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2000年第12期
编号:10237606
210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腹部B超检查结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2000年第12期
     作者:曹晓慈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安定医院 北京100088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001210 精神病患者长期代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我们对2 100精神病患者行腹部B超检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 100例均系我院1998年10月~1999年9月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男1 121例,女979例;年龄14~86岁,平均40.6岁。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 200例(57.1%),情感性精神病391例(18.6%),均分别先后服用氟哌啶醇、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碳酸锂等抗精神病类药物。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产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受检者禁食8小时以上。取平卧位,左右侧卧位。诊断标准按周永昌等[1]主编的超声医学

    2 结果

    2 100例患者经腹部B超检查,结果发现单纯脂肪肝353例,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39例。单纯胆囊结石(多发、单发)77例,脾大35例,肝、肾囊肿40例,胆囊炎27例,胆囊息肉16例,肾结石16例,肝血管瘤8例,肝内钙化6例。其它(淤血肝,肾积水,肝硬变,内脏转位等)共14例,阳性病症746例,占受检总人数的35.5%;脂肪肝的发生率占18.7%,占阳性率的52.5%。脂肪肝为首要病。

    3 讨论

    据B超检查结果,本组患者的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据文献报道[2]正常人群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28%。本组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长期服用氯丙嗪、奋乃静等药物,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肝损害率高[3],影响肝脏的功能,干扰肝脏对脂类的代谢和转运,造成肝内脂肪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肝内脂肪超出了正常含量的5%,或1/3的肝小叶被脂肪沉积。脂肪肝的高发还与抗精神病药物对机体内分泌代谢的影响有关[3]。该类药物可作用于下丘脑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并可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及脂类代谢过程,造成患者食欲亢进、能量摄取过多及脏器内脂肪形成增多。再者,抗精神病药物还可使患者过度镇静,减少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运动减少,机体消耗降低,亦可导致体内脂肪大量畜积,促使脂肪肝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93

    2,杜进和,贾申田.天津地区脂肪肝患病状况分析.中国疗养医学,1998,7(2):43-44

    3,张继志,吉中孚,主编.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副作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13

    [收稿:2000-03-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