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 2000年第4期
编号:10253767
带状疱疹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附13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4期
     作者:刘向今 史东葵 陈晖

    单位:刘向今(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科 广州,510500);陈晖(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科 广州,510500);史东葵(广东武警总队医院神经科)

    关键词:带状疱疹;脑膜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000415

    摘 要 目的:研究带状疱疹性脑膜炎(HZ)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了解HZ患者的发病史及既往病史,详细观察其临床表现。13例HZ患者全部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脑电图检查及头颅CT描。结果 部分HZ患者早年曾有水痘病毒(VZV)感染病史,肿瘤病史。临床表现中含颜面,躯干多处出现带状疱疹并有疼痛,多颅神经损害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增高,脑电图含慢波;CT扫描发现脑内多发低密度灶。部分患者治疗后留有多颅神经损害及疱疹后神经痛。结论 HZ可能在VZV初次感染后潜伏在感觉神经内,待机体免疫状态改变时二次发病。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全部病史,观察其临床特点,并根据病人的免疫状态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 百拇医药
    带状疱疹(Herps,Zoster,HZ)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后根神经节或感觉神经的急性感染引起的感觉性神经炎。临床特征为该感觉神经分布区的刀割样疼痛,该区出现带状分布的疱疹。后根神经节,感觉神经纤维及其相应的皮节为带状疱疹病毒的原发损害单位。而带状疱疹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膜炎居多,且易被漏诊。现就我们近5年来所见到的带状疱疹性脑膜炎提出报告,并予分析、讨论。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中,男11例,女2例,男∶女=5.5∶1,年龄8~57岁,平均年龄38.7岁,感染后突出表现有头痛、发热、呕吐和眩晕,体温在37.3~38.8℃之间。10例表现以颅神经损害为主,3例则以脊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三叉神经损害者7例,同时合并听神经损害者6例,动眼神经损害2例,合并舌咽,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损害各1例。6例表现为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RanSay-Hunt)。4例有角膜损害。13例患者分别有单、双侧后颅、后枕部、乳突、颜面部、上肢及胸腰部红色簇状疱疹呈带状分布,伴烧灼样,刀割样疼痛。2例有腰背部束带感。无意识障碍及大、小便功能障碍。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者11例,引出病理反射2例。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人脑脊液检查中,白细胞在16~100×106/L者9例,在210~250×106/L者4例 ,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为0.4~1.2g/L,颅内压为1.08~2.77kpa。脑电图检查4例出现广泛θ慢波。头颅CT检查3例出现半卵圆中心区,放射冠及内囊部有小的多灶低密度影。

    追溯病史,13人中,早年感染水痘病史者5人,本次发病前一周均有上感,腹泻等病史。一名33岁男性确诊“何杰金氏病”。住院14~50天不等。给予抗病毒药,激素,抗菌素治疗辅以B族维生素。5例40岁以上患者留有多颅神经损害后遗症。7例留有疱疹后神经痛。

    讨 论

    带状疱疹在正常人群的患病率可达5%,年发病率约4‰[1],其发病率与年龄明显相关,50岁以上呈线性上升。本组病人50岁以上者5人,占发病人数的38.5%。
, http://www.100md.com
    众所周知,带状疱疹(HZ)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表现为完全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当人类首次感染VZV时表现为水痘,而第二次感染VZV即可表现为HZ。目前认为,人类第二次感染VZV,不是外源性的,而是首次感染后,部分病毒潜伏在后根神经内(包括三叉神经半月节内)活性暂时丧失,这些无活性的病毒在机体发生免疫状态失调时,主要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下,得以再活化。在某些肿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下,HZ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组13例HZ病人中,早年曾感染VZV者5人,且本次发病前均有上感,腹泻病史;而有何杰金氏病者仅1人。袁锦楣等报道带状疱疹脑膜炎、脊髓炎合并糖尿病[2,3];Schimpff曾复习恶性肿瘤419例,发现合并带状疱疹39例[4],均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VZV活化的基础。

    HZ发病后,最易累及的是脊神节段中的颈、胸、腰、骶神经根的分布区;其次是颅神经的三叉神经的眼支和面神经,如同时累及位听神经,则出现Rasay-Hunt氏综合征[4];本组中6例符合该综合征之表现。
, 百拇医药
    HZ引起的脑血管炎改变,Bourdette曾总结31例[5],提出HZ血管炎与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病很难区别,提出数点参考意见: 1.HZ发病前半年内有与梗塞灶同侧的三叉神经第一枝带状疱疹。2.脑脊液中常有轻或中度的细胞及蛋白增加。脑细胞活检可发现血管炎,采用免疫病理手段可以在血管壁上发现VZV抗原。3.可能发现一些可以查出的免疫功能失调情况。如肿瘤等。本组病人中,脑脊液检查发现,除有细胞增高外,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增高。少数病人有脑电图轻度异常和颅内CT的异常影像表现,推测系存在HZ发病引起的脑血管炎改变。

    本组病人中,5名40岁以上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多颅神经损害,且伴有神经痛。Price认为[6],疹后神经痛很可能与老年造成的神经系统可塑性机制有关;他提出带状疱疹的治疗必须结合患者的年龄与免疫功能状况来考虑,对年龄大于50岁者,应视其免疫功能有否低下而决定是否应用激素;疹后神经痛亦可以应用三环类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治疗。
, 百拇医药
    经过观察,可以认为,当带状疱疹感染出现时,应在早期采取有效手段,以明确有无神经损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再根据年龄和免疫状态,估计预后并决定是否采用免疫治疗,达到减轻神经系统损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锦楣主编.带状疱疹与免疫机能.临床神经免疫学.北京科技出版社,1992第1版∶117.

    2,袁锦楣等.带状疮疹性脊髓炎.中华神经科杂志,1989,22∶390.

    3,袁锦楣等.带状疮疹性脑膜炎脊髓炎及免疫机能.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8,5∶233.

    4,张连辉.带状疮疹性脑膜炎(附8例临床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1)∶38.

    5,Bourdette DN et al.Herpes Zoster ophalmicub and delayed ipsilateral cerebral imfarctiom Neural,1983,33∶1438.

    6,Price RW Herpse Zoster A approach of systemic therapy Med Clin N Amer,1982,66∶1106.

    收稿日期:2000-01-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