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骨伤》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05509
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国骨伤》 2000年第3期
     侯瑞祥

    关键词:中医 手法 治疗 胸椎小关节错缝 近几年来通过中医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错缝42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例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20岁以下3例,20~40岁28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4例;病程1周以内6例,1周~3个月12例,3~6个月8例,6个月~1年9例,1年以上7例;有明显扭伤史29例,无明显扭伤史13例;有棘突侧偏改变的17例,其中T3棘突侧偏5例,T4棘突侧偏3例,T5棘突侧偏5例,T6、T7棘突侧偏各2例。

    2 治疗方法

    2.1 攀颈顶背复位法 患者端坐于凳上,术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自患者两腋下向上攀扶住患者颈部,逐渐用力下压,于此同时,术者以右脚踩住凳沿,用右膝顶住患者胸椎棘突侧偏部位(或明显压痛点)适当用力向前顶压,即可听到“咯噔”的响声而复位。
, http://www.100md.com
    2.2 卧位推压复位法 患者俯卧,术者站在患者侧方,一手掌根部按住患椎棘突高凸处,另手叠压,均匀用力贴紧后,嘱患者作深呼吸待呼气之末,沿棘突方向向前下方瞬间用力推压之,可有椎体滑动复位的感觉或有复位时的声响。

    2.3 牵引推压复位法 若遇患者肌肉痉挛,身强体壮,肌肉难于放松,采用卧位推压复位法很难奏效,就应采用牵引推压复位法。患者俯卧床上,其双手攀住床头,助手用双手握住患者双踝上方,缓缓用力向下牵引,待患者肌肉放松,脊柱间隙增大时,术者立于患者身旁,用两手拇指找到棘突侧偏的部位,定好用力方向,待助手将脊柱间隙牵开时,再用力下按,将侧偏棘突向脊中线推送,即可复位。

    2.4 坐位旋转复位法 患者正坐方凳上,尽量脱去上衣,使脊背露出。助手固定患者双下肢,以防转动。术者站于患者压痛明显的一侧,以一手拇指推按住棘突,既有推压之力,又有拨动棘突之力,而以另一手从胸前扶于肩部,而其肘部固定另一肩部,嘱患者稍稍向前屈曲和后仰,扶肩之手同时旋转其肩部带动胸椎作旋转运动,此时推压棘突之拇指用力压拨,即可有复位感,症状立即减轻,复位即可告成。
, 百拇医药
    2.5 悬吊牵引复位法 患者站立于诊床边。助手站立于诊床上,以一布带从两腋下,绕过胸背部,将患者提起(借用身体的重量,自然下垂,对椎体有牵引松开的作用)。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以手掌推压住侧偏椎体的棘突,在提起身体时用力推压棘突即可复位。

    3 结果

    疗效标准:治愈:胸椎侧偏棘突复位,肩背疼痛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好转:胸椎侧偏棘突有所改善,肩背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收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结果:本组42例均以手法治疗为主,按上述疗效标准判定,治愈34例(占81%),好转8例(占19%)。手法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8次。

    4 讨论

    胸椎小关节错缝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提、搬、举之姿势不良,或上肢用力不协调而扭伤,使椎体单个或多个发生轻微的变位而造成后关节错缝。因此,对于胸椎小关节错缝在手法复位之后多应在肩背部采用揉、捏、捻、散、拍、打、劈、叩等手法治疗以散结通络、理气活血、剥离粘连、缓急解痉,使筋脉疏通,肩背部疼痛消除,病得痊愈。

    作者单位:侯瑞祥(北京市朝阳中医院 北京 1000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