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医药》 > 2000年第16期
编号:10232545
残胃无张力症的病因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6期
     作者:杨富贵 侯保辉 韩小琳 杨淑珍 田金彪 于云飞

    单位:德州市立医院 山东德州253000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1648 胃大部切除并发残胃无张力症虽为少见,但一经出现,临床上处理非常棘手。近10年来,我院有9例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出现残胃无张力症。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9例中,男8例,女1例;年龄23~70岁,平均51岁。其中胃癌2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例,急性胃扩张2例。术前合并不全幽门梗阻6例,出血性贫血伴低蛋白血症3例。术式:B-Ⅰ式4例,B-Ⅱ式结肠前3例,B-Ⅱ式结肠后2例。9例残胃无张力症患者在术前X线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中均发现有不同程度胃潴留液及胃蠕动减弱。均于术后7~11天发现,症状缓解及消失在术后15~56天,平均30天。9例患者在术后经过钡造影及胃镜检查均未发现吻合口梗阻现象存在。

    讨论:残胃无张力症的发病,从病因学角度分析属多因素而致,其主要原因:①本组9例患者术前由于疾病的长期困扰,造成了过度焦虑、恐惧、失眠、厌食等植物神经紊乱。这与本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②手术时机、手术操作及术式的选择不当均可诱发本病。比如:本组9例术前已经发现胃蠕动低下,胃内常有潴留液存在,理应推迟手术治疗。另外,胃切除范围过大,而又采用了B-Ⅰ式吻合,势必造成残胃过度牵拉。加之迷走神经的离断,均会影响残胃动力功能恢复。③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离子丢失,会明显减弱胃肠动力。④失血或低蛋白血症加重了胃肠道水肿,影响了激素对胃泌素的分泌。

    临床上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棘手问题:①如残胃未恢复蠕动前,由于小肠的逆蠕动致使大量胆汁等碱性物质返流残胃内,使胃内pH值高达8~9,严重损伤了胃粘膜,造成应激性溃疡而出血。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反复5次大出血,每次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采用了多种止血药物未能奏效,最终使用抑胃酸分泌药洛赛克而使出血停止。为避免胃粘膜受损,应反复多次用温盐水冲洗。如发现有胆汁样物质吸出,除用盐水冲洗外,还应加入少量稀盐酸或食醋胃内冲洗,pH值应保持在3.5~4.0之间。②有时怀疑自己手术不当,过早地进行各种检查。本组9例中,有5例患者在术后第7天分别进行了胃镜及钡餐造影,虽然确认了未有梗阻现象,但再次激惹了残胃,加重了胃负担。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们的急躁情绪,有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10天、12天、15天进行了剖腹探查,使即将恢复蠕动的残胃再次承受手术创伤。7例患者在空肠造瘘时,我们还错误地试图将双腔管逆行插入十二指肠及残胃内,但均告失败,而且其中1例由于插管而导致高位肠瘘,险些丧生。难以控制的水和电解质及酸碱紊乱也是非常棘手。本组9例患者几乎全部在术后7~10天出现电解质紊乱,虽然每天都在进行血生化监测,严格计算出入量,但仍难以纠正。最终采取了NPN及TPN方得以控制。关于胃动力的恢复,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应加强心理护理,千方百计地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让其积极配合治疗。总之,本病并发因素复杂,治疗棘手,临床上应以积极消除各种病因、支持保守治疗为主,切莫盲目地进行手术探查。

    2000-08-06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