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11216
闭孔疝7例诊治及失误探讨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6期
     作者:周长虹 张华东

    单位:周长虹(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外一科 400060);张华东(重庆市红会医院外科 40006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665 闭孔疝是较为少见的腹壁疝,由于其罕见和隐蔽的特点。术前 确诊困难,致使临床对其诊治常常发生失误。我们收治7例,其中术前确诊1例,漏诊6例, 死亡1例,肠坏死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均为老年女性,年龄最大83岁,最小59岁,平均7 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最长27天。最短一天,分别是27天、13天、11天、8天、7天、4天、1 天平均10.1天。

    1.2 临床表现 表现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见肠型及蠕动波等肠梗 阻表现2例。阵发性腹痛,缓解期腹痛可完全消失,症重时见肠型5例;术前向出左腿膝部酸 痛不适1例,1例在术后由家属回顾有多年的“膝关节炎”史,其余5例均未能问出膝不适 病史;作Gareng Cot征(经阴道直肠检查在盆壁触及包块,可有压痛)检查2例,未能发现异 常;腹膜炎1例;全部病例早期都有肛门排便,排气史。
, 百拇医药
    1.3 诊治经过 7例均经手术确诊为左侧闭孔疝。疝内容物全为回肠;术 前诊断闭孔疝仅1例,余6例诊断肠梗阻剖腹探查后确诊;2例因疝入肠管坏死作肠切除吻合 术;本组中第一例因阵发性腹痛在门诊反复诊治27天以肠梗阻住院手术,术后死于多器官 衰竭;术中7例均行疝环膜缝合修补。其中1例使用Feflon高分子材料修补缺损,术后随访到 4例均痊愈无异常表现。

    2 讨论

    2.1 从Hilton在1848年首次报道一侧闭孔疝到现在稍有增多的临床报道来 看,术前确诊率仍然很低。据统计其误诊率高达77.3%[1],说明临床对该病的认 识仍然不足。本组病例术前确诊仅1例,漏诊高达86%,分析起来,对闭孔疝这个罕见病缺乏 认识,致使临床分析判断时的思维不能到位是其主要原因。

    2.2 闭孔疝一般多发生在老年人,其中又以女性居多,男女之比为1∶6, 早期多表现为不全性肠梗阻。加上其具有特征表现的Garng征,Howship Romberg征又常常表 现不明显,致使临床在分析判断其肠梗阻的病因时常受老年人群肿瘤比例偏高,肠梗阻可能 系腹内肿瘤所致这种错误的习惯思维引导,造成漏诊。这也是本组病例大部漏诊的又一原因 。我们体会,对不明原因的老年肠梗阻患者,应加强其是否有可能罹患闭孔疝的高度警惕。 届时强调常规的作Garengcot征的检查及Howship Romberg征的询问。当对提高本病的术前确 诊率有肯定作用。
, 百拇医药
    2.3 至目前为止,闭孔疝的术前确诊有赖在肠梗阻表现的前提下结合股、 膝关节不适应(Howship Romberg征)的帮助,据统计发生率为50%,但应注意的是仍有不低于 50%的患者临床不能发现该征。有报道低者仅15%[1]。本组7例无一例是就诊时自 述此症。除第一例是在术后由家属回顾出此症,其余6例问出此症者仅一例。分析起来,除 因种种原因有相当病人本就无此症表现外,患者多把此症当成与腹痛无关的膝关节等疾病看 待。使此症不能明确。因此,我们体会:(1)在加对此症在诊断上重要性的认识的基 础上,提高对病史采集的技巧有助减少漏诊。(2)适应避免教条式的思维,不轻率的因未获H owship Romberg病史就否定该病诊断。

    2.4 闭孔疝所致肠坏死发生率相关高。有统计达91%[2],其中 除有因闭孔管壁是由骨质和坚韧的腱膜构成,几无伸展性这一解剖本身特点造成外,其高漏 诊率导致漏诊,延误了手术时机应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认为,对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处 理的判断,有时比术前找出梗阻的原因更为重要。回顾分析本组中死亡的一例,应有过份强 调致梗病因的寻求,造成迟迟未能下手术决定以致手术治疗延误的原因。事实上闭孔疝的确 诊,有相当数量还是在剖腹探查以后才得以明确的。

    参考文献

    1,宋殿宽,林大伟.腹部外科危重症的抢救.第二版.吉林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8,146~147

    2,付仁祥.闭孔疝的诊断与治疗.新医节,1978,6:26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