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09817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8期
     作者:余徐伟 柳隆华 麦名裕 张志宏

    单位:514031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余徐伟(515800 广东省澄海市东里中心卫生院);柳隆华 麦名裕 张志宏(514031 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0849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其中60岁以上病例约占25%~35%[1]。该病起病慢、无明确外伤史、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误治。我院10多年来收治老年人CSDH 75例,其中院前误诊32例,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60~83岁,平均65.9岁。病程1个半月~14个月。本组病例全部行颅骨钻孔引流术而获得痊愈。
, 百拇医药
    1.2 临床表现 头痛24例(75%),呕吐10例(31%),视神经乳头水肿6例(20%),一侧或双侧肢体不同程度瘫痪28例(88%),入院时有不同程度的智能或意识障碍30例(94%)。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CT表现为高密度4例,低密度5例,等密度3例、混合密度20例;单侧24例,双侧8例。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侧脑室受压变形,脑沟、脑池消失和中线结构移位等。

    1.4 入院前误诊情况 本组病例误诊为脑血栓形成17例,脑供血不足4例,脑瘤4例,病毒性脑炎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2 讨论

    通过分析本组病例,我们认为老年人CSDH的误诊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

    2.1 缺乏对本病的认识 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易致各种意外损伤。且老年人脑血管硬化、脆性增加、脑组织退行性萎缩,使脑皮层与脑窦之间穿通静脉的活动度增大,距离增宽,任何外伤均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而脑萎缩所形成的颅内空腔扩大,使伤后一定时间内症状不明显,或只有轻微头痛、头晕,而当出血量增加,血肿逐渐增大到引起脑受压或颅内压增高时才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由于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警惕性与认识,仅以常见的脑血栓形成或脑瘤来解释该病程的缓慢发展,而造成误诊误治。
, 百拇医药
    2.2 缺乏对询问外伤史重要性认识 CSDH患者65%~70%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2~3]。临床医师对有明确外伤史病例易于考虑本病的诊断,而对于那些头部外伤轻微或外伤距离发病时间太长或无明确外伤史患者,就容易被忽视而致误诊或漏诊。本组32例中经详细追问病史后发现24例有不同程度的头部外伤史,绝大多数老年人为轻度头部外伤、伤后无明显症状,因发病距外伤时间太长(本组患者从受伤到就诊时间是1个半月~14个月),且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健忘,而当出现明显症状或体征后,患者回忆不起来,总是否认有过头部外伤史,而致延误诊断。故在诊断CSDH过程中,我们详细了解和追问有否外伤史,对于无明确外伤史患者,也不能轻易作出否定CSDH的诊断。

    2.3 对等密度、尤其双侧性血肿CT特点的认识不足 本组有3例头颅CT扫描显示等密度和8例双侧性CSDH被误诊。由于等密度血肿与皮层无明显可见边界,如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就很难确诊。而双侧性CSDH则由于头颅CT扫描无明显的中线偏移,再加上脑室受压不明显,仅表现为脑室对称性轻度受压变小而易漏诊。故对于等密度或双侧性CSDH病例,我们更应该认真分析头颅CT片中的细微变化,如皮质与髓质界面是否内移,脑室是否受压、变形等等,以帮助临床确诊。必要时行头颅CT增强扫描或增强延迟扫描、大剂量造影对比扫描均可增加检出率、提高确诊率。有条件者可作核磁共振成像以明确诊断。
, 百拇医药
    由于老年人CSDH患者,外伤史不明确、病程进展缓慢、且无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尤其是头颅CT扫描显示为等密度或双侧性病变者,临床上更容易漏诊或误诊为脑血管病变或脑瘤。故我们应增强对该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对老年患者应详细询问或追问外伤史,仔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分析病情演变过程,常规做头颅CT扫描、细心分析头颅CT中的微细变化,必要时做增强扫描或增强延迟扫描,有条件者也可做头颅核磁共振成像,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使患者得到正确、及时、有效的治疗。

    3 参考文献

    1,邬祖良,谭启富,刘承基,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9,5(2):114.

    2,常 义,龙盱西,黄兰绮,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若干问题探讨——52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2):117.

    3,朱国玲,宋家仁,李广兴,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210例临床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11):365.

    (收稿日期:2000-04-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