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2000年第6期
编号:10247972
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2000年第6期
     作者:张中 汪涛

    单位:解放军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山东济南266071

    关键词:

    现代康复0006117

    本文就运动疗法在冠心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做一简要综述。

    1运动疗法的效应

    据美国心脏医学会归纳的运动疗法的效果为:增加心脏每搏量并伴有最高摄氧量增加;骨骼肌线粒体酶活性增强;毛细血管床增大及氧利用能力增强;亚级量运动时心搏数减少,血及尿中儿茶酚胺浓度降低,血中乳酸浓度减少伴无氧代谢阈值升高;还有高血压改善,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多,糖耐量增加,体脂肪率减少和不安、抑郁改善等。国内认为其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 百拇医药     1.1外周效应[1] 主要指肌肉系统的训练效应,从而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负荷需求。(1)促使肌肉发生适应性改变。运动可增加肌肉内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运动时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和直径,从而相对增加运动肌肉血液-细胞液体交换的弥散面积和效率,提高骨骼肌对氧摄取能力,在亚级量运动中减少了骨骼肌群代谢对血供的需求,从而减轻心脏的作功负荷。(2)改善运动利用氧的能力。经过一定时间运动训练后,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表现为线粒体外层色素深度增高(细胞色素C及氧化酶含量增多,活性增强),嵴数量增加,增加了与氧化酶的接触面,从而提高了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运动还可增加肌细胞表面被激活的胰岛素受体数量,从而增强肌肉中细胞能量代谢的效率,相对减少对血流的需求。(3)改善神经兴奋性。长期运动治疗可提高神经肌肉的募集,从而可降低运动中神经活动的兴奋性,血液中儿茶酚胺含量降低,心率在安静和亚级量运动时变慢。

    1.2中心效应 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血流调节的改变,增生并重塑现存血管,增加并发展侧支循环,使冠脉血流量增高。1957年,Eckstein在动物实验中证实:运动组的冠脉侧支循环血量明显大于安静组,因此,他认为中、重度动脉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血流量成正比关系,运动可引起更多的冠脉侧支吻合。这一观点被不少学者证实,并认为运动还有可能扩大冠状动脉主干,提高冠脉对心肌缺血时产生的舒血管物质如腺苷等敏感性。运动治疗还可提高心肌的收缩力[1~2]
, 百拇医药
    1.3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1) 对血脂的影响:运动可降低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提高LPL的活性,加速从脂肪库分解成激离脂肪酸进入血液,同时促使大分子脂蛋白(LDL-C)裂解转化成HDL-C,从而提高了血液中的HDL-C的含量[1,3,4]。(2)对高血糖及糖耐量异常的影响:运动可降低血糖,改善糖的利用。骨骼肌利用葡萄糖的限速步骤是葡萄糖的跨膜转运。哺乳动物中此过程是由细胞膜的上葡萄糖运载体(GT)参与并通过易化扩散来完成,目前已查明的5种GT中,骨骼肌组织中存在2种,即GT1和GT4,前者活性低,在基础时起作用,后者活性高,是骨骼肌细胞的主要的葡萄糖运载体,运动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内GT4含量(大鼠经6周的耐力运动,GT4含量增加35%至2倍不等P<0.01),从而提高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5~6]。(3)对高血压的影响:运动可使运动肌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而降低外周阻力,产生降压效应,另外运动可提高心钠素的分泌,使利尿排钠作用加强,从而进一步降低血压[7]。(4)运动可改善纤溶系统,降低纤维蛋白原(Fg),升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从而降低血小板的凝集。Stratton对10例24~30岁青年健康人及13例60~80岁健康老年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耐力运动训练,结果青年组纤溶指标训练后无任何改变,但老年组的血浆tpA活性增加39%,tpA活性的百分率增加141%,Fg降低13%。长期的康复运动可通过提高其血浆纤溶活性,从而预防冠脉内血栓形成及降低AMI患者的再梗塞率[8]。(5)运动可纠正前列环素和血栓素失衡现象,有利于疾病好转,机制不明。
, http://www.100md.com
    2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9]

    适应证:稳定的心肌梗死恢复期,稳定型心胶痛,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代偿性充血性心功不全,心肌病,心脏及其它脏器移植,瓣膜置换及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末梢血管疾病等。

    禁忌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收缩压>200mmHg且舒张压>110mmHg,伴有症状和低于19.5mmHg的直立性低血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全身性疾患,不控制的房性或室性心率不齐,非代偿性心功不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活动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安静状态下心电图ST-T变化>2mm,未控制糖尿病(血糖>22.2mmol/L)及急性甲状腺炎,低血钾,血容量减少等。

    3运动疗法的效果判定指标[1,9]

    对于运动疗法的评估主要依靠运动负荷试验,其主要运用的参数指标有:(1)心搏数(HR);(2)双倍乘积(PRP):即收缩压×心搏数;(3)最大摄氧量(VO2max):是指运动负荷即使增加,其摄氧量也不再增加状态下的摄氧量,提示因运动而增加的心搏数达到了及至;(4)最高摄氧量(PeakVO2):为运动负荷试验达到极点时的摄氧量,可作为中止运动负荷试验的指标;(5)MET(S);以安静状态下坐位时摄氧量3.5ml/kg/min,为1MET;(6)无氧代谢阈值(AT);是指无氧代谢运动强度下的摄氧量,是表示供氧机能的指标;(7)摄氧量增值与运动强度增值比率δVO2/δWR(Workrate):表示以氧输送机能为主的有氧运动效率的指标,正常值为10ml/min/w;(8)氧脉搏(02pulse):根据Fick公式,摄氧量=心搏数×动静脉氧差=1次心搏量×心搏数×动静脉氧差,则氧脉搏=摄氧量/心搏数=1次心搏出量×动静脉氧差。
, 百拇医药
    4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9~11]

    根据运动负荷试验结果,进行心肌缺血和运动耐力评价,开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主要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1)运动方式:适用于冠心病的运动方式主要有:有氧训练、等长收缩运动、平衡、柔韧度练习、作业活动和气功等。有氧训练常用的有步行、健身跑(慢跑)、骑自行车以及各种娱乐性体育活动,如网球、乒乓球等。等长收缩运动(IE),过去认为,IE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高血压及超常的心脏负荷,近期的一些研究不支持此观点[12~13]。平衡和柔韧灵活性练习可以改善整体平衡能力,可帮助心脏病患者从坐位站起以及增强步行能力,作业活动是将关节柔韧灵活性、力量性、耐力与某一具体日常作业相结合的练习,有利于回归工作。气功,可练习一些静功或内养功,以处理应激反应。为提高心功能,可练习套路程式的运气功,包括自控疗法,韦驮功等。(2)运动强度:运动疗法中强度的控制十分重要,过度的运动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运动处方制定中强度由以下方法决定:①自觉运动强度:以稍强达到出汗为宜,相当于旧Borg指数13的程度(Borg指数从6~20分为15个等级,13指自觉运动强度稍强);②根据心电运动试验中至出现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反应或已达到按年龄预计的最高心率时的心率数(此即最高心率HRmax)的70%~85%。③无氧代谢阈值(AT)方法:用AT值的90%~100%作为运动强度,并按相当的心搏数开处方,其强度相当于60VO2max或60%~70%HRmax;④用心搏数方法;按Karvomen法,运动心搏数=(按年龄推算最高心率-安静心率)×系数+安静心率,系数为0.5~0.7;⑤作为普及性健身运动的推广,有人建议采用170(180)-年龄数(岁)=靶心率(次/分),即Jungmann公式,170适用于年龄偏大或有明确心脏病史,体质弱且过去无任何规律运动习惯者,反之用180。(3)运动时间: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达到靶强度的运动时间不应少于10~20min,每次总时间宜掌握在1h以内。(4)运动频度:每周运动次数不应少于3次,最好每日1次。(5)运动实施: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医疗体操或太极拳),时间为10~15min。运动疗法训练一般有持续训练法、间断训练法和循环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即选用一种运动在规定的时间内持续进行,中间不休息;间断训练法指选用多种运动方式,依次完成,每完成一项可休息3~5min;循环训练法是将一组运动如健身跑、乒乓球、骑自行车组成一组,然后循环反复进行,期间可休息,也可不休。每一次运动治疗结束时要做整理运动,如散步、按摩等,时间为5~10min。
, 百拇医药
    5注意事项

    (1)每次合适运动量的主要标志:运动后稍出汗,轻度呼吸加快,但不影响对话,全天无持续疲劳感,原有疾病无加重或出现,饮食、睡眠良好;(2)每天运动的选择时间以下午为宜,以避开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高峰;(3)运动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时有以下常见副作用;①硝酸甘油类,常见血管扩张性头痛;②ACEI类,常见体位性低血压和干咳;③钙拮抗剂,常见头痛,面部潮红,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4)在运动疗法开始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用前述指标进行评价,以决定和调整运动疗法。

    参考文献

    [1]周士枋.冠心病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4(3):185~186

    [2]周传纬.运动训练后冠状血管适应性变化的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1995,15(2):108~110
, http://www.100md.com
    [3]任少华.心脏康复和体育锻炼对伴有肥胖的冠心病患者的疗效[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7,17(1):37

    [4]King AC,Haskell WL,Young DR,et al.Long-term effects of varying intensities and forma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aticipation rates fitness and lipoproteins in man and woman aged 50 to 65 years[J].Circulation,1995,91:2 596~ 2 604

    [5]Ploug T,Stallknecht BN,Pedersen D,et al. Effect of endurance training on glucose trans-port capacity and glucose transporter expression in rat skeletal musule[J].Am J Physiol,1990, 259:778~ 786
, http://www.100md.com
    [6]杨晓冰,吴毅,李益明,等.耐力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运载体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21(1):17~19

    [7]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on.Position stand:physical activity,physical fitness,and hypertsnsion[J].Med Sci Sports Exerc,1993, 10

    [8]邓鹤秋,程治增.运动对体内纤溶功能的影响[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5,15(1):11~13

    [9]张福金.冠心病-心肌梗塞恢复期运动疗法[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8,18(1):31

    [10]任少华.躯体运动在老年心脏康复治疗中的意义[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7,17(2):97~99
, http://www.100md.com
    [11]Pate RR,Pratt M,Biair SN,et al.A recom 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 for di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J].J Am A,1995,273:402 ~ 407

    [12]Sheldahl LM,Wilke NA,Tristani FE.Response of patients after myocardial in farc

    tion to car ring a graded series of weight loads[J].Am J cardiol,1983,52:698~ 702

    [13]励建安.影响正常人和心肌梗塞患者等长收缩运动心血管反应的主要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5,10(5):193~197

    (收稿:2000-02-2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