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40309
临床分离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张军民 吴坚 程彦国 赵莉萍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微生物科,北京 100853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环丙沙星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000425 中图号:R3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1139(2000)04-0262-01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大肠杆菌来自临床不同标本,每个患者一般只选第一次分离的菌株做药敏,少数患者间隔 10 d 以上分离的菌株可重复做一次。1993 年 91 株,1994 年 148 株,1995 年 179 株,1996 年 223 株,1997 年 245 株,1998 年 286 株,共计 1172 株。
, http://www.100md.com
    1.1.2 药敏纸片及培养基 环丙沙星药敏纸片(每片 5 μg)、MH培养基均为 OXOID产品。按 NCCLS 1998 年标准判断药敏结果。

    1.1.3 标准菌株 大肠杆菌 ATCC 25922。

    1.2 方法

    1.2.1 细菌鉴定 从临床送检标本血、尿、痰及分泌物等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经常规或 VITEK 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

    1.2.2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取大肠杆菌纯培养物,加入肉汤中制成浓度为 0.5 麦氏单位的菌悬液(相当于 1.5×108CFU/ml),用棉签均匀涂于 MH 培养基上(涂前在试管壁上挤去多余肉汤),贴上药敏纸片,放 35℃ 培养 16~18 h。量抑菌环大小(mm)并输入 WHONET 软件。用大肠杆菌 ATCC 25922 以同法作药敏质量控制。
, 百拇医药
    2 结果和讨论

    1993~1998 年我院分离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总体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1993 年为 34.1%,1994 年为 41.9%,1995 年为 53.6%,1996 年为 54.3%,1997 年为 60.4%,1998 年为67.5%。同期门诊患者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性高于住院患者,1993~1998 年,门诊分离菌株耐药率为 37.9%~84.3%,病房分离菌株为 32.3%~62.0%,提示耐环丙沙星大肠杆菌是一种院外感染菌。为此,我们对门诊患者喹诺酮类用量(主要为口服类,包括吡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与大肠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二者高度相关(r=0.88)。用药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1995 年,耐药性上升最显著的也是 1995 年。

    进一步分析发现,泌尿系感染患者分离的菌株耐药性显著高于其它患者。1993 年为 51.2%(n=41),1994 年为 55.1%(n=89)、1995 年为 72.4%(n=87)、1996 年为 63.9%(n=44)、1997 年为 73.8%(n=122),1998 年为 80.8%(n=156)。其它标本分离的菌株耐药性在 20.0%~51.5% 之间(1993~1998年),低于总体耐药性。显然这与临床喹诺酮类药物应用习惯有关。我们对 19 名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历调查发现,除 2 名患者入院前用药史不详外,其余 17 名患者入院前均有明确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史,用药时间从 7 d 至 1 个月不等,主要是口服吡哌酸或诺氟沙星。入院后这 19 名患者又不同程度静脉应用了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且用药剂量及用药次数呈增加趋势。

    由此可见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快速增加,与喹诺酮类在临床广泛应用密切相关。由于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有交叉耐药性,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增加,导致抗菌药物介导性耐药,致使对环丙沙星总体耐药性平均每年以 5% 的速度上升,而在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已达 80.8%,面临淘汰的危险。因此加强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耐药性监测,是控制耐药性迅速增加的关键。

    作者简介:张军民(1963-),男,陕西省凤县人,1994 年军医进修学院硕士毕业,解放军总医院医技部微生物科主治医师,发表论文 10 篇。电话:(010)66939874

    收稿日期:1999-10-11; 修回日期:1999-11-1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