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09784
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皖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赵守松 高春明 田维铨

    单位:233004 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传染病科

    关键词:核酸杂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肝炎病毒;基因型;TT病毒

    实用医学杂志000909 摘 要 目的: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皖北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方法:用PCR法将患者血清标本中的TTV DNA扩增后,与两条特异性探针夹心杂交,通过酶联显色检测血清标本中的TTV DNA,进行分型并与套式PCR方法比较。结果:TTV在学生、血透患者、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3%,16.7%和13.5%,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14例非甲-非戊(NA-NE)肝炎的TTV阳性率为14.3%。本地区流行的TTV可分为两个主要的基因型,即Ⅰ型(66.7%)、Ⅱ型(25%),并存在混合感染(8.3%)。微板核酸杂交-ELISA与套式PCR方法的相符率为98.1%(205/209)。结论:本地区一般人群、血透和肝病患者中存在TTV感染,后两者为感染的高危人群,TTV的基因型以Ⅰ型为主。TTV不是本地NA-NE肝炎的主要病因。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具有灵敏性高、操作简单、易自动化的特点。
, 百拇医药
    我们分别采用套式PCR和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了安徽皖北地区不同人群血清中的DNA,并采用分型探针进行基因分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60名肝功正常,HBV,HCV阴性学生血清标本来自本院97级大学生,60例血透标本来自本院和阜阳地区二院血透室;89例肝病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2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14例NA-NE肝炎)的血清标本来自1998年12月~1999年12月本院及蚌埠铁路医院传染病科住院患者。

    1.2 试剂和仪器 PCR仪为上海复华公司产品,550型酶标仪为BIO-RAD公司产品,生物素、底物、Taq酶、dNTP及Fico11 400链亲和素-辣根过氧化氢酶分别购自华美公司和华粤公司。微板核酸杂交-ELISA试剂盒由第一军医大学生物诊断中心提供。

    1.3 杂交液主要配方 20×SSC(3 mol/L NaCl,0.3 mol/L柠檬酸三钠)、硫酸葡聚糖、PGE、去离子甲酰胺、SDS等;杂交洗液:1×SSC;封闭剂:0.5%Fico11 400,0.5%HS-DNA,0.5%PVP,0.5%BSA。
, 百拇医药
    1.4 方法

    1.4.1 引物及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按照Okamoto等[4]发表的基因序列,选取TTV 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引物;包被探针选择Ⅰ型和Ⅱ型同源性极高的序列nt2464-nt2520,显色探针Ⅰ和Ⅱ则选择一段异源性大于50%的序列,并在显色探针的5'端标上生物素,见表1。引物和探针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表1 引物及探针序列和基因位置

    序列5'~3'

    基因位置

    外引物1

    GGCAACATGTTATGGATAGACTGG

    1915~1938
, 百拇医药
    外引物2

    GGAGTGGTACACCTCGGTGTC

    2607~2587

    内引物1

    CTACCTCTATGGGCAGCAGCATAT

    1996~2019

    内引物2

    CAGTAGTTGTTGGTTGTTGTTGCA

    2551~2528

    包被探针

    GGAACTCACATTCCATACCTGGGACTTC
, 百拇医药
    2464~2520

    AGACGTGGCCTCTTTGGCCCGAAAGCTAT

    显色探针

    2125~2159

    Ⅰ型

    ACAGACCCCACAAAAGGCTTTGTTCCTTACTCTTT

    Ⅱ型

    AACAACAGCCTTAGGGGATACGTACCCTACAGCAT

    1.4.2 探针包被与封闭 在37℃下,用碳酸盐缓冲液(pH 9.6)在微板孔上包被14 h。用封闭剂封闭微板孔非特异性结合部位。
, 百拇医药
    1.4.3 基因扩增 取处理液50μl于0.5 ml离心管内,加待测血清50μl,100℃煮沸15 min,12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4μl加入含有外引物,dNTP,Taq酶等的反应液内,弹匀,上机,预变性94℃ 2 min。循环条件:94℃ 50 s,53℃ 50 s,72℃ 60 s,共循环35次,最后72℃延伸3 min。再取其扩增产物3μl加入含有内引物反应液内,弹匀,上机,预变性94℃ 2 min。循环条件:94℃ 50 s,55℃ 50 s,72℃ 60 s,共循环35次,最后72℃延伸3 min。取最后扩增产物变性:94℃ 10 min,冰浴10 min。

    1.5 微板夹心杂交与显色 取变性产物25μl,杂交液90μl,150 nmol显色探针Ⅰ或Ⅱ型于反应孔内(每份样品分别加入显色探针Ⅰ型和Ⅱ型各1孔),轻轻摇匀,52℃杂交90 min,甩净。于每孔中加入杂交洗液200μl,置室温3~5 min,甩净,再重复两次。然后在每孔中加入链亲和素-辣根过氧化氢酶100μl,37℃ 30 min,甩净,每孔加入洗液200μl,置室温5~10 min,再重复两次。每孔加入底物TMB 1滴,置室温10 min后,加入2M硫酸溶液2滴,终止反应,并在酶标450 nm处读数。阴性对照OD值范围为0.155~0.195,OD值达到0.350以上即可判断为阳性。
, 百拇医药
    1.6 套式PCR方法 见参考文献[3]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中TTV的检出率 60名大学生中2例(3.3%)阳性,60例血透患者中10例(16.7%)阳性,89例肝病患者中12例(13.5%)阳性,大学生组与肝病及血透组相比,χ21=4.34,χ22=5.93,均P<0.05。其中肝病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有6例(12.0%)阳性,25例肝硬化中4例(16.0%)阳性,14例不明原因肝炎中2例(14.3%)阳性。

    2.2 基因分型 本地区TTV可以分为两个基因型,不同人群中TTV基因型分布见表2,其中,66.7%(16/24)基因型为Ⅰ型,25%(6/24)的基因型为Ⅱ型,8.3%(2/24)的基因型为混合型。

    表2 不同人群中TTV基因型分布情况(例) 基因型
, 百拇医药
    学

    生

    血透

    患者

    慢性

    乙肝

    肝

    硬化

    NA-NE

    肝炎

    合计

    Ⅰ型

    2

    6
, 百拇医药
    3

    3

    2

    16

    Ⅱ型

    0

    3

    2

    1

    0

    6

    混合型

    0

    1
, 百拇医药
    1

    0

    0

    2

    2.3 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与套式PCR方法比较 209例血清标本中两法皆TTA阳性为20例;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TTV阳性为11.5%(24/209),套式PCR方法TTV阳性为13.9%(29/209),两种方法符合率为98.1%(205/209)。

    3 讨论

    核酸杂交技术特异性强、PCR技术灵敏度高、ELISA方法信号判断方便。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正是这三种技术的有机结合[5],它首先通过PCR将待测核酸扩增,然后与两条探针(捕捉探针和显色探针)同时杂交,最后通过酶联显色进行定性检测和分型,能有效地避免PCR扩增造成的假阳性。本组结果显示,微板核酸杂交-ELISA法和套式PCR法的符合率为98.1%,表明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进行TTV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
, 百拇医药
    我们采用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选择ORF1的保守序列作内外引物,Ⅰ型和Ⅱ型同源性高的序列作包被探针检测TTV DNA,在Ⅰ型和Ⅱ型核苷酸序列中,选择一段异源性大于50%的序列作Ⅰ型、Ⅱ型显色探针进行基因分型,该方法比酶切分型及基因测序分型更为简单方便。探针分型结果表明,本地区的TTV DNA可以分两个主要的基因型,以Ⅰ型为主(66.7%),其次为Ⅱ型(25%),并存在不同基因型的混合感染(8.3%)。Okamoto等[6]也证实,TTV的不同基因型混合感染是常见的。

    本组正常人群、血透患者及肝病患者TT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3.3%,13.5%和16.7%,表明在本省皖北地区的正常人群、血透患者及肝病患者中存在TTV的感染。血透患者、肝病患者的TTV感染率显著高于大学生组(P<0.05),提示TTV可能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与HBV有类似的传播途径并常重叠感染;血透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是TTV感染的高危人群。TTV在NA-NE肝炎患者中检出,说明TTV与HDV不同,可不依赖其它病毒而存在。NA-NE肝炎患者中TTV的检出率为14.3%(2/14),显著低于国内外的其它报道[3,4],说明TTV不是本地区不明原因肝炎的主要病因。
, http://www.100md.com
    本课题为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9 J 10147)

    参考文献

    1,Nishizawa T,Okamoto H,Konishi K,et al. A novel DNA virus(TTV)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transaminase levels in 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of unknown etiology.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7,241(1):92~97.

    2,Abe K,Inami T,Asano K,et al. TT virus infection is widespread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s. J Clin Microbiol,1999,37(8):2703~2705.
, http://www.100md.com
    3,周伯平,马为民,王火生,等. 深圳地区不同人群TTV感染情况的调查.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8,12(3):241~243.

    4,Okamoto H,Nishizawa T,Kato N,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DNA virus(TTV)associated with posttransfusion hepatitis of unknown etiology. Hepatology Research,1998,10(1):1~16.

    5,王 虹,王省良,万成松,等. 微板核酸杂交-ELISA方法对肝炎病人血清中HBV DNA的定量检测与分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9,19(4):354~356.

    6,Okamoto H,Takahashi M,Nishizawa T,et al. Marked genomic heterogeneity and frequent mixed infection of TT virus demonstrated by PCR with primers from coding and noncoding regions. Virology. 1999,259(2):428~436.

    (修回日期:2000-05-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