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海峡药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57508
平阳霉素囊内注射治疗淋巴管瘤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海峡药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张光磊 吴端龙

    单位:泉州市儿童医院

    关键词:

    海峡药学990446 小儿淋巴管瘤好发于颈部和腋下,手术治疗常有神经麻痹,脉管损伤等并发症,并有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局部注射疗法重新受到提倡和肯定。我院于1997年1月~1999年1月应用平阳霉素囊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35例,女29例,年龄3个月~8岁。颈部32例,腋下20例,躯体8例,四肢4例。其中颈部2例肿瘤延伸至纵隔,均经X线及CT证实。肿瘤中单纯性12例,海绵状16例,囊状水瘤36例。其中2例因手术切除后复发再行平阳霉素治疗,共治疗64例次。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均于出血、感染控制后再行瘤体注射。肿瘤表面皮肤经碘酒、酒精消毒后经皮穿刺充分抽囊液后再用平阳霉素(天津太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8 mg溶入注射用水2~4 ml稀释,按0.5 ml/kg注入囊内,多囊性病变则多个囊腔注射,1次总剂量不超过20 mg,间歇20~30 d,5次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

    特效:注射1~2次瘤体消失,随访无复发。显效:注射3次以上瘤体全部消失,随访无复发。有效:注射1疗程瘤体缩小50%以上,外观轻度肿胀。无效:注射1疗程后瘤体缩小小于50%或增大,治疗后复发或有严重并发症者。

    1.4 治疗结果

    根据以上疗效评定标准。我们均经半年以上临床观察随访,特效12例(占18.7%),显效36例(占56.3%),有效8例(占12.8%),无效8例(12.5%),总治愈率达87.5%。
, http://www.100md.com
    1.5 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经囊内注射无严重并发症,有46例注射后2~3 d的暂时性低热(38~38.5℃),48例伴有局部红肿灼热,局部炎症反应均于2~5 d消失。17例残留结节,但外观正常。

    2 讨论

    淋巴管瘤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脉管畸形,好发于颈部和腋下,长期随访表明其不能自然消退[1],并常可继发出血和感染,致囊肿突然增大压迫气管等邻近组织,从而影响机体功能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早期治疗仍是小儿淋巴管瘤的处理原则。长期以来,手术切除是淋巴瘤主要治疗手段。淋巴管瘤虽属良性,可浸润生长,往往广泛侵及周围组织间隙,边界不清,常与颈腋部重要神经血管紧密粘连,故术后面神经,喉返神经麻痹等并发症常有发生,甚至可因血管损伤、空气栓塞及窒息而死亡。朱光连等报道术后并发症高达16.5%[2],且有15%~50%的术后复发率[1,3],故近年来局部注射重新得到肯定。
, http://www.100md.com
    平阳霉素系由平阳链霉菌产生的博菜霉素类抗肿瘤抗生素,能抑制瘤细胞DNA合成和切断DNA链,影响细胞代谢功能,促进瘤细胞坏死。平阳霉素注射后常有暂时发热,红肿,灼热的局部炎症过程,提示药物尚可能作为一种过敏源和化学刺激药物,通过免疫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破坏淋巴管瘤内皮细胞,形成纤维沉淀物而使淋巴液停止分泌,囊肿消退。

    本组资料表明,平阳霉素囊内注射治疗小儿淋巴管瘤,消退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仅有发热,皮下肿块,局部红肿等炎症反应,而无神经麻痹,气管压迫,脉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Saijo M,et al:lymphangioma: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Plast Reconstr Sung 1975;56∶642

    2 朱光连等:小儿颈部淋巴管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5;16(2)∶73

    3 Brrand KG,et al:Massive infilerating Cystic hygroma of the neck in infrancy, Arch Dis Child 1973;48∶52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