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27970
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43例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李军 诸宝康 密志达 叶琦 董勇

    单位:(杭州市中医院 杭州 310006)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大黄;常规疗法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907摘要 目的:观察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中西医结合强化综合治疗的治疗价值。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B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部分清除,置管尿激酶溶血引流术,术后采用生大黄、尼莫通等药物及中医辨证施治强化综合治疗3个月,同类疾病患者(A组)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全部存活,A组死亡率为37.9%。结论:中西医强化综合治疗,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

    我们从1995年4月~1999年6月选择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43例行中西医结合强化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A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53~69岁,平均年龄64岁。发病至手术时间8小时~3天,平均13小时,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36~76ml,平均50ml。29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其中破入侧脑室5例,进入第3、4脑室1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GCS评分5~12分。术前1侧瞳孔增大固定4例,“糖尿病Ⅱ型”2例,“慢支”病史4例,“冠心病”史3例,“高血压病”29例。B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2岁。发病至手术时间7小时~5天,平均14小时。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38~72ml,平均52ml。43例均为基底节区出血,其中破入侧脑室9例,进入第3、4脑室4例,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GCS评分5~11分,术前1侧瞳孔增大固定7例,两侧瞳孔增大固定1例,“糖尿病Ⅱ型”6例,“肺结核”曾行“左上肺叶切除术”1例,有“冠心病”史5例,有“慢支”病史7例,有明确“高血压”病史43例。A、B两组疾病资料基本相似,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A组:头颅CT扫描定位,常规行骨成型瓣开颅,经侧裂入路清除血肿,创面严密止血,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创面至水色清澈,血肿腔置引流管一条,术后48小时内拔管。术后在普通病房常规给予抗炎、止血、降颅压、护脑、对症处理、代谢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等措施治疗。B组:头颅CT扫描定位,于血肿体表投影最近处取头皮直切口长约5cm,开骨窗约3×4cm2,切开硬脑膜,避开皮质血管区,电凝、切开脑皮质层,脑压板小心分开脑组织直达血肿腔,血肿腔内缓慢低负压吸除部分易吸出的血性液体及破碎血块,清除血肿量以大于原出血量的1/2为宜,以生理盐水轻轻冲洗至水色呈淡血性,创面止血,查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情况后,血肿腔内置直径约0.2~0.3cm的软质硅胶管(近端带侧孔),术中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生理盐水(1万u/5ml),夹管4~6小时后畅开引流管。此后每日重复1次注入尿激酶溶血并引流,至脑内残留血肿量<10ml,予以拔管,一般需2~3天。对血肿破入脑室者及出血进入中央导水管以上脑室者,作该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必要时加用尿激酶/生理盐水(1万u/5ml)冲洗穿刺引流管。出血进入中央导水管以下脑室者采取腰穿每日1次释放适量脑脊液治疗,直至脑脊液转清(脑室内积血消失)为止,一般需5~7天。术后在重症监护病房监护下强化综合治疗,在常规给予抗炎、止血、降颅压、护脑、对症处理、代谢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等措施治疗同时再给予①尼莫通针3~8ml/h,静脉微泵维持7天,其滴速据患者血压值作相应调整。②术后24小时后口服(或经胃管鼻饲)生大黄粉,每4小时1次,每次3g,有便后,减少口服生大黄粉次数,每12小时1次,每次3g,大便次数控制在每日1~3次为宜。7天后改用中药煎剂,1日1剂水煎后分2次口服。
, http://www.100md.com
    3 治疗结果

    3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B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组,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例

    n

    生活基本自理

    半自理及卧床者

    植物性生存

    死亡

    疗效满意数

    疗效满意率/%

    A组
, 百拇医药
    29

    7

    11

    0

    11

    18

    62

    B组

    43

    13

    25

    5

    0

    38
, http://www.100md.com
    88

    两组疗效满意率对比P<0.01

    4 讨 论

    高血压性脑溢血归属于中医“中风病”范围。究其病因病机主要由年老体衰、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五志过极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内生痰、热、瘀,挟肝风上扰,气血逆乱于脑,络破血溢而成。证属本虚标实,急性期常以标实为主,故我们选用生大黄口服7天,取其清热泻火,导瘀止血,消食通腑,脱水利尿除湿之功,使痰湿无法滋生,从而达到治疗之目的。恢复期则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顾,故7天之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则处方,口服中药煎剂进行调理。

    生大黄的早期运用有利于控制多脏器并发症,与尼莫通针剂联合运用可防治术后脑再出血及缺血性改变,从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现代医药研究认为[1~3]:大黄有效强的广谱抗菌抑菌、抗真菌之功能,能显著地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可促进人体产生干扰素,有免疫调节作用。大黄内含有较多鞣质及钙离子,有局部止血,促进溃疡愈合,保护胃粘膜的作用[1]。我们采用生大黄口服,对口腔、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的感染及消化道出血起到了积极防治作用。脑溢血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对防治多脏器功能损害有着较为积极意义,尤其是胃肠营养支持。由于大黄有促进肠蠕动的功能,解决了胃肠内容物滞留及反流问题,使早期行胃肠营养较为顺当。同时大黄有降低高血脂、降血氨、降尿素氮、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粘稠度及血循环,起到对各脏器正常代谢的保护作用[1、2、4]。术后脑动脉痉挛是引起脑再出血、脑微血管循环障碍,继发脑组织缺血性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尼莫通针对脑内小动脉有直接的解痉作用,而生大黄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液的高粘度作用,能改善血栓素与前列腺素的比值,达到扩容、改善微循环的目的[1、2]。故两药联合运用对防止脑再出血及脑缺血性改变的发生,改善脑微血管循环及代谢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及伤残率。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焦东海,沈学明,景柄文.焦东海论文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01

    2,西冈五夫.大黄的生物活性及其有效成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6,(3):27

    3,刘春堂,焦东海.焦东海论文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232

    4,钱尚流,焦东海,杜上签.大黄冲剂治疗高脂血症35例.上海中医杂志,1991,(6):31

    收稿日期:1999-12-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