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西医药杂志》 > 2000年第5期
编号:10256290
尸肾移植249例回顾总结
http://www.100md.com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第5期
     作者:周华 武小桐 杨诗玉 黄丽萍 陈再彬 高丽萍 王振兴 卫焘

    单位:周华(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武小桐(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杨诗玉(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黄丽萍(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陈再彬(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高丽萍(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王振兴(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卫焘(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 030012)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抑制;存活率

    山西医药杂志000508 【 摘 要 】 目的 总结尸肾移植249例的经验。 方法 分析1992年5月至2000年4月249例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组织配型,供 肾情况,手术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人/肾存活率分别为术后1个月98%/94.4%,1 a 92.3%/88.5%,3 a 82.2%/78.2%,5 a 76.5%/61.8%。结论 高质量的取肾和植肾术及良好的HLA配型是 提高存活率的基础,霉酚酸酯(MMF)可降低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合理的免疫抑制及感染的预 防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 http://www.100md.com
    A review of 249 cases of cadaveric renal transplantation

    Zhou Hua,Wu Xiaotong,Yang Shiyu,et al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 f Shanxi Province,Taiyuan,030012,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249 ca ses of cadaveric renal transplantation from May 1992 to April 2000.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249 c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cluding g eneral data,the removal of the donor kidney,HLA match surgical technique,the use of immunosuppressant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etc.Results The one month,one year,three years,or five years survival rate of patient/ki dney was 98%/94.4%,92.3%/88.5%,82.2%/78.2%,76.5%/61.8%,respectively.Conclu sion It is essential for high survival rate that there′s a successful re moval of donor kidney and good HLA match.MMF (an ester of mycophenolic acid) can diminish morbidity of acute rejection.The key to the rise of survival rate is r easonable use of immunosuppressants and infection prevention.
, http://www.100md.com
    【 Key words 】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mmunosuppression; Su rvival rate

    我们自1992年5月至2000年4月共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249例次,现回顾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49例中,男性166例,女性83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2岁。20 岁以下9例,21~30岁29例,31~40岁96例,41~50岁55例,51~60岁39例,61~70岁17例 ,70岁以上4例。受者原发病:慢性肾炎215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肾病综合征12例,糖尿 病肾病5例,过敏性紫癜肾炎5例,多囊肾3例,高尿酸肾病1例。术前行血液透析222例,腹 膜透析27例。

    1.2 组织配型:受者ABO血型为A型74例,B型83例,O型72例,AB型20例。供受者ABO同型 者153例,同输血型者96例。淋巴细胞毒性交叉配合试验均在10%以下,其中小于5%以下者15 1例,5%~10%98例。HLA配型,无抗原相容者37例,仅有1个A、B或DR、DQ抗原相同者102例 ,2个以上A、B或DR、DQ抗原相同者110例。1998年后开展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
, http://www.100md.com
    1.3 供肾情况:采用快速整块取肾分肾灌注法,供者年龄18~45岁。供肾热缺血时间5 mi n30 s~12 min,平均7 min50 s;冷缺血时间5 h~22 h,平均5 h30 min。

    1.4 手术方法: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156例,供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93例 。供肾输尿管与膀胱吻合均采用外隧道式,56例在吻合过程中置入双“J”管支架内引流, 双“J”管膀胱端有缝线,线随尿排出后拔除双“J”管。

    1.5 免疫抑制治疗:1997年5月前124例,采用环孢素(CsA)+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 三联用药,当血肌酐降至300 μmol/L以下时,CsA起始剂量为8 mg.kg-1.d-1,发生 急性排斥反应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0.5 g,共3 d。1997年5月以后125例,以霉酚 酸酯(MMF)代替Aza,仍采用三联用药,CsA起始剂量降至6 mg.kg-1.d-1。 有12例患者联合使用过单克隆抗体(OKT3)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
, 百拇医药
    1.6 术后并发症:超急性排斥反应3例,加速排斥反应5例,急性排斥反应共38例次,1997 年5月前发生25例,占20.2%;1997年5月后发生13例,占10.4%。急性肾小管坏死8例,肺 部感染12例,尿漏11例,消化道出血8例,输尿管梗阻4例,糖尿病4例,骨髓抑制3例,霉菌 感染2例,肝昏迷2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例,脑出血1例,肾动脉破裂1例,心衰合并肺 水肿1例,CsA肾中毒1例。

    2 结 果

    本组249例中,术后1个月有235例恢复顺利,肾功能及各种生化指标正常,术后1个月人/肾 存活数为244/235,存活率为98%/94.4%。超过1 a以上的受者共计208例,人/肾1 a存活数1 92/184,1 a存活率为92.3%/88.5%;超过3 a以上的受者124例,人/肾存活数102/97,3 a 存活率为82.2%/78.2%;超过5 a以上的受者68例,人/肾存活数为52/42,5 a存活率为76 .5/61.8%。存活7 a以上已有8例。本组死亡42例,死亡主要原因有感染、尿毒症性心肌病 、心衰、肝昏迷、脑血管意外、恶性肿瘤,骨髓抑制等,其中感染因素占首位。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自从应用CsA以来,尸肾移植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影响尸肾移植存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此我们体会。

    3.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透析,有效地控制 其并发疾病,纠正水电失衡,使受者身体状况调整到良好状态。成功的取肾术是提供优良供 肾的关键,快速整块取肾分肾灌注法,可确保供肾热缺血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良好的灌 注对血流开放后肾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供肾的适当温度(2~4 ℃),同时注意修肾的各个操作环节,保护血管及输尿管的血供。血管吻合技术是植肾成功 的保证。本组多数病例行供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一为血管吻合操作方便、省时,二 避免了高龄患者髂内动脉硬化而致供肾供血不足,并结扎髂内动脉,同时要求肾动脉血流开 放时,收缩压不低于120~130 mm Hg。手术技术的改进与提高可降低术后早期外科并发症, 我们于1997年后对部分患者在输尿管膀胱吻合中采用双“J”管支架内引流,有效降低了术 后输尿管并发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3.2 坚持ABO血型,HLA配型工作的开展:选择HLA配型理想的 供受者是提高长期存活率的基础,尤其是DR位点的相配对改善移植的效果显得更有意义。本 组病例均在术前做HLA配型,并将淋巴细胞毒交叉试验严格掌握在小于10%以内,使其急性排 斥的比例相对减少,同时积极开展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检测,判断高致敏受者,有效避 免了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1]。本组开展PRA检测后无一例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

    3.3 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本组在1997年5月前均采用以CsA为主的三联疗法,即CsA+Az a+Pred。由于CsA的肝、肾功能损害及Aza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因此降低CsA的用量和寻找替 代Aza的药物成为大家努力研究的课题。90年代后应用于临床的MMF对免疫活性细胞的抑制效 果及特异性更强,且肝、肾毒性小,更无骨髓抑制的副作用[2]。因此,1997年后 我们应用CsA+MMF+Pred新的三联用药,降低了术后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同时也降低了CsA的 用药量,基本避免了药物性肝、肾损伤的发生。由于CsA存在着明显的吸收和代谢的个体差 异及受者免疫反应强弱的不同,因此将CsA-TL控制在理想治疗窗浓度范围内,并特别强调 坚持长期使用以CsA为主的免疫抑制维持量,可减少慢性排斥的发生率,提高植肾的长期存 活率。
, 百拇医药
    3.4 感染的防治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的重要环节: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造 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注重清除受者的内源性感染,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术后严密消毒隔离护理,尽量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应引起足够 的重视,尤其是应用单克隆抗体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后,应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 韦等[3]

    3.5 建立长期随访制度:加强对肾移植患者的随访工作,使病员了解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指导病员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对提高长期存活率显得格外重要。

    作者简介:周华,男,1963年9月生,主治医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030012

    参考文献

    1.Cole E,Naimar D,Aprile M.An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long-ter m cadaveric renal allograft survival.Clin Transplant,1995,9:282-288

    2.马俊杰,于立新,徐健,等.霉酚酸酯防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效果及 安全性.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0,21(1):19

    3.章咏裳.肾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9,20( 4):196

    (收稿日期:2000-05-2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