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47893
邻近皮瓣修复腋肘部蹼状瘢痕挛缩畸形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5期
     作者:王和平 王桂琴

    单位:解放军第159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589

    腋肘部是上肢重要的功能部位,烧伤后一旦发生瘢痕挛缩畸形,对患者的生活自理造成很大的功能障碍。本院近10年单纯以邻近皮瓣修复的78例,功能恢复理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男54例,女24例。年龄1.5~46岁,12岁以下儿童57例,占74%,腋部瘢痕挛缩畸形30例(33侧),肘部瘢痕挛缩畸形20例,28例同时有腋部瘢痕挛缩畸形。单“Z”或多“Z”成形45例,5瓣成形、7瓣成形23例,胸、肩皮瓣转移各5例,上臂或前臂邻近皮瓣转移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手术方法 (1)儿童选用全身复合麻醉;成人可用局部麻醉或全麻。(2)常规消毒术区皮肤,铺巾。(3)手术沿切口设计线切开皮肤(或瘢痕)至深筋膜层,松解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位,钳夹结扎止血后,按原设计将皮瓣交错位置缝合,若张力较大,可将皮瓣切口适当延长或适当剥离,尽量在无张力下缝合。(4)术中组织剥离动作要轻柔,勿牵拽夹持皮瓣,尽量减少人为的创伤引起的皮瓣尖端坏死。以钝性剥离为好,剥离平面要一致,严禁伤及大的血管及神经,对明显出血点要结扎止血,严防术后血肿的发生。(5)术毕观察皮瓣颜色,有血运障碍者查找原因予以及时处理,无法纠正者可行皮片移植。(6)酒精纱布、干纱布包扎,松紧适度。(7)术后抗感染治疗5~7d,根据皮瓣张力的大小可于术后10~12d拆线。

    2 结果

    本组78例,经邻近皮瓣修复后71例功能完全恢复或基本恢复,满意率90%,7例功能有较大改善,经功能锻炼或再次手术可恢复功能。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邻近皮瓣优点 邻近皮瓣即局部皮瓣或邻接皮瓣,它包括推进皮瓣、旋转皮瓣、交错皮瓣等,因皮瓣色泽、厚度、柔软度均与受区近似,且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可即时直接转移,一般修复效果比较理想,是极常用的方法[1]

    3.2 皮瓣设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设计方法,疗效可相差甚远。(1)肘部皮瓣的设计:根据肘部瘢痕蹼的大小设计,沿蹼状瘢痕的蹼脊端点,划一直切口线到另一端端点。当蹼状挛缩长轴较短,周围又有较多软化瘢痕或正常组织时,可设计一个较大的单Z皮瓣,皮瓣长度可超过蒂宽的1.5倍;当蹼状(或索状)挛缩长轴较长,周围正常组织又较小时,可设计双Z或多Z皮瓣,亦可设计W皮瓣,若瘢痕局限在肘部,前臂和上臂有正常皮肤可利用时,可以以肘内、外侧为蒂,分别在前臂和上臂各设计一个三角瓣,向肘正中转移,(2)腋部皮瓣的设计:腋部瘢痕挛缩畸形,一般较肘部严重,皮瓣设计相对较复杂,单纯的腋前襞或腋后襞蹼状挛缩,可设计稍大的Z形皮瓣,皮瓣角度一般在45°~60°较宜,也可以设计接近90°的皮瓣。对畸形较严重的病例,我们多采用5瓣成形术或改近5瓣成形术修复,同时要尽可能利用胸部或背部较松弛的邻近皮肤组织,设计皮瓣向腋部转移。(3)腋肘部同时粘连的皮瓣设计:方法同肘、腋。但皮瓣设计要求精确,考虑周全,多种皮瓣结合应用,充分调动和利用周围皮肤组织或软化瘢痕组织修复畸形。原则上在长轴上以多Z或连续W皮瓣为主,短轴上以单Z或5瓣及胸背部皮瓣矫正。腋肘部蹼状瘢痕挛缩畸形,一般均可以采用邻近皮瓣直接修复。
, http://www.100md.com
    3.3 手术适应证 (1)适应于烧伤或烫伤后腋肘部瘢痕挛缩畸形1年以上,在伸肘或上臂抬举时,腋部前后襞出现1条或2条蹼状及带状瘢痕,上肢功能活动障碍,腋肘部及其周围为软化瘢痕组织及正常皮肤的病例。(2)瘢痕畸形虽在1年之内,瘢痕仍在增生期,但瘢痕较局限,通过切除瘢痕利用正常皮肤或增生瘢痕瓣,能够完全解除挛缩,恢复功能的患者,亦属适应证范围。(3)对增生性瘢痕,非蹼状瘢痕粘连及不具备适应证条件的病例,无须强求采用此法手术治疗,但可行皮瓣转移加皮片移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修复。

    参考文献

    [1]汪良能,高学书.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41

    (收稿:1999-01-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