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医药》 > 2000年第17期
编号:10229153
体外循环
http://www.100md.com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7期
     作者:张永善

    单位: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50033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742 体外循环设备的改进和管理技术经验的积累,给心脏手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体外循环的发明和临床应用是心外科领域中最大的成功之一,在保证除心脏外全身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情况下,使手术操作可在一个安静、无血、开放的心脏中从容地进行,确保手术的准确可靠。由于体外循环不是一种生理性循环,因此易产生很多体外循环合并症,如血液中有形成分的破坏,酸碱水电平衡的失调,以及微循环障碍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为了减少体外循环造成的合并症,近年来对体外循环机、氧合器和预充液等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人们认为非搏动性灌注是造成身体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使用搏动磙压泵代替非搏动磙压泵。研究证明,体外循环血液成分的破坏,尤其是红细胞破坏与磙压或体外循环机的挤压有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喜欢使用离心泵,由于价格昂贵,在我国尚难普及应用。鼓泡式氧合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仍是目前我国心脏手术中使用较多的氧合装置,因气体和血液直接接触而造成血液成分的破坏和长时间使用氧合能力下降,故膜式氧合器越来越多的被临床使用。研究表明,氧合器和体外循环管道会引起血液中纤维蛋白和血小板附着而消耗,并引起并发症,而使用带肝素涂层的氧合器和管道则可以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早期体外循环系用全血预充,因需用大量的库血和血液粘滞度高而被弃用。实践证明,无血预充进行适当的血液稀释既可达到节约用血,又有利于微循环代谢功能的维持。曾有人进行过度血液稀释(Hct10%)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认为其对机体无害;但多数人认为过度稀释会加重组织缺氧和水肿,体外循环中应保持Hct20%~30%,尤其是儿童和婴幼儿。目前已经公认,体外循环期间维持血液的胶体渗透压1.33~1.99kPa,对维持机体内环境、减轻组织水肿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对手术前心衰、有组织水肿、手术时间长及小体重的患者进行体外循环,常规加用超滤器进行超滤,可避免血液过度稀释,对术后血液循环的稳定是有益的。有些研究发现,超滤同时可以去除体外循环期间体内产生的一些有害物质。目前,在血气电解质的监测下,体外循环转流3~5小时是安全的,这一时限可以完成绝大多数心脏手术。低体重(<10kg)婴幼儿的体外循环具有特殊性,应使用婴幼儿专用膜肺、泵头和管道;增加胶体预充,严格控制手术中液体的入量。

    体外循环期间的血液保护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经证明抑肽酶可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渗血;抗纤溶制剂可明显抑制体外循环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也可减少术后失血及输血量。

    低温心外科是近几年来提出的新理论,改变了以前低温体外循环的传统观念,一些专家认为常温下体外循环有利于微循环灌注对重要器官的组织灌注,可以减少体外循环对抗体的损害,降低体外循环合并症的发生率。鉴于对一些体外循环中特殊情况的担心,如体外循环意外或手术需要必须暂停体外循环等,很多人仍喜欢采用低温体外循环,但人们对深低温的要求已经不象从前那样严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