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0210797
小儿下腔型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12期
     作者:曹辛 李劲松 吴骏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儿童医院外科 650034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001225 1995~1999年,我们采用手术治疗小儿下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26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14例;年龄10月~13岁,平均4.9岁。临床表现:活动差1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22例。体检:心前区隆起6例,胸骨左缘2、3肋间2~3/Ⅵ级收缩期杂音,P2亢进,固定分裂23例。胸部X线平片示CTR 0.50~0.68,肺血流增加,肺动脉段突出,右心房室增大。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91~+168°,Ⅰ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1例,右心房肥大7例,右心室肥大17例。超声心动图房间隔缺损长径1.5~4.6 cm,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15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右上下肺静脉回流入右心房4例,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入冠状静脉窦3例。
, 百拇医药
    1.2 治疗与结果 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5例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手术。缺损大小为1.5 cm×1.7 cm~3.0 cm×4.5 cm。直接缝合缺损12例,补片修补14例。因三尖瓣关闭不全而行De Vega成型7例。未发生手术死亡。术后当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心律失常10例,为心动过缓、房早、结早、室早,发生率为38.0%。超声心动图复查无残余分流,下腔静脉入右房通畅,无三尖瓣关闭不全,右室及肺动脉内径较术前缩小。出院后20例随访8个月~6年7个月,平均3年8个月,无死亡。患者症状消失,活动量明显增加。

    2 讨论

    继发孔型房缺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下腔型房缺占继发孔型房缺的10%~20%[1],该缺损位于房间隔下支的后下部,大部分缺损有前缘、后缘和上缘,无下缘,与下腔静脉相延续,下腔静脉开口在左右心房下方。血流入左右心房内,可有少量右向左分流。可伴发右下肺静脉异常连接到下腔静脉或右房。这种病例下腔静脉瓣较大[1],瓣的下端和缺损边缘相连。术中要注意这些解剖特点,以免造成误伤。术中如果发现缺损直径<2.0 cm,无肺静脉异位引流,可直接缝合。在下腔静脉上方1.0 cm处,由缺损前缘进针缝到左房后壁,再缝到缺损的后缘,收紧缝线结扎,就形成房间隔下缘。要注意认清下腔静脉瓣,以免误作缺损边缘而误缝,导致将下腔静脉隔入左房的后果。缺损直径>2.0 cm或伴有肺静脉异位回流,用补片修补。可在下腔静脉开口上方1.0 cm处的左房后壁上缝2~3个带垫片的褥式缝线,穿过补片下缘,结扎后将其余边缘用4-0 Prolene线作连续缝合。避免下腔静脉背侧形成皱褶,而构成下腔静脉-左房隧道[1]。有肺静脉异位引流入右房时,要将补片缝在肺静脉开口的右前方,将肺静脉隔入左房,防止补片阻碍肺静脉回流,补片要够大,修补完后补片略松弛,使左房有足够的容积,减少房间隔张力。如果三尖瓣环明显扩大,应同时行De Vega成形术,以减少术后三尖瓣返流。术中要注意保护好窦房结和房室结区域,减少牵拉等刺激,可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参考文献

    1,Baue AE,Geha AS,Hammd GL,et al.Glenn's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5th ed.Conneeticute:Appleton & Lange,1991.995

    2000-06-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