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1123
介入性心脏病学与护理和康复
http://www.100md.com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李影

    单位: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5

    关键词:

    实用护理杂志00040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04-0013-02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诊断的范围,形成以心导管技术为基础,以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即介入性心脏病学[1]。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给护理及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院从1986年开始开展介入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现结合介入性心脏病学与护理及康复的实践探讨如下。

    1 介入性心脏病学中的基本护理工作内容

    1.1 术前护理工作
, http://www.100md.com
    1.1.1 心导管器材等物品及有关药品的准备:护士应根据介入性诊断或治疗的不同目的,为操作医生准备相应使用的全部器材、物品和药品。平时应该做好心导管器材的登记、整理和补充保养工作,以便在术中急用时做到心中有数随时取到。对心导管器材,特别是对某些重复使用的器材,术前要认真进行安全性检查,同时要做好消毒,严防交叉感染和其他副反应。

    1.1.2 病人准备:主要包括心理方面与身体方面的准备,心理方面的准备主要是进行心理护理。身体方面的准备包括术前饮食原则指导,在饮食上要尽可能缩短术前禁食时间,以保持体力和维持正常的体液内稳态,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一般来讲对于上午进行手术的病人,早餐仍可进半流食达70%~80%饱的程度,对于手术危险极大或极有可能发生误吸的病人可适当延长禁食水时间,但应适当静脉补液。对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及PTCA术的患者,还要训练患者平卧位作猛烈咳嗽动作,以便术中必要时作咳嗽动作,促进造影剂迅速从冠状动脉排出[3]。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应指导并协助训练。另外,术前嘱病人洗净穿刺部位的皮肤。手术前晚适当应用安眠镇静剂,使其充分休息,以保持体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前作好手术备皮,嘱患者排尿排便,并根据患者皮试结果进行造影剂的选择。
, http://www.100md.com
    1.2 术中护理工作

    术中护士要顺应医生的操作程序要求,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做好各种应急的抢救准备工作,要将除颤器及临时起搏器、急救药品安放在方便而固定的位置,使之处于紧急备用状态,以便出现问题能及时对症处理。药品配备立足于防患于未然,将重点急救药品及PTCA手术常规用药(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硝酸甘油及异舒吉等)抽入注射器内,做到在抢救中“分秒必争”,能反应敏捷、迅速、准确、有效地参加抢救;协助医生和技术员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血压、呼吸、脉搏、面色等或询问病人术中的自我感觉,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低于60次/min)或血压下降,可嘱病人用力咳嗽,病人左心衰造影后恶心呕吐,此时除用药物治疗外,嘱病人不要紧张,深呼吸即能缓解症状。

    1.3 术后护理工作

    1.3.1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术后护士要注意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神志及肢体肤色的变化[1]。如发现血压低于90.2/60.2mmHg(12/8kPa)或伴有恶心、呕吐、大汗者应立即遵医嘱采取措施。如3d内出现体温升高,可能为组织损伤或机体反应所致,如升高持续时间较长,应考虑降主动脉夹层瘤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术后鼓励多饮水,一般量约为6~8h内饮水1 000~2 000ml,以便使注入体内的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2,3]
, http://www.100md.com
    1.3.2 观察病人穿刺局部情况:术后护士要嘱病人保持术侧肢体伸直,抬高穿刺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水肿,并注意观察穿刺局部有无敷料渗血,更换敷料时应观察有无血肿形成,若有则进一步观察有无影响远端肢体供血或静脉回流障碍,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反映。创口愈合后,还要检查局部有无搏动性隆肿与血管杂音,防止出现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对女性及老年患者排尿困难时给予导尿,避免因放置便盆肢体用力诱发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

    1.3.3 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注意插管肢体皮肤颜色、温度、湿度,以了解其供血情况。

    1.3.4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除注意局部穿刺部位出血外,还要观察身体各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尤其是消化道溃疡出血[4,5]。如有神志障碍与脑占位体征意示颅内出血的可能,血压逐渐下降是内出血的症兆,应注意观察。

    1.4 心理护理
, 百拇医药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应体现在各种介入性心脏病手术的全过程,大多数病人对介入性心脏手术在思想上甚为担心,存在忧虑、恐惧、紧张心理状态。一是对手术操作本身可能带来的不适、潜在危险担心;二是对明确自身病变的严重性担心。因此,病人来院后,应向病人和家属作适当的解释,讲解治疗目的,特别是要简要说明手术操作过程,以及病人在手术中需要配合医生的各方面事项理由和具体作法。如深吸气和屏气、咳嗽和及时告诉医生其胸痛等不适情况。也要向家属介绍如何配合医生做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及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便训练等。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耐心的回答,使病人有各种思想准备。避免因高度焦虑、紧张、极端不安定情绪造成心理障碍,导致机体整体调节功能减弱和抗病能力下降,给手术造成困难。

    2 介入性治疗后的康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心脏疾病康复下的定义:心脏疾病的康复是“使患心脏病的患者尽可能地确保一种良好的身体、精神、社会状态,而且具备必需的行动总合。”根据这一定义,介入性心脏病治疗后康复目的是使病人恢复到最佳生理心理和生活、职业状态,防止心脏病的发展,延长寿命并恢复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 http://www.100md.com
    介入性心脏病治疗后康复应是在一定的康复监护下进行,而且在无严重合并症的情况下,采取的以运动疗法和心理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措施。首先是强调心理康复,手术后应及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教育和引导。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一是病情能否很快恢复;二是能否回归社会。由于患者本人和家属担心,心理负担过重,往往过久的让患者卧床,结果加重了精神压力,使患者情绪不安定,更加不利于康复。因此,应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多种问题,给以科学的讲解和生活指导,解除各种顾虑,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各种康复训练。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运动是介入性心脏病治疗后康复的重点,运动可以防止全身机能低下,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可以减少由于安静卧床造成的不安或无力。早期着眼于心脏功能的恢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如无并发症,术后24h以后可以下床活动。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接受抗凝治疗的病人,除密切监测血凝情况外,应逐渐让病人下床活动,以减少出血并发症。既使是急诊PTCA术后,在无严重合并症及心电图监测下,也要在5~10d内下床活动。

    对出院后的患者定期随诊,结合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病人康复疗效。指导病人合理用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并协助病人制定运动等级量,使病人劳逸结合,身心尽早得到恢复。
, http://www.100md.com
    3 介入性心脏病学对护理队伍素质培养的要求

    3.1 进行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性治疗配合工作的培训。要了解和掌握心导管的各种器材的功能、使用方法和保养;了解介入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适应症;熟悉放射性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的操作方法和程序。

    3.2 进行对介入性心脏病患者治疗的心理护理的培训。了解接受介入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心理变化规律和个性特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

    3.3 进行对介入性心脏病患者康复指导的培训。接受介入性心脏病治疗的患者,术后康复指导非常必要和重要,正确的理解与掌握康复的知识和方法,有利于患者早期离床,早期参与运动疗法,早期出院,早期回归社会。

    作者简介:李影(1970~),女,护师,吉林省九台县人。1988年8月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现在辽宁省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工作。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沈卫峰.实用介入性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丽姿.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12):6.

    [3] 吴亚平.介入放射学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5,10(9):5.

    [4] 王晓红.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6):28.

    [5] 叶丽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4):207.

    [6] 刘 昆.心肌梗死急性期的临床康复[J].现代康复,1998,2(8):788.

    [7] 李 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围手术期的护理与康复要点[J].现代康复,1998,2(7):728.

    收稿日期:1999-11-30

    修回日期:2000-02-1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