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8期
编号:10241759
次声对人体的危害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8期
     作者:姜建华

    单位:姜建华(浙江省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 31000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859

    由于次声在空气、水、地面障碍物之间传播时 的吸收效应很小,作用距 离远,穿透能力强,用通常的隔声或吸声材料难以阻挡其作用,防护困难,而对人体造成伤 害。笔者就次声对人体的危害作一概述。

    1 次声的产生

    当振动体的频率低于20Hz时,能产生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即次声。在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中 ,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火箭发射、海浪拍击、车辆行驶等都有次声的产生[1 ]。例如,当海洋中风速大于8~10m/s时,由于浪对浪的拍击可产生8~13Hz的次声。天 气变坏,狂风大作时,在十几层的高楼内可产生1~10Hz的次声,当出现飓风时,所产生的 次声功率可达数十千瓦,甚至数百千瓦,可传播数千公里[2]。从物理角度看,人 体器官是一系列多支点,多重心的弹簧模型,其固有振动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例如,头颅、胸腔、腹腔等的固有频率大都在1~20Hz之间[3]。因此,人体从脑到各内脏 器官均存在次声。次声是生产噪声和公共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环 境中存在着一定强度的次声。
, 百拇医药
    2 次声的一般特性

    次声的特征是频率低、波长较长。例如,3.5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其波长约为100m 。和声波相比较,大气对次声的吸收是很小的。这是由于物质对声波的吸收系数与声波的频 率的平方成正比。例如,0.1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比频率为1000Hz的可听声吸收系数 小1亿倍。次声在大气中具有衰减小,穿透能力强,传播远的特性。又由于次声波的波长较 长,因此它在传播过程中,受障碍物反射现象就较弱,而衍射现象就比较显著。因此,次声 就比较容易地绕过一般的障碍物[4]

    3 次声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人体各个器官的固有频率大都在1~20Hz之间。因此,这个频段的强次声最容易通 过共振机理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科学家经过近20年的试验,证明频率在2~20Hz,声强级1 00~140dB的次声可能给人体带来各种心理、生理上的强烈反应。实验表明,人的腹腔对4~ 8Hz的次声,能产生相当危险的共振;胸腔对5~7Hz的次声,产生强烈的振动,并产生了人 所不能忍受的胸痛;头颅对10~13Hz的次声,即可引起头痛等。人体对次声的 反应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头痛、烦躁、耳噪、胸部有压迫感、四肢麻木、恶心、鼻出血、 心悸、失眠、美尼耳氏综合征等自觉症状,这种自觉症状因人而异,有人极端敏感,有人毫 无感觉。乘船乘车时发生的晕船晕车现象,经研究发现,也与次声有关[4 ]。根据次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长期受环境中的低、中强度次声影响,主要引起人体 的应激反应及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脑皮质功能失调。对居住在高速公 路附近,长期受到67~92dB次声作用的909名居民调查结果,主诉表现为易怒(62.4%)、头痛 (57.6%)、头重(52.8%)、思维障碍(42.6%)等共21种症状。卫生学的调查也证明了生产环境 中存在的次声对中枢神经系统、前庭功能、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有不良影响。
, 百拇医药
    由于目前对次声的研究尚不够普遍,关于次声的安全阈水平,至今尚无公认的卫生安全标准 。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研究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标准。Fohnosn提出:120dB是引起次声效应的 阈水平,但只限短时间作用。美国环保局认为:90dB基本是次声的生物效应阈水平,90~11 0dB次声长期作用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因子,可破坏机体的适应机能[2]。随着次声生 物效应的深入研究,次声对生物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共识。由于次声在各类工业 生产环境、交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军事环境中比较广泛存在,已成为公共噪声和生产噪声 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难于防护。而人体从脑到各内脏器官又存在次声,外界次声很容易通过 共振机理对人体产生影响并造成危害。因此,开展次声的生物学作用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Backteman O, Kohler J,Sjoberg L. Infrasound-tutoria l and review:Part 2. J Low freq Noise Vib,1983,2:176~210

    2,陈景藻.次声的产生及生物学效应.国外医学物理学与健康分册,1999,19: 15~17

    3,Backteman O, Kohler J, Sjoberg L.Infrasound-tutorial and review:P art 4.J Low Freq Noise Vib,1984,3:28~67

    4,刘普和主编.医学物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8

    收稿日期:2000-02-24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