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宁夏医学杂志》 > 2000年第7期
编号:10243227
桂辛香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宁夏医学杂志》 2000年第7期
     作者:徐经印 闫秀娟 马桂香

    单位:(宁夏同心县人民医院,宁夏 同心 751300)

    关键词:痛经;桂辛香草汤;治疗

    宁夏医学杂志000731 【摘要】 运用自拟桂辛香草汤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60%(P<0.01);治愈率治疗组85%,对照组25%(P<0.01)。提示治疗组的通调冲任、温经散寒及暖宫止痛之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中图分类号】 R711.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1-5949(2000)07-0435-01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症,呈周期性发作,痛甚可致昏厥,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自1997年以来,我们运用自拟桂辛香草汤治疗痛经6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病例共10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25岁;18岁以下41例;19~25岁19例;未婚者49例,已婚者11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半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45例,月经后期者10例,月经先期者5例。对照组40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26岁;18岁以下27例,19~26岁13例;未婚者34例,已婚者 6例;病程最长者4年,最短者半年;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34例,月经后期者4例,月经先期者2例。其痛经尤以经前1~2天及经期较重者为多见,共94例,经后腹痛者6例。

    1.2 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未婚青年女子。③全部病例均排除炎性疼痛及器质性病变、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疼痛。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基本方药:桂枝10g,细辛6~20g,香附10~20g,乳香10g,小茴香10g,益母草20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0g,泽兰10g,元胡10g,甘草10g。于月经前7日开始服药,每日1剂,连服7日。加减:有热象者加丹皮、赤芍各10g;月经量少痛甚加红花10g;月经量少色淡,经后腹痛者加黄芪20g;寒凝湿重加吴茱萸、茯苓各10g;兼肾虚者加菟丝子、桑寄生各10g。对照组:在月经前5日开始服用花红片和元胡止痛片,每次各4片,日服2次,连服7日。
, http://www.100md.com
    1.4 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①痊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未见复发;②好转:疼痛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③无效:疼痛未见改善。

    2 结果(见附表)

    附表 两组疗效的比较 组别

    n

    治愈

    n(%)

    好转

    n(%)

    无效

    n(%)

    总有效率
, http://www.100md.com
    n(%)

    治疗组

    60

    51(85.00)

    7(11.67)

    2(3.33)

    58(96.67)

    对照组

    40

    10(25.00)

    14(35.00)

    16(40.00)
, 百拇医药
    24(60.00)

    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0%(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两组治愈率比较,治疗组85%,对照组25%(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38.40,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χ2=36.32,P<0.01)

    3 讨论

    3.1 病因:痛经临床极为多见,其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冲任司调节。现代医学认为痛经患者子宫内膜中前列腺素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子宫肌肉缺血,过度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所致[1],还与神经、精神因素及生殖器官局部的病变有关。祖国医学认为痛经主要是由气血瘀滞,寒湿凝滞,或气血虚弱,肝肾亏损,胞脉失养所致[2]。但据我们临床观察,以气血瘀滞和寒湿凝滞两型最多见,病机的关键在于“瘀滞”和“寒凝”,瘀血阻止胞脉,冲任不调,经血不能顺利排出,“不通则痛”。其治应着重于“温通”,宗“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及“通则不痛”之旨而组方。桂辛香草汤中以桂枝、细辛、小茴香温经通脉,暖宫止痛(大剂量使用细辛时宜复方、久煎、饭后服用)[3];香附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配元胡理气止痛,配益母草化瘀止痛,为调理冲任气血之要药;乳香、归芎、泽兰活血化瘀,通经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共奏温经通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全方配伍严谨,力专效捷,且温而不燥,理气而无耗气之虑,化瘀而无破血之虞,经前服药,因势利导,“其下者,引而竭之”,使冲任条达,气顺血和,痛经自止。临症若能随症化裁应用,可获理想疗效,而无明显副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2 治疗:一般要求服药3个月经周期,痛经重症可连服4~5个月经周期,在治疗期间还应避免寒湿侵袭,忌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由于惧痛精神紧张,肝气素郁以致“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因此,保持情志舒畅,消除紧张,对治疗痛经亦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46

    [2] 罗元恺,等.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5

    [3] 徐经印.“细辛不过钱”浅谈[J].中医药学报,1991,(6):28

    (收稿:1999-12-07 修回:2000-01-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