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20049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全脾切除术
http://www.100md.com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0年第11期
     作者:杨镇 裘法祖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武汉,430030

    关键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001128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208(2000)11-0697-03

    门静脉高压症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首先要作全脾切除术,这是保证整套手术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步骤之一。

    1 手术适应证和术前准备

    (1)术前积极进行内科治疗,使肝功能分级标准达到Child A或B级。Child C级病人,特别是合并黄疸、腹水、肝性脑病和凝血机制障碍者应禁忌手术。
, http://www.100md.com
    (2)原则上不作预防性手术,但合并重度脾大、脾功能亢进和具有引起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高危因素时,可行预防性手术,以预防首次急性大出血和纠正脾功能亢进。

    (3)最好不做急诊手术,但病人出血量大,经严格的保守治疗仍不能控制出血,应果断行急诊脾切除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免反复大出血,导致肝功能衰竭而失去手术抢救的机会。

    (4)术前应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使血红蛋白>100g/L,血浆白蛋白>30g/L。血小板计数低于5×109/L时,需要输注新鲜血小板,术前作全套凝血机制检查,纠正凝血机制紊乱后再行手术。

    (5)术前作肝、脾的影像学检查,并了解门静脉和脾静脉有无血栓形成。

    (6)注意检查脾脏上、下界的位置及活动度,体外不能用手推动的脾脏多提示脾周围有严重粘连。
, 百拇医药
    2 麻醉

    气管内麻醉为主。气管插管时必须十分小心,勿损伤口腔和上呼吸道粘膜。硬膜外麻醉时应避免形成血肿,而压迫脊髓和神经。留置胃管使胃呈空虚状态。

    3 体位及切口选择

    仰卧位,左腰背部垫高。若改用胸腹联合切口,取右半侧卧40°。左肋缘下斜切口最常用,巨脾者可用左上腹“L”形切口。

    4 手术步骤

    4.1 探查

    先探查肝、胆、胰腺、胃十二指肠及内脏静脉曲张情况,然后了解脾脏与邻近器官的关系,有无粘连,粘连的性质和部位,脾脏的活动度等。

    4.2 处理脾脏周围韧带
, http://www.100md.com
    4.2.1 先在腹腔内处理部分脾胃韧带 在脾胃韧带无血管区戳一小孔,经该小孔向脾上极结扎胃短血管。其最上1~2支胃短血管往往很短,且位置较高,可暂不切断,待脾脏挽出切口处再处理。即用食指插入脾上极与胃壁之间,将该处的脾胃韧带挑起并撑开,显露并切断、结扎最上2支胃短血管,注意勿损伤胃壁(图1)。

    图1 处理最上1~2支胃短血管

    4.2.2 分离脾结肠韧带 门静脉高压症时此韧带可增厚,并与大网膜粘连成团,应沿脾下极逐一分离,其中有供应脾下极的胃网膜左动脉。注意勿损伤结肠壁和结肠系膜的血管(图2)。

    图2

    4.2.3 分离脾肾韧带 左手将脾缘和脾面压向右侧,小心剪开该区的腹膜反折,用纱布轻轻分离脾肾韧带和脾背面与后腹膜之间的粘连。若脾脏与侧腹壁和后腹膜有实质性紧密粘连,并形成广泛的侧支循环,则脾脏被固定在腹腔内,强行搬脾可导致大出血。腹膜后静脉往往呈丛状扩大且结合成团,一旦破裂可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切勿在血泊中用血管钳盲目钳夹止血,以免扩大裂口,甚至损伤脾静脉。可暂时用干纱布填塞,待切除脾脏后,吸净积血,逐一松开填塞纱布,在直视下用细针线缝扎出血点,或连续缝合缺损的后腹膜,以控制出血。
, 百拇医药
    4.2.4 分离脾膈韧带 若脾上极与膈面、肝左外侧叶、后腹膜及胃底广泛粘连,则很难显露脾膈韧带。可将脾脏向内、向下牵拉,以便在直视下切断结扎。

    4.3 托出脾脏

    脾周韧带被充分离断后,将脾脏略作顺时钟旋转,先将下极托出,运用手掌、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均匀、缓慢地将脾脏挽出,脾上极托至肋缘时,助手可下压肋缘,将脾上极挤压出切口。脾窝内填塞大纱布垫。

    若脾周围有广泛粘连,分离脾周韧带和托出脾脏时可引起大出血。对于呈膜状或束状的纤维性粘连,可用手指大片剥离。若为血管性粘连,应在直视下逐一分离后结扎、切断。若粘连紧密、甚至已纤维化、钙化,而形成胼底式粘连,可行脾被膜下脾剥离术,或改胸腹联合切口,以及作逆行性脾切除术。

    4.4 处理脾蒂

    4.4.1 预先结扎脾动脉 对于广泛粘连的脾脏,预先结扎脾动脉主干,可立即使脾脏体积缩小,有利于分离粘连和切除脾脏,减少出血。另外,脾动脉结扎后,脾静脉血回流,相当于自体输血。在胰腺近胰尾的上缘扪及脾动脉的搏动,与脾动脉平行处切开覆盖其上的后腹膜,用血管钳或神经剥离子紧贴血管壁将外膜轻轻推开。然后,用直角钳从脾动脉下缘紧贴血管壁小心地从下向上进行钝性分离,绕经动脉后侧边撑开边分离,直至脾动脉上缘。因脾静脉多位于脾动脉的后下方,从上向下分离有可能误伤脾静脉,造成大出血,故应从下向上分离脾动脉,一般需游离约1cm长的脾动脉。用粗丝线结扎二次,其近端结扎不宜太紧(图3)。
, http://www.100md.com
    图3 结扎脾动脉

    4.4.2 大块集束结扎法处理脾蒂 某些肝炎后肝硬化并脾大病人,特别是晚期血吸虫病巨脾病人,脾门及胰体尾部上缘有许多淋巴结聚集,胰尾增粗并伸入脾门内,很难显露脾动、静脉。或胰腺的炎症、水肿,使脾门与后腹膜粘连成板状,很难从胰腺的腹侧入路找到脾血管,若强行分离常引起血管破裂大出血。此时,可采取大块集束结扎来处理脾蒂,即托出脾脏游离脾蒂后,用三把长弯血钳夹住脾蒂,在靠脾脏的两把血管钳间切断脾蒂。脾蒂近端用粗线结扎后,加贯穿缝扎。该方法有可能损伤胰尾,故应以手指轻轻地从脾门处分离开胰尾,尽量减少对胰尾的损伤(图4)。

    图4 三把钳法处理脾蒂

    4.4.3 逆行法处理脾蒂 当脾门与后腹膜严重粘连时,可从胰尾背侧处理脾蒂,即在脾肾韧带的壁层腹膜自下而上地剪开后腹膜(图5),分离腹膜外的疏松结缔组织后将脾脏向前向内翻起,显露胰尾的背面及脾血管,将脾动脉、脾静脉分别结扎后再分离胰尾(图6)。
, http://www.100md.com
    图5 切开脾肾韧带

    图6 逆行法处理脾蒂

    4.4.4 以上、下两组分别结扎脾叶的次级脾蒂 剪开脾门处胰尾的浆膜,以手指剥离胰尾,显露脾上极和下极血管之间的空隙,以直角钳从脾蒂后面穿过此间隙薄膜状的浆膜,切断、结扎脾下极和上极血管。这种方法可减少对胰尾的损伤。但在分离脾上、下极时,可能损伤其间的分支血管,造成术中出血。

    脾切除后应检查脾窝,胰腺上缘,后腹膜和胃底等易发生出血和渗血的区域,应逐一缝扎出血点和褥式缝合损伤的创面。膈下置橡皮管引流,关腹前将大网膜置于脾窝,复盖后腹膜和肾包膜。

    5 术中意外情况的处理

    5.1 术中大出血
, 百拇医药
    主要发生于以下情况:(1)强行快速分离脾脏与邻近脏器的血管性粘连,可引起大出血。应按照先易后难,由浅至深的步骤逐一处理血管性粘连,或经脾被膜下分离脾脏与膈肌、侧腹壁及后腹膜形成的粘连,以及改用胸腹联合切口和逆行法切除脾脏。(2)分离结扎脾动脉时损伤脾静脉。若脾动、静脉粘连时,不必勉强作脾动脉结扎,特别是勿预先结扎脾动脉。(3)挽出脾脏时,脾上极的胃短动、静脉撕裂出血,或结扎线滑脱出血。脾胃韧带的上部分最好待脾脏挽出切口后,在直视下缝扎胃短血管的断端,并将出血部位的胃前后壁的浆膜层作褥式缝合。(4)撕裂脾蒂或脾蒂结扎线滑脱出血。故应仔细操作,动作轻柔。一旦发生出血,即应快速用手握住脾蒂,直视下缝扎出血部位,并用双7号丝线结脾动静脉,为控制出血,可将少许胰尾组织一并钳夹。(5)搬动脾脏时撕裂后腹膜曲张的静脉丛,将造成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可用干纱布暂时填塞创面,切除脾脏后,缓慢松开纱布,吸去积血,用细针线逐一缝扎出血点,并褥式缝合后腹膜,对破裂的血管具有一定压迫作用。

    5.2 周围脏器损伤
, 百拇医药
    脾上极紧贴胃壁,放置血管钳处理最上1~2支胃短血管时可能损伤胃壁,术后可发生胃漏。分离脾膈韧带粘连时,可能撕裂膈肌,而致膈下积血和左胸腔血性胸水。脾下极有时与横结肠贴靠,处理脾结肠韧带时可能误伤横结肠及其系膜血管。若胰尾伸入脾门, 并形成粘连, 大块组织结扎脾蒂可能损伤胰尾, 而引起出血、 胰漏和局限性积液、 积脓。

    5.3 搬动脾脏时刺激膈肌和心脏,引起心律紊乱

    6 术后并发症

    6.1 诱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脾周广泛的侧支循环已起到门体分流的降压作用,切除脾脏则必将离断广泛的血管性粘连及门体静脉间的侧支循环,使门静脉压力升高,可诱发出血,故脾切除后应继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多能控制出血。

    6.2 腹腔内出血
, 百拇医药
    多发生于手术后当天和48h内,最常见的原因是膈面或后腹膜区渗血,或脾蒂结扎不牢、脾周韧带结扎线脱落。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指征,若短时间内自膈下引流管流出大量血液,应迅速剖腹探查止血。

    6.3 左侧胸腔积液,胸膜炎或脓胸

    应在B超引导下积极穿刺抽液。

    6.4 脾静脉血栓和血小板增多症

    可合并血栓性静脉炎,是术后长期发热的一个重要原因。若蔓延到门静脉主干,可伴发大段肠坏死。术后血小板超过60×109/L即应抗凝治疗。

    6.5 脾切除术后发热

    可持续2~4周或更久,多由于脾床及创面渗血、血肿,脾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胸腔积液和胰尾损伤所致,儿童可能发生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OPSI)。(2000-08-08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