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导报》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56384
硝酸甘油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小板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医药导报》 1999年第1期
     作者:刘 进

    单位: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二医院

    关键词:心绞痛/不稳定型;血小板;硝酸甘油

    医药导报990113 硝酸甘油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心绞痛药物。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该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脉滴注小剂量硝酸甘油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54~82岁,平均(68±3.5)岁;均符合WHO规定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停服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至少1周,停服硝酸酯类药物至少24h,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以20μg/min速度输入。同时进行血压及心率监测,观察临床症状。滴注前及滴注后2h采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采用光电比浊法,ADP作血小板诱导剂,以加诱导剂后5min血小板聚集率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用药前血小板聚集率为0.60±0.11;用药后为0.45±0.10,二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用药前25例中,15例有缺血性胸痛发作,用药后全部病人胸痛症状消失。

    2.2 副作用 用药前后患者心率分别为(67±11)及(66±12)次/min,血压分别为(16.6±3.0)/(10.0±2.0)kPa及(16.3±3.2)/(9.8±2.0)kPa。心率及血压变化差异不显著。仅4例诉用药中有轻微头痛,未作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3 讨论

    血小板聚集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密切相关。此型病人行冠脉内血管镜检发现,病变多为复合斑块,常合并内膜出血和血栓形成;同时由于血小板粘附、聚集并释放出血清素和血栓素A2(TXA2)等血管活性物质,促使冠脉痉挛,引起患者症状加重[1]。1967年Hampton首先报道了硝酸甘油在试管内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随着内皮源性舒缓因子的研究进展,硝酸甘油抗血小板作用受到重视,但大多数研究局限于体外及动物试验,而且硝酸甘油剂量大于临床治疗量。本研究证明,静脉滴注小剂量的硝酸甘油在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情况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已明显受限。其作用机制:该药进入机体后,释放的一氧化氮(NO)与乌苷酸环化酶(GC)的血红素(Heme)上的铁离子结合,形成No-Heme-GC复合物,从而激活GC,后者将三磷酸鸟苷(GTP)转化为环磷酸鸟苷(cGMP)。cGMP能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结合而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起到解聚作用[2]。通过本组实验,我们认为硝酸甘油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有明显抗血小板作用,且耐受性良好。但观察病例不多,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志远.硝酸酯类的抗血小板作用.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18(1)∶14

    [2] 张贵生,王卫东.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学进展,1997,18(2)∶101

    (1998-06-29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