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9期
编号:10227984
慢性肺心病20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9期
     作者:杨邦好

    单位:杨邦好(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 苍南 32580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912 收集我院资料完整的肺心病住院患者206例,现就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206例中男150例,女56例,男女之比约3∶1,年龄78~35岁,平均65岁。慢性支气管炎平均病史16.6年。心肺功能不全史平均5.6年。其中心功能不全186例,肺功能不全201例,肺性脑病85例,死亡19例,有吸烟史185例,发热54例,舌质表现为紫绛、暗紫、舌下瘀筋增粗181例,舌下静脉曲张呈囊状154例。白细胞增高89例,减少22例,中性粒细胞增高135例,血红蛋白增高132例,降低22例,尿常规异常103例,肝功能异常54例。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143例,肺型P波198例,电轴右偏85例,顺钟向转位52例,PtfV1阳性164例。放射线检查右心室扩大82例,右肺下动脉增宽56例,肺动脉突出98例,右室流出道和右室内径增大181例,右肺动脉内径增大189例,肺动脉高压203例。诊断参考1977年全国第二届肺心病会议标准。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本组病例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吸烟在慢性肺心病发生发展中仍占重要的位置。发热病例占全组病例20%,这与肺心病患者绝大多数为老年人,长期消耗,机体抵抗力差,对感染的反应较差有关。因此临床上不能只根据体温来判断有无感染存在。

    肺心病上述舌质改变是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结果,且舌质表现与血红蛋白浓度呈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右心衰纠正后,舌腹面静脉曲张消失或减轻。据此,舌质改变和舌下静脉曲张可作为诊断肺心病、心衰的重要指标,也可作为病情观察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肺心病患者由于肺功能高压,右心室肥大可出现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和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但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常由于肺气肿,罗音和心衰等的影响,心音低弱而不明显。当右心衰竭控制后,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可以减弱或消失,因此,肺心病的心脏杂音易变和多变,尤其需注意动态观察。肺心病并发感染时,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尤其在两肺底。当急性发作病情加剧时,两肺罗音突然消失,但并不一定表示病情好转,而可能是因广泛细支气管炎而引起呼吸浅表,远端细小支气管分泌物阻塞,或支气管高度痉挛,这些均提示病情恶化。在急性肺心功能衰竭时,可有哮鸣音和广泛的湿罗音,需与并发感染相鉴别,如患者中性粒细胞增高,有助于判断有无感染及其程度。
, 百拇医药
    心电图在肺心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组病例肺型P波的发生率较高,达91.7%,电轴右偏占39.3%,Ptfv1阳性患者达76%,且都发生于心衰患者。有人认为,Ptfv1阳性可反映肺心病患者的全心功能不全,是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项目,同时也是观察病情好转与否的重要指标。胸部X线检查发现右心室扩大,右肺下动脉增宽,肺动脉段突出占有不少的比例,故仍是肺心病诊断的常规检查手段。

    目前超声检查技术在肺心病的诊断中越来越重要。通过测量右室流出道、右室内径和右肺动脉内径,可推算出肺动脉的压力,了解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情况,有助于肺心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观察和预后判断。

    收稿日期:2000-02-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