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基础医学 > 国际遗传学杂志
编号:10205599
原发性颅缝早闭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0年第23卷第3期
     原发性颅缝早闭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陈勇(综述) 张涤生(审校)

     摘 要 原发性颅缝早闭症是一种多病因造成的颅缝发育紊乱,导致颅面畸形。本文拟对近年来原发性颅缝早闭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颅缝早闭 遗传

    颅缝早闭症是一种原发性颅骨发育错乱,可能发生于一条或多条颅缝中,或是一种复合性综合征的部分症状,即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畸形,例如面部、肢体等部位的畸形。这可能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一种发育畸形。这可能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一种发育缺陷,在出生后才被发现,或是由于包括染色体、遗传因子在内的畸形。从第一次发现Boston类型颅缝早闭的人同源异型框基因MSX2的突变到现在的各种颅缝早闭综合征的FGFR和TWIST 基因突变的报道,颅缝早闭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在Crouzon和Apert综合征中,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已被证实,现在发现患者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基因中存在突变。并且成功地复制了原发性颅缝早闭的转基因动物模型[1]
, 百拇医药
     1 Boston类型颅缝早闭

    Boston类型颅缝早闭1993年最先由Muller描述,并对该疾病家族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的长臂[2]。而已知Msx2基因表达在小鼠的颅面发育期间,该基因定位于人的5号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因此,Msx2被认作一个侯选基因。Muller进一步对这个疾病家族进行了基因检测,发现突变位于Msx2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因此,Msx2基因被认为是Boston类型的颅缝早闭的原因。以后,相继有学者制作了该类型突变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模型。1995年Liu把TIMP1-Msx2Pro7His转基因注射小鼠的合子中,对Msx2转基因表达进行原位杂交分析及对转基因鼠颅骨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鼠多个颅缝发生了过早闭合[1]

     2 Crouzon 综合征
, 百拇医药
    Crouzon 综合征(颅面骨性接合)在1912年首先报道,这种疾病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且完全外显。发病率大约是16:1000000[3]。畸形局限于面部和骨骼。冠状缝早闭导致斜头畸形;常常有明显的眼眶距增宽且眶浅,导致突眼;面中部凹陷伴鹰钩鼻;正常的下颌骨生长导致下颌骨相对突出;另外还可有腭裂、外耳道闭锁、眼球麻痹。

    Crouzon 综合征编码的基因定位在10q25-q26[4],是编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R2)基因位置。研究表明FGFR2基因的突变是四个表型独特的颅缝早闭综合征(crouzon、apert、pfeiffer、jacksojn-weiss综合征)的原因[5]。这些资料提示颅缝早闭综合征遗传特性比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所预期的复杂。Gorry[6]等在对一个Crouzon 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研究中,发现在FGFR2基因的外显子3c的一个突变(C1043G;Ala344Gly)和以前在Jackson-Weiss综合征发现突变的相同。同时发现FGFR2基因外显子3u的3’端突变(A878C;Gln289Pro),该突变位置编码FGFR2蛋白的Ig类似结构区氨基酸末端部分。外显子3u是FGFR2基因和FGFR2基因的KGFR剪接型所共有,不象先前所有报道的Crouzon 综合征突变,该外显子突变仅仅在FGFR2基因的剪接型发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揭示这些颅缝早闭综合征分子遗传学的难以预料的复杂性。提示FGFR2基因的第二点突变(在外显子3c外面)或其他的基因的突变可能决定了颅缝早闭综合征的特殊方面。导致Crouzon 综合征的FGFR2基因突变很多,但有些密码子可能在Crouzon 综合征易于发生突变。Steinberger[7]等在对4例Crouzon 综合征(包括1个家族和3个散发病例)进行FGFR2基因的外显子B突变进行检测时,在家族病例发病密码子340的突变导致组氨酸变为酪氨酸,在3个散发病例检测到密码子342的突变,导致另一个氨基酸替代酷氨酸。收集近几年Crouzon 综合征的发生外显子B的突变,可以发现8个散发病例的6个和9个家族病例的2个有密码子342的突变。这些突变导致酪氨酸被其他氨基酸替代。从上述Crouzon 综合征的突变位置看,FGFR2基因的外显子B的密码子342似乎易于突变而导致Crouzon综合征的发生。颅缝早闭综合征的发生和FGFR2基因的外显子5和7的突变也有密切的关系,外显子编码FGFR2的IgⅢ以及IgⅡ和IgⅢ的连接区域,这两个外显子的许多突变已证明导致各种不同的颅缝早闭综合征。Meyers[4]等对一组共32例Crouzon 综合征患者进行了FGFR2基因的检测,在16例(占50%)共发现10个不同的突变发生在FGFR2的细胞外IgⅢ区域。而且所有这些突变已证明和其他的颅缝早闭有关,也发生在FGFR2的细胞外区域。FGFR2基因的突变导致FGFR2结构元件变化,而FGFR2的结构元件的改变通过不同的机制影响FGFR2的功能,包括改变二聚物,Ig区域的活动度增加,IgⅢ分解,配体结合位置的改变。FGFR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生和迁移,在骨形成和形态发生过程中起主要作用[8~10]。FGFRs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GFR1和FGFR2可表达在颅面骨板和肢芽外胚层顶端嵴形成过程中的前软骨和前骨中,而FGFR3可表达在软骨化内骨形成的软骨生成板[11]。FGFR基因突为可导致FGFR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些FGFR的变异可引起机体的软骨发育障碍。但令人惊奇的是,所有FGFR2已检测的突变表明,这些突变并不是任意分布的,而是群集于限定的局部区域:IgⅢ和IgⅡ、IgⅢ连接区[12~17]。在FGFR1和FGFR3基因也发现了一些突变和颅缝早闭综合征有关。以前对FGFR3基因的突变的报道绝大多数发生在短小畸形——软骨发育不全、软骨生成低下。1995年Meyers[4]报道在3个Crouzon 综合征和黑色棘皮病的家系中发现FGFR3跨膜区的变异(Ala39Glu)。这进一步提示FGFR基因的多效性和Crouzon 综合征的异质性,同样证明了FGFR基因家族的生理复杂性。
, 百拇医药
     3 Pfeiffer 综合征

    Pfeiffer 综合征是一种较Apert和Crouzon 综合征更加罕见的颅缝早闭综合征,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964年Pfeiffer 首次报道了一个家系,该家系3代人中8人发病。其颅面表现为扁头、脸裂下斜、面中部凹陷、下颌相对突出、框距增宽、突眼和小鼠子。四肢有拇指和拇趾宽大,拇趾可向内偏斜,有一些患者有肱桡尺关节固定。此后病例报道逐年增多,新的病例表现为新突变,而且临床表现变化较大,有的患者都存在上述表现,且较严重。而有的患者受累较轻,只有一部分症状。

    Pfeiffer 综合征的连锁分析结果提示该病有遗传异质性,并将部分家系的基因定位于8p11.2-p12,证实与FGFR1基因突变有关[18]。遗传学研究证明,象Apert、JacksoN-Weiss和Crouzon 综合征一样,Pfeiffer 综合征也可由于位于第10号染色体长臂的FGFR2基因突变所致。麻宏伟[19]等采用SSCP-DNA直接测序及PCR-限制性内切酶切技术,对4个Pfeiffer 综合征家系的外周血DNA进行了分析,发现2个家系是由FGFR2基因突变所致:1例发生在FGFR2基因第8内含子3’剪切位点部位A-G突变;1例为FGFR2基因第9外显子Asp321Ala突变。另外一个家系是由FGFR21基因第5外显子Pro25Arg突变所致。FGFR2细胞外的IgⅢ最容易发生突变,Oldridge[20]认为按照分子和组织特殊等型相应,FGFR2的IgⅢ的突变既可导致Crouzon 综合征,又可导致Pfeiffer 综合征。Tartaglia[21]等报道了2例Jackson-Weiss综合征的两个新的FGFR2错义突变,这两个位点的突变导致Cys342Ser和Cys342Arg替代,有趣的是Cys342Ser和Cys342Arg替代被发现和Crouzon 表型有关。这显示了FGFR2基因的多效性。Pfeiffer 综合征同时显示出遗传异质性,不同的基因突变(FGFR2和FGFR1)及FGFR2不同位点突变都可导致Pfeiffer 综合征的表型。FGFR1细胞外区域脯氨酸和精氨酸的转换(Pro252Arg)可导致Pfeiffer 综合征。Nagase发现3个日本人Pfeiffer 综合征患者的Jackson-Weiss综合征基因分别有thr341jpro(ACG→CCG)、Cys342Ser(TGC→TCC)和Asp321Ala(GAC→GCC)Schaefer[22]等报道在1例严重的Pfeiffer 综合征患者发现和Crouzon 综合征突变同样密码子的FGFR2基因新突变,这个突变是FGFR2基因的外显子7个密码290的G变为T,导致此位点的半胱氨酸取代色氨酸,这是该密码子的第三个突变,似乎该密码子是Jackson-Weiss综合征基因的突变热点。在其他的已知病例中,此位点的突变可导致Crouzon 综合征。
, 百拇医药
     4 Apert综合征

    Apert综合征又称为尖头并指综合征Ⅰ型,是一种多颅缝早闭所致的综合征,并且是膜内骨形成紊乱导致颅缝闭合中最严重的一种。这种疾病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6:1000000,绝大多数是散发的,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pert综合征的畸形不仅发生在颅面部,而且涉及四肢。头颅畸形多为尖头和短头;中面部凹陷,额部很高,轻度突眼伴中度的框距增宽,可有腭裂和反颌畸形,并指出(趾)畸形;多数患者有智力发育延缓。

    Apert综合征的发生同样和10q25-q26的FGFR2基因突变有关。Meyers[4]认为Apert综合征的突变位于FGFR2的细胞外区域,该区域也是Crouzon、Jackson-Weiss、Pfeiffer 综合征的突变区域。1995年Wilkie[23]等发现在所研究的45例Apert综合征中,FGFR2的第二和第三细胞外免疫球蛋白区域的连接处发生临近氨基酸的错义替代(Ser252Trp和Pro253Arg)。而Crouzon 综合征先前证明是由于FGFR2的第三个Ig区域的等位基因突变所致。截止1997年所报道的160多例不相关的Apert综合征患者中,大多数是FGFR2的Pro253Arg(35%)和Ser252Trp(65%)的突变[24]。1198年Nagase[25]等在对一例日本人Apert综合征患者的遗传检查中,发现一个新的FGFR2突变S252W(TCG→TGG)。上述研究资料表明FGFR2突变是Apert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
, 百拇医药
    5 Jackson-Weiss综合征

    Jackson-Weiss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骨骼紊乱,具有颅缝早闭和足畸形的特点。这种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有完全外显率和宽的表现异质性。分子研究证明Jackson-Weiss综合征定位于10q23-q26[26],突变发生在FGFR2的IgⅢc区域的保守区[27]。在此区域,Crouzon 综合征的许多突变也发生于此。表明Jackson-Weiss综合征可与其他的颅缝早闭综合征共有共同的FGFR2基因的突变,Gorry[5]报道在1例Crouzon 综合征家族的FGFR2基因外显子3的新突变和先前报道的Jackson-Weiss综合征的突变相同。Tartaglia[20]报道了Jackson-Weiss综合征2个FGFR2基因的突变所导致的氨基酸替代和Pfeiffer综合征、Crouzon 综合征也相关。表明了Jackson-Weiss综合征表型“异质性”的遗传同质性。
, 百拇医药
    6 FGFR3相关的冠状缝早闭(Adelaide颅缝早闭)

    1996年Muenke和Bellus首先报道了这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这些患者具有Saethre-Chotzen、Crouzon或Pfeiffer综合征的轻型表现。此后Ades、Holloway和VonGernet相继对此病进行了描述。大约70%的患者有双侧冠状缝闭合,剩下的有单侧冠状缝闭合;额部发际低;由于面部不对称而常见斜视;约30%有听力丧失;60%有面中部凹陷;50%有睑裂下斜,常见睑下垂。大多数患者手足正常,25%有宽大的拇趾,50%有腕骨和跗骨融合。

    该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FGFR3基因发生突变(Pro250Arg)[28],位于IgⅢ和IgⅡ区域的连接区域。FGFR3基因和FGFR1、FGFR2基因同样表现出遗传异质性,FGFR3基因的突变不仅可导致软骨生成低下,这是肢体短小畸形的常见形式,和骨骼发育不全,而且导致各种颅缝早闭综合征。
, 百拇医药
    7 Saethre-Chotzen综合征

    Saethre-Chotzen综合征也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发病率约1/25000~1/50000。临床表现为短头畸形、面部不对称、额部发际低、眉异常、眼睑下垂、睑裂斜向下、眶距增宽、鼻纵隔偏曲、面中部凹陷、小耳、错颌、并指。

    该综合征是目前不多的和FGFR基因突变无关的颅缝早闭综合征,研究表明TWIST基因的突变是Saethre-Chotzen综合征发生的原因。TWIST表达在不分化的细胞,和肌肉、软骨的形成有关。在新生的小鼠的颅骨发现TWIST表达。但在人类身上对TWIST基因的分子遗传过程了解的非常少。Jabs[29]在对一组37例Saethre-Chotzen综合征患者的基因检测中,发现68%的患者有基因突变,46%的突变是TWIST基因的突变。现已知TWIST基因至少有31个不同的突变,突变种类包括错义、缺失、无义和重复。
, 百拇医药
    8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颅面外科医师的工作

    近年来原发性颅缝早闭的遗传学和细胞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使得我们开始能够认识颅缝早闭以及肢体发育畸形的发病机制,但是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互关系仍没有获得令人信服的解释,主要表现在:①相同的突变导致不同的表现型,例如同样的FGFR3基因突变,有的表现为颅缝早闭,有的则表现为软骨发育不全和软骨生成低下而导致短肢畸形,这就提示同一基因中的其他变异的可能性及其他基因产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甚至一些随机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可能产生作用。②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导致相同的表现型,提示这些基因发病机理未来研究重点是:①应用分子技术搞清基因缺损和如何导致颅缝早闭;②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制作,并在此基础上搞清突变的基因对颅面形成的影响,以及在疾病的早期通过疾病基因的修正面获得畸形纠正。

    在颅面外科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颅面畸形的外科矫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种手术方式已趋成熟并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是颅面外科医师花了很大精力,完成了1例畸形矫正手术,却不能保证患者的后代出现同样的畸形。故颅面外科医师应和遗传学家紧密合作,通过对颅面畸形的遗传机制的研究和基因治疗,达到颅面畸形患者的产前诊断和治疗。目前,已有学者在颅面畸形的基因的治疗方面迈开了第一步,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夫妻采用体外受精,对八细胞胚胎的极体和单个分裂环进行体外活检,确定特殊的合子是否含有突变基因,如果发现胚胎不携带突变,则移植到母体的子宫[30]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陈勇,男,1971年生,博士

    作者单位: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上海 200011

    参考文献

    [1] Liu YH 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5,92:6137-6141.

    [2] Muller U.Warman M.Hum Mol Genet,1993,2:119-124.

    [3] Cohen MM Jr et al.Clin Genet,1992,41:12-15.

    [4] Ma HW et al.Hum Genet,1995,96(6):731-735.
, http://www.100md.com
    [5] Meyers GA et al.Nat Genet,1995,11(4):462-464.

    [6] Gorry MC et al.Hum Genet,1995,4(8):137-190.

    [7] Steinberger D et al.Hum Genet,1995,96(1):113-115.

    [8] Iwamoto M et al.J Bio Chem,1991,266:461-467.

    [9] Givol D,Yayon A .FASEB J,1992,6:3362-3369.

    [10] Colvin JS et al.Nat Genet,1996,12:390-397.
, 百拇医药
    [11] Gorlin RJ .Cranio Maxillofacial Surg,1997,25:69--79.

    [12] Jabs EW et al.Nat Genet ,1994,8:275-279.

    [13] Rut Land P et al.Nat Genet,1995,9:173-176.

    [14] Meyers GA et al.Am J Hum Genet,1996,58:491-498.

    [15] Schwartz M et al.Prenat Diagn,1996,16:155-158.

    [16] Slaney SF.Am J Hum Genet,1996,58:923-932.
, 百拇医药
    [17] Bellus GA et al.Nat Genet,1996,14:174-176.

    [18] Robin NH et al.Hum Mol Genet,1994,3(12):2153-2158.

    [19] 麻宏伟,王阳,等。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15(2):81-84。

    [20] Oldridge M et al.Hum Mol Genet,1995,4(6):1077-1082.

    [21] Tartaglia M et al.Hum Genet,1997,101(1):47-50.

    [22] Schaefer F et al.Am J Med Genet,1998,75(3):252-255.
, 百拇医药
    [23] Wilkei AO et al. Nat Genet,199,9(2):165-167.

    [24] Oldridge M et al.Hum Mol Genet,1997,6(1):137-143.

    [25] Nagase T Nagase M.J Craniofac Surg,1998,9(2):162-170.

    [26] Li X et al.Genoics,1994,22:418-424.

    [27] Jabs EW et al.Nat Genet,1994,8(3):275-279.

    [28] Bellus GA et al.Nature Genet,1996,13:174-176.

    [29] Howard TD et al.Nat Genet,1997,15:36-41.

    [30] John B et al.Surgery,1996,97(3):666-67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