治疗:地塞米松10mg静滴,1次/d,连用5d;甲基强的松龙1g静滴,1次/d,用2d,症状改善,改为每日口服强的松40mg,渐减至15mg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各种肌酶均逐渐降低。

    讨论 脂质沉积性肌病是由于肉碱缺乏所致的脂肪酸代谢障碍性疾病。肌肉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长链脂肪酸氧化供给。肉碱是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所必须的。肉碱代谢缺陷可由不同环节造成。由此脂质沉积性肌病分为Ⅰ,Ⅱ型。Ⅰ型(肌肉肉碱缺乏)主要特点:肌无力、 甘油三酯增加,肌肉活检呈脂质沉积性病理特点,肌肉肉碱缺乏,血浆肉碱正常;可能是肉碱转运障碍所致,因而口服肉碱疗效不肯定;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Ⅱ型(系统性肉碱缺乏)主要特点为进行性肌无力、 反复发作性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及脂质沉积性肌病病理特点;多于儿童期发病,其肝脏、肌肉、血浆肉碱均降低,可能是肉碱生物合成缺陷;口服肉碱效果好,对糖皮质激素反应不好。本例无阳性家族史,成年后发病,故肌肉萎缩不明显。因发病期肌酸磷酸肌酶增高, 易误诊为多发性肌炎,但肌肉活检呈典型的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理改变。本例无反复发作肝病史,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符合Ⅰ型脂质沉积性肌病。

    作者简介 李红云,女,1963年12月生,硕士,主治医师

    (1999-09-16收稿 2000-03-17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