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2000年第10期
编号:10209700
电针治疗顽固性呃逆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2000年第10期
     作者:马辉福 张晓东 申向英 李小怡 陈泽寰

    单位:马辉福(839009 新疆哈密吐哈油田职工医院);张晓东 申向英 李小怡 陈泽寰(710000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001040 近年我们对32例经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穴位电针治疗,疗效显著且作用持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年龄27~70岁,平均58岁,男26例,女6例。其中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18例,重型颅脑损伤7例,幕上肿瘤术后4例,幕下病变3例。呃逆发生在颅脑损伤或颅脑手术后2~7 d内,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其中12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21例发病期间意识仍有障碍,GCS计分为6~12分。本组患者呃逆频繁,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饮食和睡眠,经保暖,肌注鲁米那钠,山莨菪碱或阿托品肌注或内关穴封闭,口服或肌注氯丙嗪等多种治疗措施,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

    1.2 治疗方法 取穴: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和檀中穴,必要时加人中穴。材料设备:0.4 mm×75 mm毫针,电针治疗仪。操作步骤:取穴,皮肤消毒,针刺穴位,得气后接通电极通电30 min。疏波,频率4~4.5 Hz,电流强度自小到大调节,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2次,总疗程1周。电针治疗是在严格的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1.3 治疗效果 本组病例因其它治疗措施无效而采用多穴位电针治疗,疗效满意。24例(75%)患者在接受首次治疗时,呃逆就有明显好转,28例(87.5%)在3 d内(共6次治疗)得到有效控制,32例患者1周后症状完全消失。其中2例(6.25%)在停止治疗后第2天再次出现间断呃逆,考虑与原发病未解除有关,故在加强原发病治疗的同时,继续电针治疗一个疗程。有1例次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心慌、烦躁、头晕、全身无力、出汗、脉细弱等反应,考虑“晕针”,停止通电后好转。

    2 讨论

    呃逆,也叫膈肌痉挛,见于脑干、丘脑下部或颅后窝受损患者,头部损伤晚期患者亦常发生。可能与病变或手术后脑组织水肿累及脑干或视丘下部,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有关;或因脑干、丘脑下部受损,引起中枢性神经紊乱、膈神经或膈肌激惹所致。呃逆主要影响患者的呼吸、饮食和睡眠,而顽固性呃逆更是如此。

    本组病例表明,频繁顽固性呃逆,通过保暖、胃肠减压、镇静、山莨菪碱或阿托品肌注或内关穴封闭,以及口服或肌注氯丙嗪等常规综合处理很难奏效;而冬眠治疗常使患者处于昏睡状态,既不利于病情观察,也影响营养支持和护理措施的实施;膈神经封闭虽疗效满意[1],但穿刺技术难度大,且作用效果不持久,反复操作有一定危险性,因此临床上很少广泛采用。本组顽固性呃逆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通过多穴位电针治疗,通经活络,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紊乱,首次有效率75%,3 d有效率87.5%,1周内全部病例治愈,并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安全,配合其它穴位可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昌厚,何百祥,刘守勋. 膈神经封闭治疗顽固性呃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6):367.

    (收稿日期:2000-05-2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