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29128
动态心电图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52例临床后果
http://www.100md.com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0年第4期
     作者:傅玉影 周立群

    单位:江苏省南京港口医院内科,南京210000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动态心电图(DCG)

    南通医学院学院000447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0-2057(2000)04-0393-01

    无症状心肌缺血因其发生具有隐匿性故易被临床忽视,而其可能为心脏意外事件的先兆。本文对1995年~1999年诊断为冠心或可疑冠心52例的动态心电衅(DCG)检查进行分析,旨在探讨DCG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后果。

    1 临床资料

    52例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52~82岁,平均68.4岁,其中以65~70岁为主,冠心病诊断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冠心病诊断标准。(1)前组:36例DCG显示有心肌缺血,其中30例起始为无症状,经临床动态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确诊20例中,因典型心绞痛确诊8例;由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及核素心肌显像确诊4例;由冠状动脉造影确诊8例;可疑冠心病10例由心电图,DCG、心脏二维超等综合判断。(2)后组:DCG未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16例均为老年人而最终确诊冠心病10例,可疑冠心病6例。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确诊6例,由心肌核素显像确诊5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者4例。缺血性ST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1]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起始无症状心肌缺血30例,经观察出现典型劳力型心绞痛6例,可疑心绞痛14例,陈旧性下壁、前间壁心梗各1例,急性下壁心梗1例,猝死1例变异性心绞痛2例,反复左心衰2例,顽固频发室早部分呈二联律伴短阵室速1例。均予以硝酸酯类、合心爽、倍他乐克等治疗约1.5~2年后用DCG复查结果示:心肌缺血程度(ST段下降1.5~2mm、持续时间3~8分钟)加重4例,发作频数加重3例,减轻1例(但仍符合缺血性ST改变),无明显改变7例;1.5~2年随访16例仅1例出现可疑心绞痛,1例出现陈旧性前间壁心梗。DCG复查10例仅1例显示ST下降程度加深。两组比较,前组30例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9例,而后组仅1例,两组发生率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性(P<0.01),同时显示前组病程发展快,复查DCG提示有显著变化的发生率为46.7%(7/15),而后组为10%(1/10),但因例数少,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 百拇医药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与心脏事件有关,由于心脏病的发作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因此检出SMI十分重要。而DCG是近年来公认的监测是否有心肌缺血的简便、有效且经济的方法。据文献[1]报告DCG对冠心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67.4%,而本组检出率为57%(30/52)。本文结果显示无症状心肌缺血30例与16例DCG检查无缺血改变者相比,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性(P<0.01),由此可见DCG显示有缺血表现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在近年发生意外的危险性值得重视和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其发生意外事件原因可能为SMI发作时患者不能感知,缺血靠自然缓解,持续时间长易引起心律失常、猝死、梗塞等[2]

    DCG具备如下优点,(1)DCG可用作冠心高危人群的筛选,不稳定心绞痛、心梗后、心功能差者更为适用;(2)DCG是目前唯一能连续监测心肌缺血的诊断方法;(3)能监测到各种心肌缺血诱因下有无缺血型ST改变;(4)可观察到ST段改变的形态,频度、程度、持续时间,症状与其关系等。DCG判定心肌缺血应注意操作规范,结合病史及记录日讠 志,注重心电图形态学改变及心电图动态变化的规律,仔细分析,以免误判,研究表明DCG若与运动负荷试验结合更能提高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陈尚恭,戴玉华,等.全国无症状心肌缺血专题研究会纪要[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2,2∶78.

    [2] 吴晔良,龚仁泰.临床心电图鉴别诊断[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97.

    (收稿日期:2000-04-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