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09897
糖尿病并皮肤真菌病3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张洁红 黄怀球 陈广源

    单位:张洁红 陈广源(510120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黄怀球(510630 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762 皮肤真菌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糖尿病伴发的真菌感染不易治愈,即使治愈也容易复发。我们在1999年4~9月收集和追踪了糖尿病合并皮肤真菌病3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根据临床表现,真菌学镜检阳性和真菌学培养阳性确诊为皮肤真菌病。男28例,女7例;年龄33~72岁,≤60岁16例,>60岁19例。糖尿病病史1~26年,平均5.24年。皮肤真菌病病程1/2个月~18年,平均3.6年。其中诊断糖尿病前发现有皮肤真菌病8例,诊断糖尿病后才伴发皮肤真菌病27例。
, 百拇医药
    35例糖尿病合并皮肤真菌病中,合并皮肤癣菌感染有22例(62.9%),其中临床表现为体股癣9例、手足癣8例、甲癣4例,同时表现为手足癣和甲癣1例;合并皮肤念珠菌感染9例(25.7%),其中临床表现为肛周念珠菌皮炎5例、皮肤念珠菌间擦疹3例、念珠菌性阴道炎1例;同时合并皮肤癣菌感染和念珠菌感染4例(11.4%),其中同时表现为体股癣和肛周念珠菌皮炎2例,同时表现为体股癣和皮肤念珠菌间擦疹1例,同时表现为手足癣和肛周念珠菌皮炎1例。

    1.2 实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FBS)7.8~11.1 mmol/L者31.4%(11/35),>11.1 mmol/L者68.6%(24/3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0 min时>16.7 mmol/L者65.7%(23/35),120 min时≥16.7 mmol/L者34.3%(12/35),尿糖(++)以上者88.6%(31/35),尿酮阳性8.6%(3/35)。真菌学检查结果:取35例病变部位的皮屑和(或)甲屑,加10% KOH或20% KOH溶液进行直接真菌学镜检,均检出有真菌;取病变部位的皮屑和(或)甲屑,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真菌培养基中,置于25℃下进行真菌学培养并进行菌种鉴定,共培养出真菌39株,其中红色毛癣菌20株,占51.3%(20/39);须癣毛癣菌6例占15.4%(6/39);白念珠菌共培养出13株,占33.3%(13/39)。
, 百拇医药
    1.3 治疗及预后 糖尿病治疗:首发糖尿病、空腹血糖<11.1 mmol/L、尿糖异常者,以及原有糖尿病而血糖、尿糖已经控制或轻度升高者,在糖尿病饮食的基础上口服降糖药。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血糖、尿糖者,采用胰岛素治疗,获得良好控制后,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11~46 d后,平均时间为15.7 d,血糖均控制在7.0 mmol/L以下,尿糖阴性,尿酮体阴性。皮肤真菌病治疗:5例甲癣患者放弃治疗,其余予1%联苯苄唑霜外用治疗2周,真菌清除14例,占44.6%,11例为血糖控制良好者,但5例在停药后4周复发;16例未清除患者中有12例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总有效率为73.3%。

    2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在糖尿病合并皮肤真菌病患者中,以皮肤癣菌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较为常见,其次为念珠菌属的白念珠菌感染。而以往则认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感染[1],可能是由于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体股癣、手足癣、甲癣症状轻微,容易被患者和医务人员忽视。本组35例患者均为皮肤浅部真菌感染,除5例患有甲癣者外,其余30例予1%联苯苄唑霜外用治疗2周,总有效率为73.3%。曹仁烈等[2]报道联苯苄唑霜外用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总有效率可达97.7%,而本文结果却表明外用抗真菌药对糖尿病合并的皮肤真菌病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复发,尤其空腹血糖控制欠佳者。可见对糖尿病并发的皮肤真菌病的治疗首先控制好血糖,才能提高其疗效,并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刘新民,主编. 实用内分泌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347.

    2,曹仁烈,赵俊英. 联苯苄唑霜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87例.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6):423.

    (收稿日期:2000-03-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