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33806
中国ERCP研究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李兆申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 上海市 200433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方法;胰腺疾病;诊断;胰腺疾病;治疗;胆道疾病;诊断;胆道疾病;治疗

    自1973年首例内镜胰胆管造影 自1973年首例内镜胰胆管造影(ERCP)在我国应用以来,经过广大内镜工作者近30a的不懈努力,ERCP的成功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4.0%提高到90年代的96.1%,已逐步接近或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成为胰胆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随着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内镜及其附属器械的迅速发展,治疗性ERCP于80年代初在我国也得到开展及应用、并逐步成为某些胰胆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使原来需要外科手术的某些胰胆疾病避免了手术的痛苦,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从而开创了我国胰胆疾病治疗的新格局。1诊断性ERCP1.1胆道疾病1.1.1胆管结石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众多的研究表明ERCP是确诊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ERCP对总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为92.1%~94.6%,肝内胆管显影率为86.6%,诊断符合率96.6%,ERCP表现为胆管充盈缺损,不同于肿瘤之不规则狭窄,ERCP不仅可直观胆石的大小、数目、部位等,而且可进行活检及细胞学检查.张澍田etal[1]分析了磁共振胆管造影术(MRCP)与ERCP及经皮经肝胆营造影术(PTC)对胰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其MRCP与ERCP(或PTC)的诊断总符合率为77.42%,对恶性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71.43%,对结石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认为MRCP虽为无创性,漏诊率也较低,但误诊率相对较高,目前阶段尚不能取代ERCP(或PFC)在诊断胰胆系疾病中的作用,但可相互弥补对方的不足,近年来有学者[2]通过ERCP引导钢丝导入气囊早管至总胆管或左、右秆管,气囊充气后再注入造影剂,可清晰的显示肝内胆管的结石,准确性明显高于标准导管造影法。1.1.2胆管癌ERCP在早期诊断胆管癌方面明显优于B超及CT检查,其诊断符合率(90.3%)高于B超(80.7%)和CT(85.0%),并能清晰地显示胆道系统的全貌,对治疗及手术方案选择有重要价值,褚莹etal[3]对胆管癌ERCP影象进行了归纳:即直接征象:分为梗阻型、不规则型和腔内充盈缺损型;间接征象:即梗阻后低胆汁瘀积性肝内外胆管扩张,迂曲,形如“软藤状”,并对各种影象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认为B超为诊断胆管癌首选,但ERCP为最佳方法。1.1.3梗阻性黄疸ERCP诊断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既准确又安全的方法,ERCP诊断的价值在于确定梗阻的性质、部位和范围,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总胆管结石和胪瘤,50岁以上患者肿瘤较常见,主要是胆管癌、壶腹周围癌和胰腺癌,任旭etal[4]对3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ERCP诊断与B超和CT进行对比,其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3.7%,87.5%与81.3%,定性诊断率分别为0.6%,62.5%与56.3%,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率明显优于B超和CT.有学者[5]还对胆道梗阻性黄疸ERCP影象进行分析,发观胆道完全梗阻占36%,可分为不规则状、杯口状、平直状和圆钝状四种类型;不全梗阻占64%,可分为充缺型与狭窄型两种类型。1.1.4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胆囊切除手术后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过去被笼统称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现归为Oddl括约肌功能紊乱,ERCP可为87%的患者找到其阳性病变.如胆总管和(或)肝内、外胆管残余结石(36.1%),胆总管炎性扩张或狭窄(17.6%),胆囊管残留过长(6.5%),胆道损伤(1.8%)[6]ENCP检查对继发性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的病因的诊断可作为首选方法。1.2胰腺疾病①慢性胰腺炎:ERCP不但能诊断重度慢性胰腺炎,而且可以诊断中度、轻度慢性胰腺炎,不仅可作出质的诊断,同时还可以作出量的诊断,如病变部位、范围和程度,其阳性率和准确率均高,一组ERCP诊断的慢性胰腺炎64例,其中重度慢性胰腺炎11例,中度慢性胰腺炎28例,轻度慢性胰腺炎Z5例,ERCP表现有胰管不整、扩张和结石,胰管梗阻、狭窄和(或)囊肿及总胆管胰腺部狭窄等.认为ERCP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特别是轻度慢性胰腺炎和局限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最佳诊断方法[2].②胰腺癌:由于胰腺癌多起源于胰管上皮细胞,故早期就可引起胰管狭窄或梗阻、扩张和移位,所以ERCP对发观早期胰腺癌有重要意义,胰头癌时可引起胆总管、主胰管梗阻,出现“双管征”影象.ERCP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扫描或CT,可达95%,通过ERCP收集胰液作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胰腺癌诊断阳性率可达75%,最近协和医院[8]通过对ERCP下收集的胰液进行行K-ras基因点突变检测,胰腺癌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33%,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③胰腺分裂症(Pancreaticdivisum):是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为腹侧和背侧胰管未融合,分别引流胰液,孙振兴etal[9]报道其发生率占同期ERCP的0.6%,大部分胰液通过一个很小的副乳头排泄,引起排泄不畅、阻塞,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ERCP显示腹侧胰管长度(1.5~3.5)cm,平均2.25cm,与背侧胰营长度(8.5~13.5)cm,平均11.6cm相比明显短小,是诊断胰腺分裂症的唯一方法。1.3乳头壶腹部病变ERCP是确诊乳头壶腹癌首选方法,可见乳头不规则隆起、糜烂、坏死、溃疡及呈菜花样改变等,并可进行活检及内镜直视下刷取细胞取得病理证实,乳头部良性病最常见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ERCP可直视憩室的大小、形态、乳头及开口方位,其实用价值更突出,有报告2850例ERCP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272例,占9.5%,其中乳头旁憩室211例,占77.6%,乳头内憩室61例,占22.4%,憩室的存在可能和某些胰胆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不同类型乳头旁憩室间胰胆疾病的发生无显著差异,乳头旁憩室在一定情况下并不影响插管成功率。2治疗性ERCP2.1胆道疾病①胆总管结石:我国是胆道结石的高发国家,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其技术熟练程度和临床治疗效果可以与国外学者相媲美,随着取石篮、取石气囊和机械碎石器等内镜器械的开发应,以及液电碎石(EHL)和体外震波碎石(ESWL)等技术的引入,临床80%以上的肝外胆管结石均可通过ERCP予以清除.EST治疗总管结石的最佳适应证是胆囊已切除,不伴有明显胆管狭窄的中老年患者,对于胆囊在位的患者,EST适合于高龄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在EST取石后,再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我院[10]近10a共进行治疗性ERCP921例,其中乳头切尸开42例,取石474例,取石成功468例,成功率为98.7%,并根据结石大小选择切口大小,其中大切口(1.5~2.0)cm98例,中切口(1.0~1.5)cm289例,小切口(0.5~1.0)cm87例,一般<1cm之结石可直接用取石蓝取石,>1cm之结石在选用碎石器将其粉碎后再行取石,对于<1cm的胆管结石也可采用气囊行乳头指约肌扩张后再行取石,可避免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而引起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11],姚礼庆etal[12]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8例,结石直径为2mm~12mm,成功率96.5%(85/88),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治疗性ERCP己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胆道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②胆道梗阻性疾病:良恶性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或狭窄)在临床十分常见,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是其主要表现,内镜下胆管引流既可作为手术或其他治疗前的准备,对于无法根治的恶性肿瘤又可作为姑息治疗的手段.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有外引流和内引流两种,外引流即鼻胆管引流(ENBD)、内引流为经内镜放置胆道支架(ERBD),ENBD通常作为一种临时性引流措施,适合于术前短期引流,急性胆管炎的胆道减压和预防性引流.内引流主要用于恶性胆管梗阻的姑息引流,也可用于良性胆道狭窄、胆瘘,暂时不宜手术或EST取石后的治疗.内镜下胆管引流水可解除梗阻性黄疸,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预防ERCP后感染及防止结石嵌顿,一组经内镜下胆管引流术375例,结果成功362咧.成功率为96.5%,其中鼻胆管引流225例,塑料内支架引流9例,金属支架引流46例,疗效满意率分别为91.6%,91.2%,97.8%,早期胆管炎发生率分别为0.9%,5.5%,2.2%[13],目前鼻胆管和塑料支架已实现了部分国产化,而金属支架则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但通畅性能较好,有对照研究[14]发现: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黄疸清除率为87%,平均通畅期为310d,明显高于塑料支架的85d,由于金属支架膨胀后一段不能取出,故目前金属支架仅用于经济条件许可,肿瘤尚未广泛转移,预计至少可生存3mo以上的恶性胆道梗阻(或狭窄)患者。2.2胰腺疾病①胆源性胰腺炎:在我国胆石症仍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因素,胆源性胰腺炎占每年胰腺炎发病人数的60%以上,其内科保守治疗中约20%~30%无效,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达10%.近年来,对疑有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行早期(发病后24h~72h)ERCP检查及治疗已达成共识.其首选治疗是经内镜下行Oddi括约肌切开或放置鼻胆管引流术,这一点也已写入我国重症胰腺炎的防治规范.治疗性ERCP可清除胆道结石,恢复胆流,减少胆汁胰管反流,从而使重症胆源胰腺炎患者病情迅速改善并减少复发,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作者[15,16]曾报告了66例急性胰腺炎早期ERCP及乳头取石和鼻胆管引流治疗效果:ERCP组腹痛缓解天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5=3.6)d及(21.7±5.0)d,明显短于对照组(15.4=7.8)d及(33.0±6.8)d,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两组相差不显著,而且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显示急性胰腺炎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强调对胆源性胰腺炎应尽早行ERCP及内镜治疗.②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仍较困难,ERCP可发现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或胰腺假性囊肿,内镜治疗主要为EST,结石清除,扩张胰管,支架置入和外引流等,从而达到去除胰石,解除梗阻,引流胰液,缓解疼痛等治疗目的,目前国外学者已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还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很多方面还是空白,与胆道疾病相比,国内胰腺疾病的发病率较低,开展内镜治疗的单位甚少,目前仅见个别报道,薛平etal[17]报道12例慢性胰腺炎7例合并有胰石行内镜下胰胆管括约肌切开取石术,5例腹痛完全缓解,2例较前明显减轻,无l例发生严重并发症.作者曾对慢性胰腺炎顽固性疼痛患者.放置胰管支架8例次,胰管狭窄扩张5例次,均缓解了疼痛,但远期效果则需进一步证实.③胰腺分裂症:胰腺分裂症的内镜治疗有经副乳头扩张.副乳头切开及置管引流.我院对4例胰腺分裂症作副乳头切开及扩张,症状均得到缓解.乳头切开可扩大乳头开口以增加引流,但短期内易再狭窄,引起胰腺炎复发,3并发症防治ERCP目前已公认为是一项比较安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我院[10,18]近10+a7328例次诊断和治疗性ERCP共发生并发症者79例次,发生率为1.04%,死亡2例,死亡率0.03%,诊断性ERCP并发症主要为急性胰腺炎(0.66%),其次为化脓性胆管炎(0.33%),与插管困难,反复显影,注造影剂过量及过多有关,为预防化学性胰腺炎发生,应严格控制造影次数及造影剂用量,对已有胰腺疾病的患者,可术前注射生长抑素或甲磺酸加贝酯等予以预防,治疗性ERCP并发症主要为出血、穿孔与化脓性胆管炎,与操作,黄疸及糖尿病有关,长期(副)胰管内支架引流患者可发生支架阻塞、移位、胰管破裂及假性囊肿形成等并发症,也可导致胰管不规则(49%),变窄(35.5%),侧枝胰管扩张(15.5%),胰管周围纤维化、萎缩等.绝大多数发生并发症患者可经内镜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得以痊愈(94.74%)仅极少数患者需外科手术治疗4展望经过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ERCP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应用规模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仍显不够,有些领域仅是少数专家的尝试,特别是治疗性ERCP有些领域尚未开发.随着内镜及附属器械的日趋国产化,诊断和治疗性ERCP不断推广及普及,内外科医师通力合作,我国诊断和治疗性ERCP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李兆申,男,1956年10月13日出生,河北省宁晋县人,汉族,198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1988年获消化内科学硕士学位,现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学位导师,兼任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委员、秘书,上海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消化系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及消化内镜诊治工作,发表论著100篇,主编、参编医学专著10篇,本刊编委。

    参考文献:

    [1]张澍田,于中麟,于永征,冀明,马大庆,靳二虎,梁宇亭。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术与直接造影术对照诊断胰胆系疾病.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72-74

    [2]龚彪,王坚。ERCP中采用气襄导管造影确诊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78-79

    [3] 褚莹,任晋进,胆管癌ERCP的X线表现及对影像诊断的评价,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5;6:140-141
, 百拇医药
    [4]任旭,王义录,李洪松,唐秀芬,李秀梅,王艳华,原龙,逆行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6;13:17-19

    [5]杨克钦,郭学仁胆道梗阻性病变的PTC,ERCP诊断:附100例分析,实用放放射学杂志,1998;14:35-37

    [6]许曼华,李国强,吴自英,ERCP对胆襄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病因诊断价值,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91-92

    [7]张安田,刘 ,李少华,许振纲,韩雅琳,ERCP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内镜,1992;9:202-204

    [8]龚晓明,陈元方,陆星华,胰腺癌患者胰液中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意义,中华内科杂志,1999;38:673-676

    [9]孙振兴,许国铭,李兆申,吴仁培,E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内镜,1995;12:334-336
, 百拇医药
    [10]孙振兴,许国铭,李兆申,谢苏庆,王娜,田青,吴仁培,姚银珍,方裕强,诊断性及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应用价值(附7238例分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01-404

    [11]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ERCP时非乳头括约肌切开状态下胆管取石,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14-416

    [12] 姚礼庆,张淑,高卫东,陈世耀,何国杰,王炳生,经内镜乳头气襄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80-82

    [13]龚彪,周岱云,经内镜胆管引流术375例评价,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77-80

    [14]胡冰,周岱云,龚彪,钱光相,吴孟超,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解除恶性胆管梗阻的中长期疗效,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327-331
, 百拇医药
    [15]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金震东,邹晓平,谢苏庆,李平,急性胰腺炎早期ERCP及内镜治疗66例,华人消化杂志,1998;150-152

    [16]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金震东,邹晓平,谢苏庆,李平,急性胰腺早期ERCP内镜治疗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408-410

    [17]薛平,胡以则,卢海武,尹巧群,张端,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结石的内镜诊断与治疗,中国内镜杂志,1999;5:31-32

    [18]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邹晓平,谢苏庆 ERCP及EST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其处理的57例临床分析,外科理论与实践,1999;4:36-38

    收稿日期:2000-02-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