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2147
关于中药的功能及其发展的讨论
http://www.100md.com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
     作者:刘继林

    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

    关键词:中药;功能;认识;表述;发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000401 摘 要: 论述了中药/本草学对中药功能的认识与发展,讨论了中药功能认定的过程与方法,中药功能的表述与不足,以及现代对功能的研究与发展等,并对有关中药功能的问题作了全面的讨论。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00)04-0001-03

    中药的功能习称功效,现代也称作用。它是中药奏效的依据,防治疾病的基础,也是中药学极为重要的、核心的内容。中医对药物功效的认识与确定,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期,来之不易。有关中药功能的认定虽然多从中药的临床疗效推论而来,但其中也不乏理论的提高和升华。现代由于中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药功能的阐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推动了中药功能的发展。但有关中药的功能的表述,由于中药学传统模式所决定,很难全面反映中药功能的发展。
, 百拇医药
    1 中药功能的历史发展

    我国采用中药防治疾病的历史甚早,但明确认识到中药防治疾病是由于有某种功能的缘故却较晚。早在《山海经》、《五十二病方》就载有药物有某种效果,或能防治某种疾病,但都没有涉及有关功能。涵盖中医药理论的《黄帝内经》,载有十二首用药不多的方剂,但也只有主治。虽然书中(《至真要大论》、《阴阳应象大论》)在论及中药的药性(性、味及其作用)时,已明确触及到中药的功能,但并未与具体药物联系起来。首部药学专书《本草经》在《序录》论述药物基本理论的内容里,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创痛以创药,风湿以风湿药……”一段文字;有关性、味及其作用的论述中,也不甚鲜明地意识到药物治病与某种功能有关。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对单味药物叙述有关功能。历代本草对药物的叙述,只是在以“主(主治)……”为标志的内容中,现在看来有时夹杂有功能性质的内容。如山茱萸,《本草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别录》“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等(笔者注:本文将主治病证加用了括号)。其中动宾结构的词组表达的内容应是功能。虽然如此,长期以来在本草文献中大量药物却很少涉及功能。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明代才有所改变。
, 百拇医药
    明代的某些通俗本草在叙述药物“药性”时明显使用了功能的用语。如龚廷贤《万病回春*药性歌》说:“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等。从当时来看已概括得十分贴切。可惜明代的综合本草还是一仍旧贯。清代的本草书已注意到全面概括药物的功能,如《本草求真》直接用温中、滋水、收涩、驱风、渗湿等功能对药物进行分类。对单味药物也首先“批”注了功能。《本草从新》也在每一药名之后简述了药物的功能,如说:“荆芥,轻宣发表,祛风理血”;“泽泻,通,利水,泻膀胱火,去湿热”等。可是接着又有功能和主治的内容相接续,且行文较为自由。

    长期以来有关中药功能的认识都在若明若暗之中,没有鲜明地提出。明清的本草逐渐有了改善,但直至民国时期,本草(中药)才对药物的功能作了专项介绍。如张若霞《草药新纂》将所载药物明确按功能分为强壮、行气、止痛、宁睡、利尿、发表、退热等15类;秦伯未《药物学讲义》将所载药物分为发散、利尿、理气、理血、温热、寒凉等12类。它们对每一味药物的功能都作了介绍。到现代,功能已是中药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 http://www.100md.com
    2 中药功能的认定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看,中药功能的用语是动宾短语结构的词组,如祛风、清热、泻下、平肝,散风寒、祛风湿、清肺热、泻肝火,发汗解表、清热泻火、活血化瘀、补气健脾、渗利水湿等。主治病证是名词性词语,如感冒、咳嗽、消渴、风热感冒、气分实热、湿热黄疸、消渴口干、小便不利等。二者极易划分。但是认识药物的功能,并把主治与功能划分开来,并非易事。因为运用药物防治某种疾病取得疗效,并不等于认识到这是由于药物有某种功能所致。由使用药物防治疾病,以至认识到与药物所治病症相呼应的功能,这是认识的深入与提高,理性的升华。许多药物的功能,不同时期的本草文献常有不同的说法,其原因正在于此。如白茅根,《本草经》说:“主……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而《名医别录》为“主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治)妇人崩中。”以后者较接近本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利尿通淋的功能。又如枳实,《本草经》说:“主……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而《名医别录》为:“主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以后者较符合本品破气消积、化痰除痞的功能。这样的例证很多(参见文献[1],其中的大黄、人参),不胜枚举。对于药物功能的认定与完善既来自临床用药的实际经验,更是药性理论的发展。所以,对中药功能的认识如何,是中药学(本草)学术发展的重要标识。
, 百拇医药
    中医认定药物功能的基础是中药的临床疗效,药物既然能治疗某种疾病必然有其相应的功能。如能治感冒风热的药物,必然能疏散风热;能治疗热结便秘的药物,必然能清热泻下;治疗瘀血阻滞的药物,必然能活血化瘀。不过,对某些药物功能的认识是比较复杂的。如桂、附、丁香之类药物能消除里寒证,但究竟是温散里寒,还是补火助阳呢?又需随所治病证而定。又如中医治疗湿热痢疾,根据病情之异,既用清热燥湿药,也用清热解毒药、利水渗湿药以及收涩止泻的药物。在不明确用于痢疾的有关药物是何种功能在发挥作用时,又怎能分清主次、正确用药,并用于复方呢?中医采用复方治病,能指出复方中各药的作用或君臣佐使的关系,绝非仅靠经验积累所能完成的,实在来之不易。

    3 中药功能的表述

    对药物功能的认识与概括是很不容易的。古代本草长期以来对功能的表述既未明确,同时行文也较自由。如大黄,《本草经》说:“下瘀血闭……破症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名医别录》所涉大黄功能仅为“平胃下气,除痰热”。《药性论》说:“通女子经候,利水肿,利大小肠……。”张元素说:“泻诸实热不通,除下焦湿热,消宿食,泻心下痞满。”又如人参,《本草经》说:“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名医别录》说:“……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张元素说:“……补中缓中,泻心肺脾胃中火邪,止渴生津液。”各家对上述药物功能的用语互异(认识也有不同),自然也不如现代对大黄、人参的功能用语规范、明白。即便是清代的《本草求真》,它在以功能分类药物时,有许多功能用语模糊,或比较混乱,互相难于划分。如平泻、降痰、下血、镇虚、温散,补火与温肾,渗湿与泻湿等。经过中医长期用药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现代中医药学的整理提高,中药的功能才有了比较确切的表述,用语已较规范[1,2]
, 百拇医药
    中医记述药物功能的用语比较简略,现代基本上固定使用二、三、四字构成的词组,如上文所述祛风、清热、泻下,散风寒、祛风湿、清肺热,发汗解表、活血化瘀、补气健脾等。有关中药的功能也基本上能与中医的病因病机与方剂的治则等相呼应,从而使中药学与中医学理论相吻合。如针对病因的风、寒、暑、湿、燥、火、毒,中药有祛风、散寒、清暑、渗湿与燥湿、润燥、清热与泻火、解毒等功能;针对温热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中药除解表、清(气分)热外,还有清营凉血等的不同。针对气、血、痰、食、虫、瘀等病因、病机,中药有补气、行气、降气,补血、活血、凉血,化痰、消痰,消食、导滞、祛虫(杀虫)、化瘀等功能。针对气、血、阴、阳的虚损,中药有补气(补脾、肺及心气)、补血(补肝血、心血)、补阴(补肺胃、肝肾及心阴)、补阳(补肾阳及心阳、脾阳)等功能。对某些特殊的病证如黄疸、痹证、胸痹、肺痈、鼻渊等,中药还有利胆退黄、祛风湿、宽胸通痹、消痈排脓、通鼻窍等功能。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药应用日益广泛,如中药治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很难用传统的功能表达其作用。有鉴于此,故目前一些中药(本草)著作针对上述一类疾病,多在应用项或功能中兼用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癌)等现代药理用语表达它们的作用[1~3]。尽管用上述两种性质不同的语言表达中药的功能难于自成体系,但总的说来却有利于较全面地反映中药的功能。
, http://www.100md.com
    4 中药功能表述上的不足

    尽管目前中药学对中药功能的记述基本上能与所治疾病相对应,中医在应用这些功能防治疾病时尚不觉有太大的问题。但固定而过少的文字,有时很难表达同类功能的差异。如人参、党参、黄芪都能补脾、补气,从词义上讲又都可以说是补中益气,但习惯上却不能这样说,而是常用于黄芪,其适应证是中气下陷所致的少气乏力、脱肛、子宫脱垂以及脏器下垂。人参、茯苓、酸枣仁都能养心安神,但其应用并不一样:并非凡见有心神不安者都可同等应用。除了中医在应用时还要考虑人参兼取其益心气,酸枣仁兼取其养肝阴外,其间具体差异或细微之处很难进一步用功能性词语去表达。

    中药有些功能,见于同一或不同的中药书,某些提法并不严格,带有一定随意性。如解表、发表、祛风、疏风、祛风解表,活血、化瘀、行血、散瘀、消症、活血化瘀、行血散瘀、活血散结等,虽然在词意上它们确有不同,但使用中有时没有较严格的界线或选择。而且如解表和发表,疏风和祛风,行血和活血等,它们主要表现在作用强度上有所不同,并不表示功能不同。某些中药,同一性质的功能常有不同的提法,如解表方面有发表散寒、散风寒、祛风散寒、解表散寒、发散风寒,发汗解表、祛风解表;行气方面有行气、理气、行气宽中、宽胸利膈等。这些用词类似的功能,其含义当然是有差别的,但很难用合适的功能性语言将它们区分开来。每每需要从它们的适应证上作区分。只有长期研究中药学(本草学)的专业人员才能熟悉和领悟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有些药物的功能认定并不合适,如解表药中的辛夷、苍耳子仅以治鼻渊见长,白芷、蔓荆子长于止头痛,它们对于一般表证发热、恶风寒并无明显作用,并非标准的解表药。故长期置于解表药中不妥。
, http://www.100md.com
    此外,从中医长期用药经验与记载中,确实表明存在麻醉止痛药、抗癌药、催产药,但由于这些功能与一般中药学分类所涉及的功能,其间的关系很难处理好。因而上述一类功能在目前中药学分类上很少采用。这些中药的功能也较少为一般中医生所熟知。大抵由于麻醉状态和疼痛在中医理论上大体与气血不通、气血瘀滞有关,故有麻醉止痛功能的中药常反映在活血祛瘀类药物中;癌症在中医理论上多与瘀血、热毒等有关,故有抗癌作用的中药主要分反映在活血祛瘀药、清热解毒药中;中药里也有催生下胎的药物,但在分类上归属活血祛瘀药之列(催生下胎与一般意义上的活血不同)。

    此外,一些中药对某些疾病的特殊治疗作用,中药学尚缺乏适当的功能表述。如中药治痢疾、疮疡、温热疫毒等的功能都是用清热解毒去表达,而上述三种疾病的“毒”是大不相同的,用同一功能不足以表达各自的特殊性。反之,在应用时,并不能见到药物能清热解毒就可用于上述疾病(现在还得记住它们所适用的病证)。又如糙米治脚气病,黄连治消渴(糖尿病),在中药学里都很难找到合适的功能去解释。
, http://www.100md.com
    5 中药的功能与现代研究

    有关中药功能的现代研究即中药药理学研究,早在本世纪3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直至目前中医常用各类中药基本上都作了药理研究,其中许多重要药物或有特殊药理作用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当归、地黄、附子、三七、大黄、丹参、黄芩、葛根等则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它使许多中药的传统功能用实验及临床观察的方法得以证实和阐明,对部分中药还发现了某些新的功能,使中药功能的内容大为丰富。经药理研究表明:解表药有发汗、解热、镇痛、抗炎和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清热药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以及镇静、抗惊厥、降压等作用;祛风湿药有抗炎、镇痛等作用;利水渗湿药有利尿、利胆、抗菌等作用;温里药有强心、抗心律失常、抗休克及健胃、驱风、镇吐、镇痛等作用;理气药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增强胃肠运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及利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止血药有收缩血管、促进凝血、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等作用。如此等等,对增进对中药功能的认识,有效应用中药防治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4,5]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功能的现代研究虽然在许多方面阐明了中药功能的具体的药理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它们的量效关系,因而能为西医和世界药学工作者所理解与接受。但是现有的研究和对中药功能的阐释,尚有许多难点和不足之处。如中药药理学虽然找到了每类药物一般具有的药理作用,但并非普遍符合,有的差异较大。又如解表药,有发散风寒与疏散风热的不同,而中药药理研究只能表明它们均有解热、镇痛等作用,而无法区分散风寒与疏风热的不同;清热药的药理研究还不足以区分清实热与清虚热的不同;止血药的药理研究,尚不能说明凉血止血、温经止血与收涩止血在“止血”的药理上究竟有何特殊。对于中药某些特殊的性质,如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药在“燥湿”方面尚缺乏药理研究的合理解释。这除了药理研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外,还须对中药药性理论本身有足够的认识。准确认识其含义,从而找出相关的药理作用,以作为药理研究的切入点。另一方面,也和有的功能用语(如纳气、通利关节、宣肺等)含义是否明白,是否有独自的作用,以及是否由此可以了解其实际效果或可能有的药理作用有关。如果传统功能难以和现代药理相联系,则无从着手研究,更谈不上结果了。
, 百拇医药
    此外,中药药理研究的成果如何用于中药学并与中药功能相结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

    作者简介:刘继林,男,1936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补益中药及其配伍研究。

    参考文献

    1,靳士英主编.新编中医学*第二篇:中药方剂[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

    2,雷载权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3,凌一揆主编.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中药方剂(1949~1989)[R].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

    5,沈映君主编.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1999-12-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