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高血压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5564
第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简况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5日 《高血压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高血压杂志/990134 1998年11月20~25日,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代表出度了会议,数位外国学者应邀参加会议。

    大会收到论文摘要1800作篇,其中大会专题报告22篇,会议交流95篇,壁报交流279篇。书面交流497篇。卫星会议5次。学术交流内容 丰富,大到上万例的随机临床试验,精到 分子医学(基因研究)。学术内容涉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领域。

    1 高血压

    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是本次会议的热点之一。刘力生教授报告了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随机用尼群地平或安慰剂治疗4年结果治疗组(n=1253)与安慰剂组(n=1141)比较,脑卒中发生率(2.9% vs 6.9%),显著下降(P=0.02),总病死率(1.74% vs 28.4%),明显减少(P=0.003),冠心病事件(4.6% vs 6.6%)略减少。证实了尼群地平治疗老年收缩期 高血压是有益的。刘国仗教授介绍的欧洲老年期高血压试验结果与上述群体试验是相似的。诸俊仁教授介绍了美国抗高血压和降脂治疗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临床试验(ALLHAT),计划入选伴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40 000例,随机用钙拮抗剂、ACEI、α阻滞剂及他汀类药治疗6年。轻型高血压治疗研究(TOMNS)入选902例患者,随机用钙拮抗剂、ACEI、α阻滞剂、利尿剂及β阻滞剂治疗随访4年。结果以上5 个治疗组死亡及重要心血管事件轻微减少(5.1% vs 7.3%;P=0.21)。Leeuw PW教授报告国际硝苯地平高血压干预研究(INSIGHT),计划入选高血压患者6454例,随机用硝苯地平治疗随访5 年,以评估钙拮抗剂对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基础研究也受到重视。朱鼎良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用全基因组扫描方法,选择大样本家系,有可能分离出高血太相关基因。惠汝太教授就心血管病分子医学模式作了探讨,认为基础与临床结合是一条可探索的新路。郑永芳教授报告卒中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脏血管平滑肌钙激活钾通道功能减弱,细胞膜钙通道特性异常导致了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赵连友教授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结构功能异常导致一氧化氮合成不足,这可能是高血压病理基础之一。刘治全教授报告 我国北方高血压患者中约60%为盐敏感者。林金秀副教授研究,高血压患者存在升压敏感、降压敏感及升压降压敏感三种盐敏感型;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加重了高血压患者的盐、血脂及尿酸代谢紊乱。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项新技术,张维忠教授认为其在高血压诊断、治疗及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但需进一步研究。

    降压治疗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朱轼副主任医师总结了1026例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的情况,表明降压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百拇医药
    2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塞(AMI)临床研究 是本次会议的另一个热点。Waagstein F教授报告β阻滞剂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倍他乐克可明显降低AMI患者病死率及再梗塞发生率,使心脏猝死危险减少40%。高润霖教授报告AMI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可明显降低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但应在气囊反搏辅助下进行;对溶检失且伴高危因素者,应行急性冠脉造影,以决定行补救性PTCA。胡大一教授认为直接PTCA在AMI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可降低AMI的病死率,术后再缺血发生率也较低。冠状动脉内超声是一种有诊断价值的新技术,朱文玲教授研究认为应发挥其能直视的特点作为造影的一种补充手段。

    陈灏珠、高润霖、朱文玲等教授分别介绍了AMI的溶栓治疗,γt-PA与尿激酶(UK)溶栓对比研究表明,国人应用γt-PA 50 mg溶栓可获得较好疗效,90分钟血管再通率高于UK组。AMI的重组链激酶(γ-SK)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国产γ-SK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 http://www.100md.com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引起人们关注。陈在嘉教授认为新的抗血小板剂针对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可能是最有效的血小板抑制剂。对不稳定心绞痛及非Q波MI的溶栓治疗仍存在争议。陈纪林教授报告不稳定性心绞痛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研究,初步结果示原溶栓方案中溶栓组死亡从数及AMI发生人数多于对照组,调整溶栓方案后溶栓组心血管事件少于对照组。

    ACE抑制剂早期治疗AMI,对患者远期病死率影响如何?王文教授 代表中国心脏研究(CCS-1;CEI-AMI)协作组报告了卡托普利治疗MI远期随访结果作出了回答。随访6749例患者,平均随访23个月,治疗组总病死率较对照组减少14%(P=0.03),主要减少了心血管性死亡(P=0.02),尤以心衰死亡更著(P=0.01)。证实卡托普利早期治疗4周,远期可挽救生命19人。

    Deslypere教授报告了欧洲冠心病二级预防,认为用他汀类调脂药是有益的。

    3 心力衰竭
, 百拇医药
    心力衰竭治疗研究引起同行关注。戴闰柱教授阐述了心力衰竭的现代概念,根据循证医学提出:舒张性心力衰竭应用静脉扩张剂和利尿剂,收缩性心力衰竭应用ACE抑制剂、利尿剂或洋地黄制剂。

    就β阻滞剂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方圻教授作了有意义的报告。已完成的几项随机临床试验证实了β阻滞剂治疗CHF是有益的,如美国卡维地洛多中心试验,美托洛尔扩张型心肌病研究,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等 。β阻滞剂治疗CHF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美国美洛托尔CHF试验(MERIF-HF)已随橄CHF患者4 000例,近期可获研究结果。

    于金德教授认为心肌细胞重构的凋亡在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意义。关振中教授介绍了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心脏移植的经验,5/7例存活,最长活达6.5年,为国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开创了新路。

    4 心律失常

, http://www.100md.com     心律失常的治疗受到重视。胡大一教授认为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ST)是循证医学模式的经典范例,治疗目标应针对基础心脏病和改善预后,如对MI后室性心性心律失常患者首选β阻滞剂,而不是单纯抗心律失常药。顾复生教授报告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目的和方法,认为胺碘酮预防房颤发作疗效较好。戚文航教授介绍了房颤的心电现象。蒋文平教授认为抗心律失常药都有促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一定要权衡利弊,利大于弊时才用药治疗。

    吴宁教授报告非瓣膜病房颤的血栓检塞并发症,分析了近年来几项非瓣膜病房颤的临床试验(如NVAF,SPAFⅡ,Ⅲ,EAFT等),与对照组比较,华法令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脑卒中事件,阿斯匹林也有较好疗效,但许多问题尚待研究。

    5 流行病学

    当前,我国人口死亡第一位原因是心脑血管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高血压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陶寿淇教授报告了我国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演变趋势。虽然我国目前冠心病死亡率仍低于西方国家,但有上升趋势。脑卒中死亡率较高,为冠心病的3~4倍。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血清胆固醇及体重指数有升高趋势。高钠盐摄入和吸烟率仍居高不下。全国高血压发病率为13.6%,但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却较低。周北凡教授调查乡镇企业或非农业工作的变化,工作紧张度增加及生活方式变化,引起心血管危险因素上升。张红叶教授 报告北京郊区农民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工人,认为应加强人群教育。
, 百拇医药
    合理的人群干预和积极开展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的人群教育是必要的。洪昭光教授的高血压一级预防的报告生动有趣。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1.1亿,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幸存者600万。高 血压一级预防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吴锡桂教授介绍首钢人群干预对膳食结构和血压均值的影响,结果8年间加强干预组人群食盐摄入量减少5.4克,收缩压净下降1.9 mmHg,舒张压净下降2.2 mmHg。王薇报告北京社区高血压防治,认为定期测量血压是早期发现 高血压的重要途径。

    游凯教授介绍冠心病新候选危险因子:甘油三酯、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应重视对它们的研究。武阳丰教授调查发现山东渔区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浙江渔区,有关原因尚待研究。

    谢苗荣报告高血压与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者的对比分析,发现高血压组冠脉迂曲者较非高血压组增加2.6倍,室壁活动僵硬者也增高1.2倍,认为高血压是独立的强烈的冠心病危险因子。

    本次会议许多专家强调了循证医学(实证医学),认为临床治疗应以科学证据为基础。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及某一专题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往往可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我国应该独立组织或积极参加国际上有关心血管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把我国心血管病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