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西医药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56179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病例的救治探讨
http://www.100md.com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郝高楼 郝解贺

    单位:郝高楼(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037006);郝解贺(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关键词:

    山西医药杂志000348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较高,怎样降低致残率、死亡率,仍是神经外科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现将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00例,经抢救治疗无效40例,死亡率占40%,结合文献讨论救治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0例,女20例,年龄8~70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60例,打击伤10例,坠落伤20例,其他原因致伤10例。手术治疗70例,非手术治疗30例。

    1.2 GCS分级:3~5分25例,5~6分40例,7~8分35例。
, 百拇医药
    1.3 症状与体征:死亡病例受伤后均呈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散大,无光反射24例,单侧瞳孔散大,无光反射16例,呕吐者35例,合并其他骨折8例。

    1.4 脑损伤类型:硬膜外血肿70 mL15例,硬膜下血肿80 mL10例,广泛脑挫裂伤25例,原发脑干损伤18例,开放型颅脑损伤10例,颅骨骨折22例。术前脑疝30例。

    1.5 受伤距手术时间:40例病人,术前均行CT头颅扫描检查证实颅内血肿及广泛脑挫裂伤,中线结构偏移,脑受压严重,伤后2 h内手术16例,4 h手术10例,5 h内手术14例。

    2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急诊病人,因受伤突然,病情危重,因此对于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明确诊断,极早在最短的时间内手术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恢复相对恒定的颅内压是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关键,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的前提。
, 百拇医药
    2.1 伤后急诊室正确处理是关键:接诊病人深昏迷应早期气管插管,清理口腔异物,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导致梗阻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对于出血病人注意严密观察血压,防止休克出现。

    2.2 早期CT头颅检查,正确判断病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省去一般不必要的检查,头颅CT检查中线结构移位,颅内血肿证实,脑挫裂伤广泛,或病人已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应果断急诊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挫裂的脑组织,充分减压,尽早解除脑干受压。手术争取在脑疝前(瞳孔或大或小时)或脑疝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2.3 提高手术技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急性重型颅脑挫裂伤,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如清除血肿后脑水肿明显或出现脑肿胀,应做去骨瓣减压,骨窗直径不小于10 cm。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术后脑水肿高峰期因骨窗小而引起脑组织膨出、嵌钝性坏死。如果额叶、颞叶挫裂伤严重,且脑水肿明显可做额极或颞极切除,充分达到内减压。
, 百拇医药
    2.4 术后脑水肿激素应用: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可缓解颅内压力,但术后脑水肿往往很快又使颅内压力增高,是术后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有效地控制脑水肿至关重要。近年来主张早期、大剂量、短程应用激素治疗创伤性脑水肿结果表明对降低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的脂蛋白,减轻水肿部位的蛋白渗出,改善恢复症状,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组地塞米松首次量可按5 mg/kg体重+甲氢咪呱0.4 g(或洛赛克0.4 g)+20%甘露醇250 mL静滴然后按1 mg体重,4~6 h 1次输入,甲基强的松龙首量1 500 mg静滴,用3~7 d,一周后脱水剂以减量不减给药次数为佳,这样既保证了脱水剂效果,又避免了脱水性肾病的发生。

    2.5 重视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昏迷病人,因不能进食,又大量脱水,应保证足量水电解质的输入,保证足量营养,确保脑灌注压力。对呼吸道分泌物多,应早期气管切开,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高压氧治疗,保证脑耗氧量,促进脑细胞恢复。大量激素输入应防止消化道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应给洛赛克等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2.6 早期亚低温治疗:亚低温是近年来的高科技产物,可降低脑代谢功能,降低脑耗氧量,使脑组织处于休眠状态,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

    作者简介:郝高楼,男,1946年5月生,副主任医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037006

    (收稿日期:2000-02-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