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3735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5期
     作者:黄萍好

    单位:黄萍好(广东省开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5293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000562

    笔者于1998~1999年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NSAP)患者2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8~68岁,平均42.4岁。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胸痛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或T波倒置;③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峰值在正常范围内;④应用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48 h后仍有胸痛反复发作。

    1.2 治疗方法 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 0.5 ml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10 d为一疗程。同时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

    1.3 疗效判定 ①显效:应用LMWH后24 h内胸痛发作消失,下移的ST段恢复≥50%或倒置的T波恢复直立,双向和伪改善的T波再度倒置或双向,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②有效:胸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电图改变同显效,硝酸甘油量减少50%~80%。③无效:应用LMWH后仍有频繁的胸痛发作,心电图无变化,硝酸甘油量减少不到50%。④加重: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加重,硝酸甘油消耗量增加。

    1.4 结果 显效15例(75%),有效3例(15%),无效1例(5%),加重1例(5%);加重的1例最后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本组全部病例均耐受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

    2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变复杂,进展快,预后差,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其发作对减少AMI的发生率和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非常重要。所以,除常规治疗外,寻找有力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是当前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正确方向。低分子肝素是从普通肝素通过降解和纯化而得到的一种新的抗凝药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 000~6 000。主要通过较强的抗Xa活性来达到抗凝效果。其抗Xa活性长,是普通肝素的2~3倍,为3~4 h。而抗凝血酶活性较弱,所以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不显著,出血危险性相对较低,用药不必依赖实验室监控。通过本组20例患者的治疗观察,笔者认为该方法具有疗效可靠,安全而副作用少,使用方便,而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等优点。但本组资料观察例数尚少,其确实疗效和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0-01-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