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40001
双心腔起搏器治疗伴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一例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2000年第4期
     作者:羊镇宇 吴小庆 朱剑秋 王强 顾向红 薄小平 杨倩红 钱大均

    单位:羊镇宇(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吴小庆(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朱剑秋(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王强(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顾向红(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薄小平(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杨倩红(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钱大均(214002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江苏医药000460 双心腔起搏(DDD起搏)用于晚期扩张型心肌病(OCM)的治疗尚存争议。本院植入DDD起搏治疗OCM心力衰竭1例,旨在探讨其适应证及疗效。

    病历资料 患者男,62岁。因反复胸闷、心悸、气急2年,再发1个月於1999年3月13日入院。入院时BP110/80 mmHg,神清,颈软,心界明显扩大,二尖瓣区Ⅲ级SM,两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细湿罗音,肝肋下3 cm,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心电图示P-R间期0.22秒,QRS波群时限0.16秒,左束支阻滞(LBBB),窦性停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心功能Ⅲ级。超声心动图(超心)示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78 mm,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75 mm,左房内径(LAD)54 mm,室间隔厚度(IVST)9 mm,左室后壁厚度(PWT)10 mm,每搏量(SV)30 ml/B
, http://www.100md.com
    ,心排量(CO)2.6L/min,心排指数(CI)1.3 Lmin-1m-2。二尖瓣反流时间460ms,心室充盈时间200ms。入院后予消心痛、ACEI及利尿剂等治疗。3月15日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在起搏保护下用乙胺碘肤酮控制SVT发作,3月26日植入BIOTRONIK制造ACTROSD双腔起搏器,起搏参数:阈值:为心房0.6V,心室0.4V;阻抗为心房500Ω,心室660Ω,腔内P/R波为心房3.3mv,心室15.6mv。频率60bpm,滞后频率50bpm,A-VDELAY150ms。

    4周后复查超心SV33 ml/B,CO2.6L/min,CI1.4Lmin-1m-2。8周后超心示LVDd 75mm,LVDs 65mm,LAD 46mm,IVST 9mm,PWT 10mm,SV45ml/B,CO 3.8 L/min,CI 2.0 Lmin
, 百拇医药
    -1m-2,二尖瓣反流时间310ms,心室充盈时间255ms。病人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能自行上三楼

    ,心功能恢复至Ⅰ级。

    讨论 晚期OCM心力衰竭,由于长期负荷过重及心房心室肌本身的病变可使心房收缩功能减弱或丧失,房室传导及心室激动顺序紊乱和协调功能丧失。临床12导联心电图可见P-R间期延长,QRS波群时限增宽。P-R间期延长易致舒张期二尖瓣反流,加重左房负荷。二尖瓣的反流时间延长会阻碍左房血液流入左室,影响左室的充盈,而LBBB时因等容收缩和舒张时间延长,二尖瓣反流时间会大大延长。右室起搏将对LBBB患者提供另一种激动左室的途径,缩短二尖瓣反流时间。这是右室起搏治疗OCM的依据之一。

    一些研究表明OCM患者QRS波群时限长于160 ms,特别是同时出现P-R间期延长者,猝死危险性很高,DDD能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DDD起搏用于改变心率及纠正二尖瓣反流。通过设定短于患者自身P-R的房室间期来确保左室的激动完全由右室心尖部的起搏控制,而无任何融合激动出现。这样可缩短二尖瓣反流时间和延长心室充盈时间,从而改变心室收缩模式进而改善症状。本例行DDD起搏治疗后二尖瓣反流时间缩短150 ms,心室充盈时间延长55 ms,8周后LVDd缩小10 mm,心功能明显改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