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43123
上颌窦出血性息肉3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徐赛男

    单位:徐赛男(浙江省温州市第三医院五官科,浙江 温州 325000)

    关键词:

    宁夏医学杂志000442 我科自1980年2月~1998年2月共收治上颌窦出血性息肉3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8例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14~68岁,中年人多见。

    1.2 就诊时间:最长半年,最短2周;38例均为单侧发病,以鼻出血及鼻阻塞首诊26例,脓涕带血8例,面部肿胀、牙齿酸痛及眼球突出或复视4例。鼻腔检查:鼻腔有息肉样新生物15例,出血坏死物16例,8例后鼻孔可见新生物突出,面部肿胀2例,眼球突出2例,鼻腔检查正常者5例。

    1.3 治疗方法:38例中,25例术前行诊断性上颌窦穿刺,其中穿出血性分泌物13例,脓带血5例,窦腔容积变小或阻力增大4例,3例穿刺阴性。术前鼻腔新生物活检20例,10例报告为慢性炎症,8例为息肉样坏死,2例为出血坏死物。辅助检查:X线鼻窦华氏位摄片25例,提示鼻突密度增高23例,骨质吸收8例。CT扫描检查18例:15例提示上颌窦密度增高或不均匀混浊,3例报告上颌窦新生物,其中5例发现上颌窦内侧壁或顶壁有骨质破坏,怀疑恶性肿瘤。38例均采取上颌窦根治术,术中发现窦腔脓液及息肉样物11例,坏死息肉样物或出血样物27例,窦壁骨质破坏者11例。术后病理报告:出血坏死性息肉25例,慢性炎症10例,出血坏死物伴粘膜血管瘤样改变3例。

    2 结果

    38例患者术后一期愈合,8~12天出院,随访1~8年未见复发。

    3 讨论

    上颌窦出血性息肉由于其病理上的多样性,目前命名尚不一致。本病的发病机理多认为是上颌窦内因炎症或变态反应产生息肉,其蒂部发生扭转或受到窦口挤压而缺血坏死,坏死为机化膨胀、纤维化,使骨壁受压吸收破坏,造成窦腔扩大,甚至影响周围组织。

    根据本病病程和病变范围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可有鼻塞、流涕,鼻息肉发生坏死时可出现涕中带血、鼻内异味,骨质吸收破坏,窦腔扩大时,出现鼻腔狭窄,面部膨隆,眼球突出,复视等表现。从检查情况看,鼻腔可有新生物或无,有时可见后鼻孔新生物突出,影像学检查可见上颌窦有软组织影,有的有骨质破坏。

    因临床医生对恶性肿瘤很重视。本组3例术前误诊为上颌窦恶性肿瘤,根据本病的特点有助于与恶性肿瘤相鉴别:①病程较长,无明显的体重减轻;②鼻腔为出血坏死物,实质性组织较少,后鼻孔常可见息肉样物突出;③影像学检查可提示上颌窦骨质破坏,而仔细观察这种破坏常是膨胀破坏,而非侵蚀性破坏;④取材病检,镜下为大片出血坏死物,而无肿瘤细胞。本病的确诊是依据手术前后的病理报告。

    本病治疗需行上颌窦根治术。术中应彻底清理出血坏死物和息肉样病变,对窦腔内正常或仅是肥厚的粘膜可予保留,建立良好的引流,才能获得良好疗效。

    责编:马兴忠

    (收稿;2000—02—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