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动物类 > 熊胆
编号:10257549
3个伪品熊胆的鉴别
http://www.100md.com 《海峡药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张晓燕

    单位:张晓燕(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53100)

    关键词: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etos thibetanus 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etos thibetanus Cuvier或棕熊Ursus arctos Linnaeus的干燥胆[1]。商品掺伪者甚多,尤以猪、牛、羊等动物胆伪充多见(2)。国内亦有报道用含黄连素的植物浸膏(3)和川黄柏(Corex phellodendri chinensis)同其他植物经水煎煮浓缩制成浸膏(4)伪造而成,本文报道一种新的熊胆伪品的鉴定结果。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试药和方法

    1.1 材料、试药 熊胆(编号分别为A、B、C),由厦门市某药局送检(产地黑龙江)。正品熊胆、猪胆、牛胆、羊胆对照药材由厦门药检所中药科提供。

    1.2 方法按熊胆药品标准(中国卫生部进口药材部标准WS4-11-86)。

    2 结果

    2.1 性状

    熊胆A:类圆形,压扁,长7 cm,宽约6 cm,厚2.0 cm。重为58 g,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的皱褶,纤维性,囊皮薄。内容物硬膏状,质脆且粘,金黄色,有光泽,充满整个囊腔。气微腥,味先甘后苦,有清凉回甜感。

    熊胆B:长椭圆形,压扁,长11 cm,宽约5 cm,厚度约1.3 cm,重约55.5 g,表面棕褐色,解开外层囊口可见内有一线扎口,且囊底下侧有一脐点(线扎口)。内容物呈稠膏状,暗棕黄色,略有光泽,质粘稠,充满整个囊腔。气微腥,味先甘后苦,有清凉回甜感。
, 百拇医药
    熊胆C:扁长卵形,长12 cm,宽(最大)6.9 cm,上窄下宽,厚度不均,上部厚约0.25 cm,下部约1.5 cm,重约38 g,表面棕褐色,有不规则的皱纹。内容物呈稠膏状,黄棕色,质粘稠,气微腥,味先甘后苦,有清凉回甜感。囊口径水浸泡后口径约3.6 cm。

    从性状鉴别结果可见:熊胆A囊小,内容物重量却异常的超重;熊胆B的囊皮有两个线扎口,明显伪造过的痕迹;熊胆C虽然重量适当,可囊口口径过大,完全不符合正品熊胆的要求。

    2.2 显微和理化鉴别结果 显微观察:未见类似植物性粉末组织。理化鉴定结果表明:熊胆A、B、C3种内容物均为熊胆汁,未见掺糖现象(注:进口熊胆和国产熊胆曾发现有掺糖现象(4))。

    2.3 薄层层析结果表明 熊胆A、B、C三者内容物均为熊胆汁,未见掺杂任何动物胆汁现象。

, 百拇医药     3 小结

    从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层析结果来看,样品A、B、C3个熊胆的内容物均没有任何掺伪现象,即为纯熊胆汁。但是从它们的外观性状来看,均不符合正品熊胆的要求,由此推断3个熊胆均为人工引流的熊胆汁注入伪造而成。至于3只熊胆伪造品囊皮,由于缺乏资料和仪器未作出详定,粗推测可能是动物的肠衣或膀胱伪造而成,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9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附录25

    [2]徐世学等:一种假熊胆 中药材 1986,(6):31

    [3]彭强等:一种伪品熊胆的鉴别 中药材 1986,(6)29

    [4]陆敏仪:一种熊胆伪造品的鉴别 中药材 1987;(2):27

    (本文承厦门药检所中药科叶基荣主任及福建中医学院金琪漾教授指导和审阅,谨此致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