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内科学 >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编号:10204128
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体外循环杂志 2000年第1期第2卷
     闵苏;房秀生;李国秧

    关键词: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体外循环

    摘要:

    目的

    目的:旨在了解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术对心脏瓣膜病和先心病患者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的变化

    方法:于CPB前、CPB后、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168小时,采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仪(CDF-III型)观察心脏瓣膜病(n=10)与先心病(n=10)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曲线和参数以及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

    结果: (1)CPB后:最大凝固时间(MCT)、完全纤溶时间(WFT)瓣膜组延长更明显(p〈0.05〉;平衡时间(BLT)两组均显著长于CPB前 。(2)术后24小时两组最大凝固程度(MCE)及FIB均显著升高,持续至术后168小时;PLT维持较低水平;其余参数均恢复至CPB前。(3)凝血-纤溶系统动态曲线变化:CPB后两组曲线变得低平而尾长,术后24小时平衡时间基本恢复,但曲线峰值仍高。
, 百拇医药
    结论:CPB至术后48小时心脏瓣膜病与先心病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变化较大,尤其在CPB后呈低水平平衡状态;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这种变化比先心病患者明显;术后24~168小时两组患者的这一 系统均呈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术对人体凝血-纤溶系统影响很大。而心脏瓣膜置换术先心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两类患者体外循环围术期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尚待研究。本研究旨在应用凝血

    材料与方法

    两组中Ⅰ组为1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Ⅱ组为10例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

    常规建立CPB,采用Sarns 8000型人工心肺机,西京90型鼓泡式氧合器,中度血液稀释,中度低温。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比例为1.5:1。术后24小时常规静脉注射止血芳酸。
, 百拇医药
    分别于CPB前、CPB后、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168小时采静脉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用凝血–纤溶动态图仪(CFD-Ⅲ型)检测两组患者的凝血纤溶动态平衡线和参数凝固启动时间(CST)、最大凝固时间(MCT)、完全纤溶时间(WFT)、平衡时间(BLT)、最大凝固程度(MCE),同时检测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及术后24小时胸引量。因CPB血液稀释对检测数据的影响,测定值按公式校正(校正值=CPB前Hct×指标实测值/采样时Hct)

    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软件微机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Sˉx)表示,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选择性差异。

    结果

    1.心脏瓣膜病与先心病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体重、CPB时间、术后24小时胸引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PB时间Ⅰ组比Ⅱ组有延长趋势(P>0.05)。
, 百拇医药
    围术期两组凝血纤溶动态平衡图及参数变化见图1、图2及表1。表1有显示参数 CST:组内、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CE于手术后24~168小时显著高于CPB前、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FT:CPB后Ⅰ组显著长于CPB前(P〈0.05〉,两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WFT:CPB后Ⅰ组显著长于CPB前(P<0.05),同时与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LT:CPB后两组均显著长于CPB前,术后24小时恢复正常(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围术期两组FIB、PLT变化见表2:术后48~168小时两组显著增高(P<0.05),术后48~168小时两组PLT 显著低于CPB前(P<0.05)。组间比较两种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讨论

    机体的凝血-纤溶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相互调节,平衡稳定。但在CPB心脏直视术时,这一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平衡稳定受到严重干扰,从而容易导致相关的并发症,如术后非外科性出血或深静脉血栓形成[1-4]
, 百拇医药
    在CPB后,反映凝血快慢MCT、代表纤维蛋白溶解快慢的WFT仅瓣膜组明显长于CPB前;而平衡时间BLT此时两组均明显短于CPB前;图1、图2显示两组患者凝血-纤溶动态平衡曲线此时发生变化较大,与CPB其它时点比较变得低平尾长。提示机体在CPB多种因素影响下,凝血-纤溶系统处于一低水平状态,这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1-2];另外,瓣膜组此时点的变化大于先心组,可能与疾病种类、CPB时间和手术干扰的大小有较大关系。

    从术后24~168小时观察发现:除反映最大凝固程度的MCE两组患者持续明显增高外,MCT、CST、WFT均恢复正常。PLT术后24~48小时最低水平,术后168小时才逐渐增加至术前水平。两组FIB从术后24~48小时快速增高,48~168小时恒定于较高水平。图1、图2可以看出,从而提示机体凝血椣巳芟低炒邮鹾?/FONT>24小时逐渐调节并处于活跃状态,但在瓣膜病与先心患者之间这种动态平衡没有明显差异。

    本结果认为在CPB以及直视围术期,无论心脏瓣膜病或先心病患者,在CPB后至术后48小时其凝血-纤溶系统动态平衡的变化最大,CPB后该系统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尤以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的变化更为明显;术后24~168小时转为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这对心脏外科围术期预防和处理该系统的并发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王晴威,邓硕曾.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纤溶系统的改变. 中国循环杂志,1999,12:84.

    沈庆明,朱仕钦,李世英,等.手术对凝血机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995,4:201.

    陈亦江,房士琦,李清泉,等.体外循环围期凝血机制改变的临床研究.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4,10:115.

    Bagge L,LiLienberg G.Coagulation,fibrinolysis and belleing after open-heart surgery.Scand J Thor Cardiovasc Sung,1986,2:15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