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0609
泪道探通术致泪囊异物1例
http://www.100md.com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0年第5期
     作者:张京京 王小军 刘国华

    单位:张京京(济南市儿童医院);王小军(济南市儿童医院);刘国华(济南市儿童医院)

    关键词:

    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000530 患儿男,3个月。因右眼流泪伴分泌物2月余来诊。眼部检查时挤压右眼泪囊区溢出少许脓液,冲洗泪道不通畅,诊断为先天性泪囊炎(右)。滴抗生素眼水和隔日多次冲洗泪道后不愈,于2000年1月10日试行泪道探通术,用0.5%丁卡因点眼后,用直径0.6mm探针自下泪点垂直插入1mm转90°朝鼻侧推进,抵触到眶骨,稍退后以针头为支点缓慢将针竖起,探针与额骨面约成30°,与矢状缝约成15°,向下缓慢进针约10mm时感到阻力增大,欲退针时感阻力明显消失,退出针后发现针尖部缺失约15mm,患儿泪道无出血,下睑皮肤无红肿,表面未触及硬性异物。拍摄颅面部X线正面片,见右泪囊区有一15mm纵向位条状阴影,诊断为泪囊异物(右)。次日在全麻下行右泪囊内异物取出术,取出残留探针,术中直视下同时行泪囊探通术(右)。术后冲洗泪道3次,泪道通畅,无溢泪症状和分泌物,治愈。

    讨 论 行泪道探通术时,下泪点较上泪点便于暴露,所以,从下泪点进针较易,但下泪小管较上泪小管长,呈内上走向,探针插入下泪小管后,须同时向外下方牵拉下睑并将针与水平方向成5°斜行向上推进,抵眶骨后探针须旋转大于90°才能进入鼻泪管。虽然从上下泪点进针都需旋转探针,但从下泪点进针旋转角度要大于上泪点进针,且由于下睑皮肤较上睑紧张,加上旋转力量,极易在探针前端12~15mm处造成针体弯曲,伴有内眦赘皮者更甚,并且影响探针准确进入鼻泪管,易插入泪道粘膜下造成假道。相比较而言,从上泪点进针虽然较下泪点困难,但上睑皮肤松弛针体进入上泪小管后斜行向下,行程短,易进入泪囊滑入鼻泪管,不致造成针体弯曲。由于距探针尖12~15mm处反复弯曲,反复矫正,久之必将造成探针此处金属疲劳,韧性减低,再行泪道探通术时,受狭窄泪道夹持,进针阻力很大,加上患儿不停地哭闹扭动,使探针的下行力、泪道的夹持力和患儿的摆动力这三股不同作用方向的力量反复拮抗错位,造成此处探针折断。所以,行泪道探通术时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定期更换探针,防止探针老化,最好从上泪点进针,以免探针反复弯曲折断。

    (收稿日期:2000-06-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