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37553
用双腔uldall导管作血透通路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11期
     作者:劳伟强 谭晓军

    单位: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 5293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001167 终末期肾病患者在血透的初始阶段,血液通路为一重要问题。我科1997年~1999年对33例尿毒症患者采用双腔uldall导管为血透通路,观察其透析效果,并与同期行普通动静脉穿刺为血透通路的62例患者作对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95例尿毒症患者均为我科住院或门诊病例,男55例,女40例;年龄17~73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47例,高血压肾病24例,糖尿病肾病6例,多囊肾4例,梗阻性肾病9例,其他5例。血透前血生化情况:BUN 21~54 (32.67±5.18)mmol/L,Scr 556~2 183 (1 126±248) μmol/L,Hb 40~102 (67.06±15.4)g/L。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取美国Quinton多孔双腔导管,采用uldall技术(亦称seldinger术)进行锁骨下静脉插管,插管成功后注入肝素盐水2~3 ml,即可马上联接进行透析,结束时用含肝素1 500 U的盐水3 ml封管。动静脉直接穿刺法血透按常规方法进行。每周2~3次,每次4~5 h。

    1.3 观察项目 ①血流量情况;②导管留置的单次时间;③置管后相关并发症情况;④评定透析是否充分:根据公式KT/V=ln[1-(0.49×2.03 ΔC)/(1-Co)]。分别计算两组的KT/V值,以KT/V≥1.0为达到充分透析的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发生率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透析时血流量少于150 ml/min的发生率 普通直接动静脉穿刺组发生率为18.3%,明显高于uldall导管组的6.7%(P<0.05)。
, 百拇医药
    2.2 uldall导管留置单次时间 38~154 d,平均116 d,其中2例经2次换管维持透析时间分别达14及18个月。

    2.3 置管后相关并发症 局部渗血、血肿5例(15%),导管异位2例(6%),导管内血栓形成11例(33%),感染3例(9%)。无出现气胸、心房破裂、静脉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4 两组透析的充分性 KT/V值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KT/V值比较例 组别

    KT/V≥1.0

    KT/V<1.0

    合计

    导管组

    27
, http://www.100md.com
    6

    33

    动静脉

    穿刺组

    35

    27

    62

    经χ2检验P<0.01

    3 讨论

    应用双腔uldall导管为临时血透通路大大减轻了患者因反复直接动静脉穿刺而带来肉体、精神上的莫大痛苦,更重要的是导管进入中心静脉,保证了血流的充足性,血流量是否足够是决定透析效能的重要因素,本文两组KT/V值的比较证实了这种关系。
, 百拇医药
    本组进行插管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渗血、血肿的发生与小血管损伤及同时伴有尿毒症凝血机制障碍有关,经局部加压,输血后可停止。2例患者置管后出现耳后疼痛,X线证实导管进入颈内静脉,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后症状缓解。部分患者(33%)导管内血栓形成,考虑与封管时肝素量不足有关。置管后伤口要注意换药消毒,保持清洁,可给予抗生素,发生感染时要加强抗炎,必要时拔管。

    uldall插管还具有以下的优点:①能在床边操作,术时短,术后即可使用,提供迅速、方便的临时血透通路;②患者活动不受限制,不影响其日常生活;③导管的改良,使留置单次时间增加,本组平均留置单次时间为116 d,明显长于文献报道的平均84 d[1];④导管拔除简单,只留下很小瘢痕;⑤适应证广。唯一禁忌证为伴呼吸困难的重症患者,凝血障碍或严重血小板减少只是相对禁忌证。

    综上所述,应用uldall导管为血透通路具有透析充分、并发症少、可长时间留置等优点,且能保护血管,保证了以后动静脉内瘘的建立,是解决血透初始阶段血液通路问题的较好方法。uldall插管技术难度相对较大,亦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应由有经验的熟练术者操作。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主编.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60

    (收稿日期:2000-03-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