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11270
原发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垂体CT影像学改变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谢吉 何国祥 施伟平 倪继红 王德芬 毛仲英

    单位: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2000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527

    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临床上分为垂体性和下丘脑性,其中又以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Pituitary Growt Hormone Deficiency PGHD)的垂体形态改变更为明显。CT作为一种快速、有效并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对小儿垂体腺的检查方面优于普通X线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其它影像学检查。为了研究PGHD患者的垂体CT影像学改变,以期对此病的诊断提供CT影像学帮助,我们在一系列生长矮小的患儿中选出20例确诊为PDHG的患儿进行垂体的CT扫描,并对垂体的形态进行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来源和选择标准 对因身材矮小来我院就诊的患儿进行筛选,挑选出符合下列条件者进行脑垂体腺的CT检查:(1)身高低于同龄人正常平均值2SD以下,平均身高增长小于4.0cm/年;(2)X-骨龄片提示骨龄延迟2岁以上;(3)青春发育期前;(4)无任何慢性病史;(5)无激素治疗史。然后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测量生长激素峰值,诊断为垂体性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从中随机抽出20例进行CT检查。这2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从5岁8个月至20岁。

    1.2 CT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快速螺旋CT,进行鞍区冠状面增强扫描。层厚1mm,层距1mm。造影剂选用先灵公司的优维显造影剂。主要观察:垂体的形态,垂体的高径,垂体柄的形态、粗细、位置及鞍区和鞍旁的其它异常。

    为了便于与不同年龄组的垂体高径的正常值对照,我们把20例病例进行了年龄组划分:(1)5.1~10岁组,共1例,参考垂体高径正常值为4.2±0.5mm[1]。(2)10.1~15岁组,共13例,垂体高径正常值为5.3±0.4mm[1]。(3)大于15岁组,共6例,参考垂体高径正常值为5.22mm[2]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2.1 垂体的形态 20例患儿中有12例患儿的垂体形态为中间平坦形(60%),其余均为中间凹陷形(40%),未发现隆凸形。

    2.2 垂体高径 第一组(5.1~10岁)共1例,测得垂体高径为3.5mm,低于正常值下限3.7mm(4.2~1SD)[1]。第二组(10.1~15岁)共13例,测得垂体高径均低于正常值下限4.9mm(5.3~1SD)[1],平均3.05mm。第三组(大于15岁)共6例,测得垂体高径低于正常值5.22mm[2],平均3.7mm。

    2.3 垂体柄形态 20例PGHD患儿,其中13例有垂体柄缺如现象,在其余7例垂体柄未缺如的病例中,垂柄均变细,小于正常值1.4mm[1],平均1.1mm,其中2例有垂体柄中断现象。
, http://www.100md.com
    2.4 垂体柄的位置 7例垂体未缺如的病例中未发现垂体柄左右移位。

    3 讨 论

    传统的鞍区影像学检查是通过平片测量蝶鞍的前后径、深径及观察蝶鞍骨质改变来间接推测垂体腺的大小和占位病变。由于垂体腺大部分位于鞍底,一些小的占位病变不一定引起蝶鞍骨质结构改变,而且垂体腺为软组织密度,平片无法观察,因此平片对鞍区病变的实用价值不大。由于MRI扫描设备昂贵,普及性不广,并且分辨率亦不及CT,尤其由于MRI的检查时间较长,不很适合对好动的儿童作检查,因此MRI对儿童垂体腺的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CT扫描设备在国内较普及,分辨率亦高于MRI,而且扫描时间较短较适合对好动的儿童作检查。因此CT对儿童垂体腺的检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下丘脑-垂体结构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调节系统。下丘脑是间脑发育而成,它具有重要和特殊的分泌功能,它的视上核和室旁核中的神经细胞分泌ADH和催产素。这些激素颗粒通过无髓神经纤维经漏斗柄进入垂体后叶,在垂体后叶储存和释放到血液中去。垂体前叶又称腺垂体,含许多种分泌激素的腺细胞,包括分泌生长激素的腺细胞。垂体后叶又称神经垂体,具有接受、储存下丘脑分泌出的激素的功能,并根据需要可把这些激素释放到血液中去。因此垂体的发育和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儿童的生长发育。
, 百拇医药
    儿童正常垂体腺的大小、形态随年龄的增长而不同。儿童的垂体腺形成以平坦型最为常见,垂体的高径与年龄成正线性关系,正常情况下垂体柄未见中断[1]。Argyropoulou等认为,只有垂体的高径能真正反映垂体腺的发育[3]

    本组资料显示20例PGHD患儿中有12例患儿的垂体形态为中间平坦形(60%),其余均为中间凹陷形(40%),未发现隆凸形。

    本组20例PGHD患儿的垂体的高径均低于正常值下限,显示垂体变小,垂体腺发育差,从而影响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的功能导致生长激素缺乏,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本组20例PGHD患儿的垂体柄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包括垂体柄的缺如、中断、变细的改变,未发现垂体柄移位现象。笔者认为这并不表示这些病例的垂体柄实际没有移位,这可能是由于CT冠状面扫描的局限性所致,因为CT冠状面扫描只能观察垂体柄的左右移位,而无法观察垂体柄的前后移位。
, http://www.100md.com
    关于垂体前叶萎缩及垂体柄异常改变的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国内外有多种假设:(1)认为是异常分娩所致,包括非正常头位产和窒息,可能会导致垂体柄的损伤,进而导致垂体前叶的萎缩[4],影响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的分泌,造成生长激素的缺乏。当小儿出生时头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变形,当尤其以非正常头位产时,头的挤压加重,过度变形,可使垂体柄过度移位而被鞍隔和鞍背切断,当出生缺氧窒息时,亦可使垂体柄损伤,从而导致垂体前叶萎缩坏死[4],引起生长激素分泌的缺乏。本组病例中有14例为异常分娩(14/20),包括臀位产或足位产,易发生窒息和脑缺氧。(2)垂体柄发育异常所致[5]。(3)继发于下丘脑功能低下而引起的垂体和垂体柄的废用性萎缩导致生长激素分泌的缺乏。

    总之,各种原因引起的垂体前叶的萎缩及垂体柄的异常,均有可能导致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的缺乏,从而导致生长发育的异常。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陈伟君,姚庆华.儿童正常垂体腺的MRI研究.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6,2:117

    2,杨广夫,王泽忠,王莉君,等.正常垂体腺的MRI研究.实用放射学杂志,1993,9:456

    3,Argyropoulou M, Perignon F, Brunell F, et al. Height of normal pituitary gland as a funcition of age evaluat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ediatr Radiol, 1991,21:247

    4,施增儒,陶晓峰,朱杰明,等.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鞍区MRI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11:739

    5,Scotti G, Triuizi F, Dinatale B. New imaging techniques in Endocrinology: Magnetic resonance of the pituitary gland and Sella Turcica. Acta paediatr scand, 1989,356(Suppl):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