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47754
早期综合性康复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4期
     作者:韩先伦 李建华 赵玉林 刘坚 胡晓芬 陈平

    单位:李建华(浙江省人民医院);韩先伦 李建华 赵玉林 刘坚 胡晓芬(海军杭州疗养院,浙江 杭州 310002)

    关键词: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早期综合康复

    现代康复000423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1例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进行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并与20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同病患者对照。结果:4个月治疗后,两组间治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有效。

    中图分类号:R6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496(2000)04-0558-02
, 百拇医药
    Effect of Early synthetic rehabilitation on shoulder joint sublux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HAN Xian lun,LI Jian hua,ZHAO Yu lin,et al

    (PLA Naval Hangzhou Sanatorium,Hangzhou 310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rly synthetic rehabilitation(ESR) on shoulder joint sublux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ESR was practised in 21 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shoulder joint subluxation,while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was adopt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ontrol group of 20 patients with same disease.Results:After 4 month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ure rate betwee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ESR had therapeutic effect on shoulder joint subluxa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hemiplegia;shoulder joint subluxation;early synthetic rehabilitation

    偏瘫肩是偏瘫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而其中偏瘫肩关节半脱位问题在偏瘫肩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疗效。本文拟通过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早期康复的治疗对比,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对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全部患者为在1993~1998年所收经CT确诊的脑卒中住院病人,将4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入选病例条件:(1)发病1~6周,(2)用指诊法确诊为肩关节半脱位。治疗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53~72岁,平均66.3岁。脑出血7例,脑梗塞14例,左侧瘫7例,右侧瘫14例。发病后7~32d开始康复治疗,对照组20例,男性15例,女5例,年龄55~75岁,平均67.2岁。脑出血6例,脑梗塞14例,左侧瘫5例,右侧瘫15例,发病后仅作一般的常规治疗。
, 百拇医药
    1.2方法

    通过矫正肩胛骨的位置而使关节盂位置正常,以期恢复肩关节的原有锁定机制。重点通过手法矫正及控制引起肩胛骨的下降、后退、下旋等所有引起肩周肌力失衡现象;如应用被动纠正“翼状”肩胛骨,向患侧翻身,仰卧位下放松骨盆及肩背部肌肉紧张的方法;平衡肩周肌群张力,同时注意24h患肢位置的摆放;卧位时,原则多取双侧卧位,并鼓励患者多取患侧卧位,少取仰卧位,取坐位时,应在其前方放置一平桌或托板,将患肢置于托板上并鼓励患者多用健肢辅助其患肢(抗痉挛肢位下)反复上举,避免患肢自然悬垂或使用吊带。行走或立位时,应对患肢给予充分的保护和扶持。

    应用神经促通技术,刺激肩周肌群的活动,平衡肩周肌群肌张力,重点选用患肢抗痉挛下充分反复地负荷体重(坐位);患肢抗痉挛下双手反复充分上举(卧位,坐位);利用牵张反射坐位下通过患肢手掌的反复瞬间挤压;患肩周围的快速拍打和摩擦;卧位的全桥运动[1]。立位全桥运动即:取立位双手掌身后的治疗床上,令患者髋部尽可能的向前方挺出,以伸展整个脊柱,必要时由施治者协助进行,取双肘位于双肩下的双手支撑俯卧位,用力抬头带动双肩,施治者对头部或患肩部施压[2]。PNF的D1,D2模式转换训练。以上诸法视病情选择4~6项进行,45~90min/次,1~2次/d。
, http://www.100md.com
    在不损伤关节周围组织结构下,行关节无痛性的全范围的被动运动,在活动中治疗师要始终加强对患肩的保护,一旦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通过改变运动方式及手法达到上述要求,2次/d。患肩经皮低频电疗,15~20min/次,1~2次/d,温热疗法,30min/次,2次/d[3]。对伴有肩痛、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应积极给予矫治,以免影响康复进程,必要时可以使用类固醇激素作短期冲击疗法,去炎松40mg,肩关节痛点注射,7d为1疗程。

    其它治疗按偏瘫康复治疗处理,即对患者进行认知能力、体位转换能力、平衡能力和ADL能力等系统康复治疗。治疗组每2周为1疗程,在治疗的同时随视病情改变治疗方案,所有病例经4个月治疗。

    2结果

    治疗组21例患者中,治17愈例(81.1%),治愈指肩关节基本恢复到解剖位,未愈4例(19.0%)。对照组20例中治愈7例(35.0%),未愈17例(65.0%),两组差异显著,(χ2=7.12;P<0.01)。
, 百拇医药
    3讨论

    本文对21例偏瘫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即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其中包括在充分保护偏瘫肩关节正常肢位的同时辅以促通技术治疗,从而使偏瘫上肢的康复并非走一般自然康复模式,即“软瘫-痉挛-分离”模式,而是“软瘫-分离”的正常运动模式,本组结果表明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是利用神经促通技术诱发正常运动模式,诱导“痉挛”向正常肌张力发展,并最大限度地抑制有害的痉挛产生和发展。最大程度地控制了痉挛所产生的异常运动模式,同时又重建了肩周肌群正确的肌力关系,为达到恢复和维持肩关节的正确解剖位置奠定了基础[3~4]

    早期肢位(软瘫期)的正确摆放,一方面避免了异常肌张力的形成和强化,另一方面保护了肩关节囊和韧带不继续松弛和发生继发性损伤。而有充分保护的肩关节运动,在维持、促进其运动功能的同时,又充分刺激关节囊和韧带,从而防止患肩关节囊和韧带的废用性退行性变,并能逐渐恢复其部分功能。
, http://www.100md.com
    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果欠佳,其关键在于只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而未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从而使其整体运动能力低下,误用症、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从而影响了患肩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肩关节半脱位难以治愈。

    (本文经浙江省人民医院邱纪方主任审阅,特致谢)。

    参考文献

    [1]邱纪方.中风偏瘫的全桥运动治疗方案及其安全性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3):116

    [2]Maryemet Jehr slone.the stroke patient:a team approach[M].3 rd ed. Edinbargh:charchill lirigstone,1987.9~ 30

    [3]史永明.方波对疼痛的影响-临床和实践观察[J].中国学报,1988,3:119

    [4]徐本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J],现代康复,1999,3(1):332

    (收稿:2000-01-26),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