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58540
贵州省基本消灭疟疾地区中华按蚊传疟作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2000年第1期
     作者:王小力 徐建军 聂晶 杨发轩 周光荣

    单位:王小力(贵州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贵阳 550001);徐建军(贵州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贵阳 550001);聂晶(龙里县卫生防疫站);杨发轩(石阡县卫生防疫站);周光荣(贵州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贵阳 550001)

    关键词: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000113 中图分类号:R3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34(2000)01-0038-02

    贵州省铜仁、凯里、都匀等30县(市)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后,由于传播媒介依然存在,仍有疟疾复燃的危险。为了解中华按蚊为唯一媒介地区疟疾流行强度,本文对中华按蚊媒介能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 百拇医药
    1 方法

    1.1 调查点概况

    30县(市)位于贵州东北、中东和中南部,面积51 720.79km2,近85万人口,属亚热带季风性温和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C~18°C,年降雨量1 060mm~1 500mm。地形为1 100m以上的中山与较低的河谷丘陵坝子。1950~1970年各县(市)疟疾流行程度不一,疟疾发病率最高达16%。中华按蚊是当地唯一传疟媒介,间日疟为主要虫种。媒介能量调查点选择在龙里、石阡两县。

    1.2 媒介能量有关参数调查[1]

    1.2.1 叮人率 5~9月每月上、下旬各一次,于19:00~0:00在人房内用人饵诱捕法,加上清晨室内蚊帐中所捕获的吸血按蚊,计算叮人率。

    1.2.2 叮人习性 选择位置相对孤立,人口数中等大小的自然村,在疟疾流行季节,于清晨全捕村内人房和部分牲畜房内吸血中华按蚊,蚊胃血制成滤纸标本,用醋酸纤维薄膜微量免疫扩散法鉴定[2]。以人血指数推算叮人习性。
, 百拇医药
    1.2.3 预期具有传染性寿命 调查叮人率同时,捕获调查点及周围人房、一部分牛房内吸血按蚊,次日解剖卵巢膨大部,观察卵巢表面气管枝末梢形状,以确认是否经产,以经产蚊比例推算日存活率,并推算种群寿命和传染性寿命。间日疟原虫孢子增值期以流行季节6~9月平均气温推算。

    1.2.4 媒介能量与基本繁殖率计算 媒介能量等于叮人率、叮人习性和按蚊种群预期具有传染性寿命三项变量之积。

    基本繁殖率由某一按蚊媒介能量与疟疾病人日恢复率之积求得。疟疾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时间在我省差异较大,从发病到治疗,本文以15天计。中华按蚊对间日疟的敏感性以1计算。

    2 结果

    2.1 叮人率

    按蚊密度从6月下旬上升,9月下旬回落至零,叮人率最高5只/人*夜,最低0只/人*夜。1992~1994年叮人率为2.50、1.31、0.68只/人*夜。
, 百拇医药
    2.2 叮人习性

    1993年在龙里县下桥村进行叮人习性调查,全村28户,124人,牛22头,猪49头。标本采集自凌晨4时至天明,全捕全部人房及1/3猪、牛房内吸血按蚊。畜房内采集标本866只,人房17只。鉴定后按人、牛、猪比例推算,人血指数为0.015 7。生殖营养周期以2天计,叮人习性为0.008。

    2.3 预期寿命(日存活率)

    解剖中华按蚊共16批次513只,1992~1994年经产蚊比例分别为67.73%、72.25%、76.21%,第一个生殖营养周期以2天计,得日存活率(附表)。

    2.4 间日疟原虫孢子增殖期

    1992~1994年,流行季节6~9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1.73°C、21.58°C、23.24°C。
, 百拇医药
    2.5 媒介能量与基本繁殖率

    3年间,中华按蚊媒介能量在0.006~0.008之间,基本繁殖率0.12以下。(附表)

    附表 中华按蚊媒介能量与基本繁殖率 年

    叮人率

    (只/人.夜)

    人血

    指数

    叮人

    习性

    日存

    活率
, 百拇医药
    孢子

    增殖期

    媒介

    能量

    基本繁殖率

    1992

    1993

    1994

    2.50

    1.31

    0.68

    0.015 7

    0.015 7
, 百拇医药
    0.015 7

    0.008

    0.008

    0.008

    0.823

    0.850

    0.873

    14.52

    14.83

    12.01

    0.006 1

    0.005 8

    0.007 8
, 百拇医药
    0.091 5

    0.087 0

    0.117 0

    3 讨论

    30县(市)疟疾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后,为防止疟疾复燃,一直未中断监测与防治。但在制定具体监测方案时,缺乏应有的昆虫学依据。媒介能量是定量测量按蚊传疟作用的重要参数,因而常用于分析和判断疟疾流行强度。在基本消灭疟疾地区,接收1例输入病例,在漏查、漏治的情况下,重新发生传播的可能性,以致发生小规模暴发的危险性,可以通过估算媒介能量的方法进行分析[3]。用媒介能量与基本繁殖率估算疟疾传播潜势,我国已有较多报道[4~6],对各类按蚊传疟作用的定量测定,为比较不同蚊种传疟作用、判定疟区性质、制定抗疟规划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30县(市)是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地区,中华按蚊基本繁殖率已降至1.0以下,这与30县(市)发病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相符。中华按蚊是我国重要传疟媒介之一,由于生态习性特殊而媒介能量不高、一般情况下仅维持低度流行[7]。贵州省1980~1995年,中华按蚊分布地区(46县市)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1.017/万,嗜人按蚊、微小按蚊地区年均发病率为17.7/万和9.88/万,三者相比,中华按蚊传疟作用最低[8]
, 百拇医药
    基本繁殖率在0.12以下,疟疾流行强度不高。要么媒介能量大幅度上升、要么出现大量漏查、漏治病例,从理论上讲,基本繁殖率要提高10倍以上,病例积累和流行扩大的可能才会增加。不可否认,按蚊传疟作用理论推算与实际情况会有一定差距,但通过测量,可以给出一个相对明确的标准,作为估算发病趋势,制定抗疟规划的依据之一,使疟疾防治措施在保证抗疟效果的同时,也有经济效益。由此,自1996年起,30县(市)已广泛采用简化的疟疾监测方案。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耕作与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中华按蚊的传疟作用在变小[9]。但应注意的是,贵州地理结构复杂,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中华按蚊媒介能量会有较大差异,30县(市)中的思南县,70年代因种植双季稻,媒介抗性等原因,中华按蚊叮人率高达33~316只/人夜,媒介能量最高月份为22.38,同期思南疟疾发病率近15%[10]。因此,一方面,单一中华按蚊分布区,由于流行强度不高,可采用简化的疟疾监测方案。另一方面,应注意生态环境及农田耕作制度改变对媒介按蚊孳生的影响,进而可能发生的媒介能量变化,防止疟疾流行。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钱会霖,邓达,关德海,等.中华按蚊媒介能量组成因子的调查及其定量分析〔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4;2(1)∶3

    2,何振据,黄天谊,张培轩,等.醋酸纤维膜免疫扩散法鉴定按蚊胃血的试验研究〔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4;2(4)∶257

    3,邓达、王克安.疟疾数学模型的由来和发展〔A〕.流行病学进展〔C〕第6卷,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8

    4,邓达,柳朝藩,钱会霖,等.用媒介能量定量分析黄淮平原间日疟流行趋势的探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5;6(2)∶70

    5,柳朝藩,钱会霖,顾政诚,等.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传疟作用的定量研究〔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6;4(3)∶161
, http://www.100md.com
    6,柳朝藩,钱会霖,顾政诚,等.当前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传疟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0;11(6)∶360

    7,周祖杰.中国疟疾的防治与研究〔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7

    8,王小力,等.贵州省不同媒介疟疾传播潜势分析〔J〕.贵州医药,1997;21(6)∶374

    9,唐来仪,等.基本消灭疟疾地区中华按蚊传疟潜势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1995;8(增刊)∶28

    10,黄天谊,王小力,肖天兴,等.混灭威与溴氰菊酯防制中华按蚊的效果〔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7;5(3)∶184, 百拇医药