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2054
从“气”论中风病机
http://www.100md.com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韩瑞卿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中医院,安徽 阜阳 236006

    关键词:中风;气;病机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000404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0)04-0008-02

    中医之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中的脑出血、脑梗死,又称“脑卒中”。中医认为中风病机为风、火、痰、气、血、瘀,而笔者认为尤与“气”密切相关,本文就此试作探讨。

    1 气虚邪中

    唐宋以前,对于中风多以“内虚邪中”而立论,即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内经》对“内虚邪中”有较详细描述。《灵枢*刺节真邪论》云:“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张仲景《金匮要略》认为“脉络空虚”致风邪乘虚侵入人体。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风候》亦有“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之记载。宋*严用和《济生方》认为“营卫失度,腠理空疏,邪气乘虚而入,及其感也,为半身不遂……”唐宋以后,元、明、清诸医家,各展病因学说,以气虚致发中风病论亦不为寡。如金元时期李东垣《医学发明》认为系“正气自虚”而致中风;明*王履《医经溯洄集》认为“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忿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壮岁之时无有也”;清*王清任《医林改错》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而成。显而易见,正气虚衰是中风发病的基础。人体气血亏损,脉络腠理空虚,卫外不固,易致邪乘虚而入;气虚血不升运,瘀血不能化行,痰浊壅塞滞留,多易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此乃血随气下,贫而厥之。再者“年逾四十,阴气自半”,人至40岁以后,由于气血逐渐衰损,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易诱发脑血管病。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气之上升者过少,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因而在临床上相当一部分脑梗死病人均有明显气虚表现,动脉血压不增高且低于正常范围,其病变部位经CT扫描证实以底节区、腔隙性梗塞为多发区域,且以60岁以上老人居多,临床表现症状轻,且恢复较快,多不留严重后遗症。此外有统计资料表明[1]:在美国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总人口的2.6%,占65岁以上人口的21‰;在日本,脑血管疾病在40岁以上年龄段占总人口的7.9%;我国脑血管疾病在40以上年龄段发病率接近于日本,高于欧美国家。由此可见,40岁以后中风发病率与中医“年逾四十,阴气自半”而致中风的“气虚邪中”病因说是吻合的。
, 百拇医药
    2 气逆血溢

    人体的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和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无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的升降出入从总体上说具有一定规律,而且是协调平衡的,一旦升降平衡失调,则为病变。气逆而致中风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目,则为大厥。”王冰注曰:“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也。”可见中风也是气之逆乱上亢使然,诚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说:“气之上升太过,而血之上注于脑者,亦因之太过”,故气逆血郁于上而易酿致脑血管意外。由于“气为血之帅”,气逆则血郁,血脉暴张,易致血溢离经使人昏瞀猝仆,即相当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中

    的脑溢血,其来势凶猛迅速,发病时血压多急骤增高,收缩压高达24~28kPa以上,笔者自1993年以来,根据临床120余例脑出血病人资料统计,以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者96例,占80%,脑CT诊断脑部出血量均在10ml以上,最多达60ml,追述病史,90%以上病人在发病前均有情绪改变。可见气机逆乱,多缘于忧郁恼怒,导致木气横逆,如风旋上越,气血如潮上浮迸发,逼迫血液离经造成脑部出血,即“血随气逆,充而溢之”。气逆而致中风重者,其由于脑部出血量大(60ml以上),可即刻出现气闭、气脱之危候。
, 百拇医药
    3 气郁化火

    气郁是由于气机郁结,滞而不畅。“郁”有积、滞、蕴结等含义,多因于忧思愁虑、悲伤啼哭、沉默寡言等精神因素。以脏腑而论,肺主气、功在宣发肃降;肝气喜条达,以疏泄为顺;三焦主通行元气,以布五脏。气郁是气机异常的表现,最主要表现在气机郁结,升发不足,通达受阻,久郁而化火,故云:“气有余便是火”。但气郁化火与肝气横逆而致的气逆上犯在临床上是有区别的。肝脏在气机疏泄方面异常表现,一是肝气郁结,一是木气横逆。气郁变生,一为气机郁滞,一为气郁化火,一为气郁生痰。气郁化火则火盛,火盛阴伤则易动风,此即气郁化火而致中风的病理机制。在中医医籍中没有气郁而致中风病的记载,但有关情志致郁而致病的论述甚多。如《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也”;《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明*王履《五郁论》曰:“凡病之起,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皆郁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郁》谓:“郁则气滞,气滞久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可见气郁久而化热、化火、伤阴、耗气、动血,其变化多与心、肝、脾三脏有密切关系,虽不能直接构成中风病的发病因素,但仍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概括地说,中风病虽与风、火、痰、气、血有密切关系,但不管那种病因,最终必然导致或表现在气血变异的病理机制上来,即使在中风病的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上,历代医家均提出了行气通瘀、调气通脉之法,是因为后期多属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本虚可见气虚、阴虚,但又以气虚为多见。唐容川《血证论》云:“血之运,气运之,即瘀血之行,亦气之行”,凡“治血者必调气”;对脑缺血之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特别强调“当以补气之药为主,以养血之药为辅”。所以笔者临床常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及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且使用炙黄芪,用量可达250g以上,之所以用黄芪益气通脉,是因黄芪既能对心脏有加强收缩作用,又能直接扩张血管。

    综上所述,“气”在中风病机中,以气虚、气逆、气郁为主要因素,尤以气虚为著,临床须从气论治,同时不排除对风、火、痰、血的病因辨治。

    作者简介:韩瑞卿(1955-),男,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王永炎.脑血管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3.

    收稿日期:2000-05-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